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吐然木·牙生
摘要: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建立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模式既能拉近學生與地理學科間的距離,又能帶給他們更多的體驗和感悟,啟迪學生的地理思維,提高地理學科素養。介于此,文章將選擇生活化教學為突破口,從下面幾點加以探討。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資源;注入;活力
“教育即生活”是現代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思想,初中地理教學“回歸生活世界”是現代課堂教學改革的要點之一。“教育即生活”,在地理課堂中構建生活化教學更有利于在學習與生活間搭建起橋梁,利用生活中的相關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在地理課堂中通過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都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對知識進行探討,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新課程教學目標。借此,文章圍繞生活化教學展開以下幾點研究。
一、建立生活化教學模式,拓寬教學渠道
課堂教學要能充分體現“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從生活實際出發,探索地理對生活的意義。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地理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是根據新的教學理念的背景下“學習實際應用的地理”為目標實施的。地理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生能掌握一些最基礎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習更好地認識世界,并且能把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因此,在構建生活化教學時,尋找并搜集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事物,再與課堂教學融會貫通以此來調動出學生更多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對新知的認知。例如,在教學“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時,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等,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此時,以生活化問題為突破口:通常情況下,為什么早晚冷,中午熱呢?誘導學生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在逐層分析的情況下讓學生明白是與太陽光的照射角度有關,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科學合理地建立生活化教學模式
讓初中地理回歸學生的生活并為學生的生活服務,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其中,教學情境方式的建立能帶領學生融入到學習的知識中,在情境中了解地理知識。在情境設計中要注意知識點與中心的把握,確保教學方向與課本一致。例如,在學習“中國的疆域”中,首先需要把中國的地圖制作成多媒體形式加以展現,在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城市,一名學生代表學校出差,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在規定的線路下需要跨越什么城市。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熟悉我國的疆域,在不斷參與中,對相關的知識點印象也在逐漸加深,為更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做好充分準備。這樣也能激發出學生的靈感與智慧,培養他們科學探索的精神。
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打造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課堂,不僅要合理設置生活化教學目標,還要把教材中涉及到的生活化資源挖掘出來,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親近感,激發出濃厚的興趣。創設適當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于教學活動中,為順利開展生活教學保駕護航。例如,以“萊茵河的水運與污染治理”為例,把生活化課程資源挖掘出來,并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再播放一段黃河污染前與污染后的視頻,適時講解黃河污染后給環境給社會造成的嚴重不利影響,再播放諸多圖片、視頻等,對學生的視覺產生直面沖擊,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巧妙導入教學內容的方式順理成章地推動了課堂教學的進程。
四、充分利用資源,拓展地理視野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了解地理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抽象的地理知識直觀地呈現于學生眼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地理事物。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鄉土資源,讓學生介紹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拉近學生與知識間的距離。例如,在分析“塔里木盆地”時,播放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感受當地的服裝、美食及地理環境等,這種很有共鳴的圖片、視頻介紹能最大限度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出來,對學習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不斷拓寬學生的地理視野,加深對地理事物的認識。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有效渠道。地理教師應該處理好地理知識系統講授與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在實踐中展開教學,在教學中融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地理的目的是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之道理。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正確觀念。例如,結合所學內容,展開撰寫地理小作文、地理知識競賽等實踐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熱情,通過實踐展現了不同以往的一面。我將表現突出的學生作品粘貼到教室的墻壁上,鼓勵其他同學也要向表現突出的學生學習,這樣能使優秀學生產生小小的成就感,享受成功后的喜悅,更能激發出他們努力學習的斗志。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最好也能主動參與其中,或裁判、或組員,融入到學生的隊伍中去。在家里,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在學校,教師則是學生的監護人。學生與老師的接觸時間比家長還要多。因此,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中來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感情的升華,能提高學生參與進來的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地理的生活化教學。
生活中時時刻刻離不開地理,一個很常見的事物,可能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因此,將初中地理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相融合,不僅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地理知識點,還能有效吸引學生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不僅幫助提高地理教學效果,還能讓地理知識更好的應用于生活。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應該積極探尋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拓寬教學渠道,挖掘出更多豐富多彩的生活化資源,為初中地理教學不斷注入新鮮活力。
參考文獻
[1]陳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與實踐反思[J].中學課程資源,2014,10:16,18.
[2]孫婷,李國紅.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08):172.
[3]陳曉燕.微課,信息視域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