李丹
摘要:小學是一個學生進行學習的起始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需要養成紀律意識,并培養出相應的集體榮譽感。所以在這個階段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不僅有利于營造孩子們的成長環境,更有利于增長孩子們的紀律意識和集體意識。所以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不僅僅是管理更是教育。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究
管理,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它不僅對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對管理群體也有方法的不同。對于小學階段的同學,他們的紀律意識比較淡薄,但是,這也是個人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最強的時期,可塑造性很強,只要我們采用正確的方法,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柔和性,不要傷害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一、班級的情感管理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班級的整體凝聚力帶給他們的影響,比個人影響要大得多。所以說,整個班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會直接決定小孩子潛在三觀的形成。同樣的,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們,他們對于情感需求也是最大的,最明顯的,所以,我們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不僅要讓同學們之間形成正能量的情感氛圍,更要在管理的時候,輸出自己的情感,讓同學們在一個集體中,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情感歸宿。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管理,可以讓孩子們從內心認同我們。而情感管理的具體手段,就是在班會上或者是平時的細節中,以及課堂的評論上適時地加上我們對于某件事的正確看法。在班級管理上,首先注重了情感,會使得我們的管理更加的柔性,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
二、班級的紀律管理
小學階段的孩子比較散漫,紀律意識較差,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紀律意識要從小培養,同時,一個紀律嚴明的班級,也一定是一個容易管理且管理效果較好的班級。那么,應該如何提高同學們的紀律意識呢?我們可以通過召開紀律主題班會,在平時出現問題的時候進行案例說明,也可以采用記分的方式,給表現良好遵守紀律的同學發獎品。通過平時方方面面的管理,讓紀律意識深入同學們內心,讓同學們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相信采用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同學們對紀律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自覺地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當中要求自己遵守紀律。
三、班級的風氣管理
在班級管理當中,班風向來是管理的重點,能否在整個班級當中樹立一個昂揚向上,積極樂觀,良性競爭的班級氛圍可以說決定了班級管理的成敗。而班級氛圍的形成,不僅依賴于管理者,自身的素質,更依賴于團體中,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在同學們面前,多多強調班級氛圍的重要性,良好的時候,提醒同學們自行感受一下良好的班風對整個班級的促進作用。同學們在自行感受到良好班風的好處之后,就會自發的去營造一個共同的良好的班級氛圍。管理的最高意義并不是用強制的手段讓成員們遵守指令,而是能夠讓成員們能自發的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四、班級的競爭管理
在工作中,各行各業存在競爭,在學習中,也不例外,盡管對象只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但競爭,從入學那天就已經開始。所以說良好的競爭素養,是一個人所要求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那么,如何在小學的啟蒙階段,就讓同學們樹立起正確的競爭意識,也是我們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們要不斷的給同學們強調:競爭并不是要不擇手段的比別人更快更好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也不是不顧一切的壓倒別人,競爭其本身一定是具有對自身良性的促進作用。而且我們也要給同學們說,比較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只要自己能夠一次做得比一次好,自己就是在進步,我們也要告訴同學們,和自己競爭才是最大的競爭,贏了自己才是贏得了最大的勝利。
五、班級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存在管理,就一定存在摩擦,如何正確的處理管理當中出現的種種摩擦,是我們在管理當中需要注意的最大問題。摩擦不可避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管理的時候,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小學階段的同學們,本身需要更多的關懷,所以我們的管理,從本質上而言,也是對他們的一種關愛,要首先讓同學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我們的管理才會有更好地作用。同時,班主任的管理,可能在有些觀念上和家長的管理有所不同,如何平衡好學習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關系,也是我們在管理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主動地向家長告知,我們的教育理念,我們的教育行為,讓家長對學校的教育做到內心明了,同時,請求家長配合我們,讓我們共同來進行對孩子的共同教育。
六、班級管理的目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盡管是一個小小的班級,但是要讓它良好的運作,讓每個孩子們能夠在其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在學校中收獲知識,收獲友誼,能夠對自身的認知有進一步的提高,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班級管理的外在目的是讓整個班級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內在目的是讓整個班級的成員,從每一個孩子到老師都要能夠在這個班級的共同建設中有自己的體會和成長,正所謂“教學相長”也許就是說的是師生之間這種相互關懷的默契與幫助吧!
七、班級管理的意義
班級管理不僅有利于班級的建設,更有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孩子們培養出集體榮譽感,在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中收獲友誼,學會競爭,認識自己,敞開心懷,確立目標,通過努力來獲得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成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適應學校的教育,而我們也可以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對自己的教學和管理方法不斷地進行反思,從而能夠更好地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好地理解學生的思想情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真諦和意義,更好地從內到外地塑造出老師的角色,獲得屬于老師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提高對自己職業的認同度,并且獲得持續前進的動力,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并且也能讓孩子們茁壯地成長,讓一個美好的班級成為師生共同的回憶。
老師是孩子們成長的導師,在孩子每一個階段的成長當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不僅要教會同學們學科知識,更要教會同學們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培養同學們基本的學生素質,為同學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精神基礎。小學階段的教學雖然不像中學階段那樣繁重,但是,我們的教學意義并不比中學階段的教學意義少,所以在這個階段中,我們還需要不斷的總結方法,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