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珍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往往做題運算能力較好,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差。課堂教學中教師講什么,學生記什么;教師講例題,學生模仿練習,教學方法單調無趣,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種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它與新時期初中教育教學改革極不適應。本文從激勵初中生提問、探究、講解和總結等方面入手闡述了“說數學”能力的培養,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質疑、探究、創新,最大限度地開發初中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說數學”能力;創新能力
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往往做題運算能力較好,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差。課堂教學中教師講什么,學生記什么;教師講例題,學生模仿練習,教學方法單調乏味,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種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它與新時期初中教育教學改革極不適應。下面我從激勵初中生提問、探究、講解和總結等方面入手,談談初中生“說數學”能力的培養。
一、提高“說數學”能力是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起點。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有效培養數學創新意識”這一教學目標,并把數學創新意識加以界定,它是指對社會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并不斷探究新知,勤于思考,能夠從數學角度提問質疑,并能夠有效解決。數學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要求的提出,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初中生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初中生“說數學”能力,能夠促進他們大膽質疑。俗話說:“不學不問,不問不知。”學問緊密相連,我們要不止于學生能發現問題,更要能提出問題。要培養初中生“說數學”能力,我們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鼓勵他們多觀察、勤思考,大膽質疑,重視知識的遷移和實際問題的解決。
(二)培養初中生“說數學”能力,能夠促進他們非邏輯思維的發展。非邏輯思維包括直覺感知與形象思維,它能夠在一瞬間快速解決問題,或解題思維中快速確定解題方向或方法。
二、培養初中生“說數學能力”,有利于確立初中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切以教師為中心,初中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毫無體現,導致大部分初中生對數學學習毫無興趣。重視并培養初中生“說數學”能力,既能夠消除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障礙,有利于師生交流溝通,又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些學生喜歡提問、猜想、表達,我們要尊重他們的發言,然后組織有效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提問的學生會認真聽分析討論,他們希望得到積極的評價,同時分析討論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對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說數學”過程中改進了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罢f數學”中教與學雙方都是學生,他們之間自然多了一分親近和默契。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積極有效地配合,學生自然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三、培養初中生“說數學”能力,有利于培養初中生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指與其他人合作的愿望,同時也能夠表現初中生的自身素質和能力。在未來社會,每個人只能是整個程序中的一個環節,而不可能全能。要想有效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合作能夠產生帶動效應,能夠形成智力有效互補。
新的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提出“重視探究式,發揚民主,師生雙方有效合作和交流互動”,這一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性運用教學方法。在“說數學”教學中,一位學生的問題提出,會引起其他學生的猜想和討論;一個學生的猜想和討論,可能成為別人問題解決策略或啟示,在合作中不斷提問、猜想和探究,最終有效解決問題。
四、初中生“說數學”能力的有效培養。
初中生“說數學”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積極提問,合理猜想,有效探究,有理有據。初中生“說數學”能力具有一定層次性,即“說數學”能力的培養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有層次地提高的;同時初中生“說數學”能力還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罢f數學”能力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與記憶、理解和想象等能力互相聯系、融會貫通。
現在,初中生“說數學”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傳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導致學生“說數學”就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但缺少問題的探究過程,缺乏提問意識和創新意識,甚至不敢提問和質疑;學生已經習慣于老師的灌輸教學,缺少有效猜想。過分強調問題的推理,導致學生不敢說。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要重視初中生“說數學”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說數學”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我們要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學角色的轉換,由學生適應教師的教,轉變為教師適應學生的學,配合他們的學,師生之間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作為教師,我們要容忍學生的不同意見,有時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錯誤,尤其要表揚敢于發言的后進生。讓初中生能夠充分表現自己,促使他們親歷學習的全過程,并進行創造性學習,讓課堂真正成為初中生展現自我的“舞臺”。這樣才能使初中生“說數學”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創新意識得到萌發。
(二)發散型教學內容,豐富“說數學”教學的內涵。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必須面對全體學生,并具有層次性和探究性。還要合理設置一些開放性問題,這是發展初中生“說數學”能力的有效方式。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效探索,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使他們都能說出一些結論,體驗成功的快樂。因此,發散型教學內容極大豐富了“說數學”教學的內涵。
總之,初中數學與其他學科有顯著的不同,它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要使初中生能夠有效理解數學,進而正確使用數學語言,就必須培養初中生“說數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