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藍藍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成熟,應用范圍也深入到更廣闊的領域中,為保證互聯網夠進一步活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必不可少。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初中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階段,其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想要真正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則成為關鍵。故此,文章將重點探討如何在實踐中開展興趣教學。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興趣教學;指導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后,學生的學習潛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當興趣被激發出來后也會主動學習,全神貫注。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多種多樣的,作為教師,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幾點嘗試,為增強教學效果做好充分準備。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興趣是什么呢?興趣主要是指對某件事情或者某種活動有探索的欲望,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起點,也是學生成績提高和能力發展的動力因素,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激發興趣的基點。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課堂體現的不僅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還有師生之間教與學的感情交流和互動。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本學科的態度。因此,應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利于教學進程的順利開展。例如,在探討《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內容時,選用親切的話語、和藹可親的態度等與學生進行耐心交流,當學習遇到困難時,給他們以鼓勵,讓在師生互動中使他們慢慢地放開自己,不再因為怕出差錯而放棄回答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利用自己的言行和親和力去幫助學生樹立對本課程的學習自信心。當學生在這種“心理安全”的狀態下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學習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二、課堂教學以能力培養為主
興趣教學法是一種高效、活力、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方法,應該著力于興趣教學法,打造出魅力四射的初中信息技術的學習課堂。作為教師,在教學時要始終秉承著始終以開發學生的能力為主的理念。對于新授課,只要學生能自學理清楚的問題,我就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既不會挫傷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夠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Office Word”中,通過多媒體投影把教材中復雜的操作步驟說明進行簡化,在課件中加入截圖部分,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方式把每一個步驟簡化,在詢問并確定學生找到應選中的位置后在開始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使用軟件的同時還增加了教學趣味性。為了鞏固學習成果,可以在Word文本編輯內容結束后推薦學生進行藝術字修改、插圖的添加,添加的內容不限。這種教學方法降低了學習難度,學習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另外,學生在自我發揮創造力的過程中也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對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游戲進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入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利用游戲進行課堂導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電腦都不陌生,但是在實際的信息技術學習中效率低,效果不理想。教學模式單一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探討欲望,導致他們不愿意花費心思去探討相關的理論知識。為改善這一現狀,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游戲進行新課導入,一方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探討“分類整理信息”的內容時,利用游戲導入:先創建一個文件,把文件打亂后再放入到不同的文件夾中,且有多級目錄,讓全體學生找出目的文件,比一比哪位學生找文件的速度最快;待學生找出目的文件后,讓他們分享自己找文件的方法,教師再適當對學生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進而再順利把本節課所要講授的內容導出來。通過游戲設計,教師能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游戲中不斷增強。
四、實物演示,調動興趣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對很多抽象化的概念與專有的學術名詞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導致一部分學生易在這個過程中喪失學習興趣。為將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概念形象化、立體化,采用實物演示的方式,通過實物、模型指導學生觀察,很自然地實現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過渡,不斷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關。當難關被逐個攻破時,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例如,在分析“多媒體的合成”中,就可以把一些合成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鑒賞音頻與圖畫的合成過程,給予他們更加直觀的感官刺激。此時,學生看見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識概念,而是更加直觀的知識認識,有效化解了教學難點,突破了教學重點,學生探討知識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高。
五、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進行興趣教學
豐富的課外活動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探討知識的興趣,從課外活動中學生對知識也能更全面深入理解,能夠提高授課效率。例如,在對“信息資源概述”中,在講述信息資源的基本概念中,通過安排課外活動輔助指導,教學效果更理想。信息具有“真偽性、儲存性、可塑性、共享性”等特點,在對信息資源進行大致講述后,讓學生結合信息的性質進行課外驗證,比如,讓他們回家后進行課外實踐驗證,在課外活動中不斷增強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組織學生學習,運用創新的方法等一系列的教學策略使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增強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自信心,全身心地融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充分發掘學生身上的興趣與潛能,從而提高信息技術的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友亭.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1(51).109-111.
[2]陳信偉.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3) 256.
[3]葉成杰.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2):214-215.
[4]戴亞萍.教育游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