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穎
摘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扎實地踏遍每一層階,才能到達知識的彼岸。然而,立足于滿是電子產品、數字技術的信息時代下,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基于這樣的背景下,相關自控力、判斷力等理性層控制能力較差的小學生就更容易受到影響。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閱讀就像學習認識漢字一樣,是學習一切學科知識的基礎,也是一項終身受益的學習技能。由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小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大有助益。
關鍵詞:閱讀能力;小學生閱讀;兒童讀物
前言:閱讀能力的提高即是在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字基礎之上,通過不斷閱讀以增廣視野、拓展視域,使其能夠站在更高的臺階上去認識世界、獲取真理。小學是求學期奠定學識基礎和能力根基的重要階段。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沒有走向社會與世界之前,便能先行了解到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的國家風土人情、不一樣的文化和知識,不一樣的故事中包含的不一樣的道理。伴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閱讀訓練過程,學生的胸襟將更加寬廣、目光更加長遠,對其日后優良品質的塑成和文化素養的形成都起到了切實鋪墊。本文將從閱讀的重要性入手,就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方法展開論述。
一、引導學生感知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對于人們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僅能讓人足不出戶便能賞閱寬廣的世界,感悟不同名人的優秀思想,還可以從中汲取知識和力量,取長補短之余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正所謂閱讀是知識積累的奠基石,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曾在其著作中提及:“閱讀是教育的核心,每一科目知識都需要借助閱讀來學習。”對小學生而言,閱讀能力的培養與塑成必須根據成長規律和特點,利用“順其自然”來實現“順理成章”,從而形成并獲得良好的閱讀能力,以輔助他們將所接觸到的知識更為深刻地留在他們腦海中,更靈活地將儲備知識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實現視域拓展之余,也積累了豐厚的知識量。
二、借助立體書和繪本,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立體書的出現極大程度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誘使”他們開始自主動手翻書,進行翻折等動作,對小學生智力的開發、動手操作能力的協調大有助益。時下較為流行的立體書是閱讀玩具書,其能讓學生將閱讀書籍當作玩“玩具”般投入、積極,能讓原本靜止的文字變得活潑跳躍起來,使書成為一種具有鮮活生命力的物品。玩具書不僅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能夠緊緊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其精湛的設計工藝也頗令人折服,各種精心設計的機關將讀書改造成了一種探險和娛樂,輕易地將輕松、快樂的感覺帶到了沉浸在閱讀中的學生。而繪本俗稱“圖畫書”,由不同的形象有趣的圖畫組合而成,并配以直白易懂、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的語言文字,用具體圖像代替大段純文字的表現方式,描繪出具有溫暖、感人,并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因此有著圖文并茂的特點。與一般書籍不同的是,繪本在于文字處理與排版設計上更為簡短,插畫內容也一目了然,且色彩豐富,能讓對學生產生視覺沖擊,從而激發起好奇心,繼而萌生嘗試的沖動,渴望閱讀繪本中的故事內容。根據繪本特點,可推薦低年級學生選用貼近實際生活情境的故事繪本,比如,反映孝順父母、愛護環境等具有人文主義色彩的。
三、結合學校家庭作用,共同營造閱讀氛圍
針對小學段的學生而言,通常很容易受到新鮮事物和有趣環境的吸引,引發好奇心,因此,學校和家庭可針對這其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與生理特性,營造安靜、特別的閱讀環境,輔助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首先,學校可以提供包裝精美、設計漂亮的圖書,并配置雅致的圖書架,供學生自由借閱;利用晨間活動、課間休息等鼓勵孩子挑讀圖書;條件允許的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搭建類如木屋形狀、寶塔形狀、城堡形狀等各式造型的“迷你圖書館”,讓學生閱讀時有如進入奇幻美妙的童話世界,留戀忘返。其次,家庭方面可在閑余時間帶領學生去參加各類主題的“讀書沙龍”、“書友聯誼”、“書籍展覽”等活動,或是參觀大型購書中心,通常這類地方經常會舉辦各種宣傳活動,借助這類精美、色彩明亮的宣傳單、海報,還有生動形象的三維立體圖書、工作人員扮演的書中人物等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并由此愛上閱讀;同時,家長還可以在家中為學生設立小書架、小型書屋、床頭書柜等,讓學生隨時都能夠與精致漂亮的書籍接觸,耳濡目染般沉浸在書的海洋中。由此一來,在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下營造出的輕松、歡快、學習氛圍濃厚的閱讀環境,定然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愛上閱讀。
四、融匯多種讀法結合,提高語文理解能力
作為語文“四大”能力之一,教師應充分發揮閱讀的工具性作用,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然而,小學生受其年齡與心智所限,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依靠大量書籍和知識的積累,故而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比如,在課堂上對講解課文時,對文中作者欲表達的內蘊或是中心思想的學習,應以“步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自行感悟,并非直接公布答案,要讓學生通過思考來內化思想,沉淀其對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結合其他語文能力也是輔助閱讀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以寫作能力為例,閱讀能夠積累詞匯及優美語句,也能夠為寫作提供思路;而寫作能夠把閱讀中的所見所感作為素材融入其中,也能夠激發學生對閱讀的深刻反思。所以,教師可以合理安排學生將閱讀結合寫作訓練,實現能力的相互遷移、互動和共融。
結語
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速度和運用能力提升得非常快,所以,針對這一學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應當遵循這一時期的生情特性,反復夯實其知識基礎,配合實踐大量的思考訓練,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基礎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