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威瑪耶日姆·熱合米圖拉
摘要:信息技術教學和其他傳統的教學科目相比屬于比較新的一門學科,不同地區和學校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上的實際情況有所區別,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學就沒有固定的教學教法,也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所以這個學科的主要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和總結,結合教學經驗掌握教學重點,本文主要分析新課改環境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新發展,總結新的教學方法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作出有效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
一、學以致用,學生樂學
新課改環境下對于小學各門課程的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將教學課程中的知識轉移到實踐技能上,實現對生活實際的解決能力,讓學生能夠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1.設置和學生實用特點相吻合的教學內容。
現在各個地區不同學校的信息技術教材都會有所不同,教師在選擇教學教材料的時候要根據實際特點進行選擇,只有選擇符合學生實際能力和需求的才是適合的教材,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年齡特征、能力及需要來進行,比如可以教授學生“畫筆”的具體操作,學生可以利用它來設計賀卡,通過賀卡向朋友表達祝賀之情;通過計算機的文字處理功能,記筆記、寫日記;使用“媒體播放器”播放教學視頻……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能夠應用道實踐中,都是和日常生活有關聯的,這樣學生才能夠投入更多精力和努力。
2.強化聯系,鞏固知識內容。
學習的根本是為了應用,只有產生了應用的可能和需求學生才能夠主動的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這就說明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要注意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比如在講解電子郵件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把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告訴學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給自己發送郵件。課后學生給我發了很多郵件,其中不僅有漂亮的圖片,精美的賀卡,還有一些學生想跟我說的知心話,我收到后都會給學生回復,在郵件中給學生充分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在增強信心的同時,有更大的興趣去學習以后的知識,在加強師生交流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任務驅動”,主動參與
1.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設計學習任務。
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一個大模塊看成一個大的教學任務,將這個大教學任務中的所有內容分成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中隱藏一個或多個知識點,每堂課時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在學習word的功能和使用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制作電子報刊作為一項操作技能為教學任務,以此滲透這一章節的幾個知識點。主要包括word的定義以及建立編輯文檔的方法,設置字號字體以及段落的排版,文檔的打印和頁面的設置,word的圖形功能,word的表格功能。教師將這一整體的學習模塊分成以上五個部分,每個部分中隱含一個知識點,將這五部分知識點分成五節課來完成,教師可以在每堂課上將這些小的知識點分成更小的知識內容,比如在了解word的基本概念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了解到包括word的基本概念在內的word文檔建立打開和關閉的具體操作以及編輯文檔的具體方法,實現對知識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
2.設計有層次的學習任務 強化方法的滲透。
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注重層次的運用,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其能夠實現自我開拓和探索,鍛煉學生的探索學習能力,保證其可以獨立獲得知識和技能。比如在學powerpoint中插入聲音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任務卡和升級卡的形式進行教學,基本的任務卡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可以在文件中插入聲音,在設置自定義動畫時能夠加入聲音。升級卡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可以結合不同的方法搜集不同的聲音素材,然后結合包括Windows中的錄音機、超級解霸等軟件進行多媒體作品的制作,讓學生實現獨立制作作品的能力,比如,有位學生的作品《古詩欣賞》,其中不但配上了優雅的古典音樂,還加入了學生自己的朗誦錄音,作品非常有創意。
3.任務設計要注重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其根本思想是為了實現不同學科的交匯發展,新課改環境下不同課程科目的發展離不開彼此的交流融合,這是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這種學科交融的教學方式是新環境下數字化教學的基礎內容,小學教材中也有對不同學科整合內容得涉獵。比如在學習各種各樣的橋這一課程內容時,要從學生學習過的“趙州橋”這篇課文引入,向學生布置以下學習任務,結合趙州橋的介紹方法,搜集相關資料,利用PowerPoint組合成一篇介紹性的演示文稿,可以介紹歷史名勝、文物古跡,這樣就融合了包括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的知識內容。
三、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1.巧設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只有良好的開始才能夠保證教學的成功,我們要重視課堂導語在整個教學工程中的重要性,教師在設置課程導語的時候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能夠讓學生結合課程導語的引導投入足夠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設計課程導語的時候要結合課程導語對學生學習的激發作用,帶領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保證其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對所有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也比較強,信息技術教師要重視并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堂設計。從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好奇心入手導入新的課程內容,保證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實踐當中,比如在課堂的開始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能把你的姓名寫入到計算機里嗎?或者,同學們知道怎樣使用電腦聽歌兒嗎?或者向同學提問是否能夠通過電腦繪制圖畫?這些問題都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探究的情緒開始新的學習,這樣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就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再有教師可以使用范例作品代替語言,比如讓學生傾聽美妙的音樂,欣賞美麗的圖畫,或者讓學生觀看通過word設計的海報、使用ppt制作的幻燈片以及flash制作的動畫,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作品的展示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總而言之,每堂課開始的時候教師要通過適當的導語讓學生帶著足夠的興趣和懸念開始一堂課程的學習。古話有,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夠有效地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這樣教師能夠順應學生的學習態度帶領學生展開更深層次的學習。
2.運用游戲小軟件,提高學習興趣。
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比較小,好奇心也強,如果單調的學習內容很容易讓其感到厭煩。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總結出適合小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比如在信息技術教學課程當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小軟件穿插的方法,強化學生使用鼠標和鍵盤的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吃蘋果、青蛙過河、超級瑪麗、打地鼠等,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通過這些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熟悉鼠標及鍵盤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功能鍵的具體作用,進一步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學生完全通過硬性記憶得方法掌握知識點,一味的死記硬背記住鍵盤排列和作用,這種學習方式難免會讓學生感到無趣,這樣就會影響教學目的得實現,在具體得教學工作中我們要認識到電腦游戲在電腦教學中的重要性,很多人認為電腦游戲會影響學生學習,但其實游戲會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電腦游戲的時候要結合益智性和趣味性得特點,要控制學生玩游戲的時間。
3.組織各類競賽,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要在教學當中分析學生的發展狀態,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及特長水平將其分成若干個小組。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重點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興趣小組的設定有目的性的鍛煉學生的實踐水平,另外學校方面也可以結合相應的活動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輸入比賽,繪圖比賽,電子網頁制作比賽等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這些競賽內容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電腦操作水平。在比賽之后將學生的優秀作品放在校內網上展示,教師要對優秀的作品給予總結和表揚,讓其他同學學習并實現進一步的創新。
四、重視想象能力的養成,強化創新能力的提高
教師要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營造寬松積極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勇于創新,讓學生可以主動在課堂上進行實踐。比如在進行幻燈片課程的講解時,學生第一次接觸功能強大的powerpoint軟件,不知道要怎么操作,很多學生制作的演示文稿模仿性強,缺乏創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同學之間缺乏互相的交流和溝通。教師要在課堂上認真分析學生的作品,將一些有明顯優點的作品通過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出來。讓作品的作者向大家介紹他的創作思路,然后讓其他同學發表意見,這樣下來學生會通過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實現思維的開闊,更愿意主動實踐。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其掌握創新的本領,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創新,制作出一些具有個性特征的作品,另外要在校內外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以致用。比如讓學生為學校的藝術學制作活動海報,為班級制作課程表以及班徽班牌等,鍛煉學生求異求新的能力。
五、多角度培養,重視合作精神的養成
新課改環境下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我們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以適當的啟發代替灌輸,在課堂上通過引導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信息計術教師要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入手開始教學,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主觀能動性較差,如果教師一味的灌輸講解會讓學生感到厭煩,所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盡量少講多練,從多角度入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課堂的交互溝通,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總結重點難點,也可以通過帶領學生互相協作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要點。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課程,教師可以安排幾個學生為一組展開討論并協作完成,在課程開始之前要讓每個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來進行作品的分配,然后選出一名小組長帶領學生通過網絡在Word里合成研究報告,進而進行裝飾美化,這項任務的關鍵需要不同得角色協調進行,只有多角度合作才能完成這個報告研究,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寫作得重要性。
六、及時評價,感受成功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認真點評學習成果,保證學生可以及時體會成功得喜悅,要在每節課程的安排中設置固定得點評和展示時間,在展示學生作品的時候,就算作品有不理想的地方,教師也要發現其中的優點,給于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投入到投入更多的精力,再有教師要在點評過程中重點向學生展示一些具有創新性特點的作品,讓這些作品為學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保證所有學生在每節課的評價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可以為其日后的作品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論
通過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目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研究,總結新環境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方向,研究課程具體實施的重點,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進行教育教學,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致謝
完成了這篇論文之時,最深的感觸就是時間緊張,專業知識很是缺乏,在此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是不可能順利完成論文的。特別是感謝指導老師在完成整個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給予我悉心的指導和幫助。老師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奮的工作作風、平易近人的處世風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將會在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時刻影響我。值此論文完稿之際,特此向老師致以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各位評審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來審閱我的論文,謝謝各位老師的指導!
參考文獻:
[1]陳巖.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6期.
[2]衛春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青年文學家;2010年11期.
[3]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馬穎峰.網絡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網絡教學模式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