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的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媒體形態也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對傳統的媒體產生了嚴重的沖擊就新聞媒體而言,新媒體對其的沖擊也是非常大的,使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促進新聞媒體的發展值得我們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策略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新聞媒體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沖擊。尤其是網絡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新聞傳媒產生了嚴重沖擊。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使得各行各業都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聞媒體采編產業也不例外。互聯網帶來的網絡環境給新聞采編帶來了巨大挑戰。新時期下,科學技術在發展進步,新聞采編的技術水平也得到提高,同時也對采編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新媒體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
(一)新聞信息傳播主體的多樣化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喜歡用新媒體接收新聞信息,“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的普及應用有效拓寬了新聞傳播的途徑,讓人們可以更高效地接收信息,傳播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在新媒體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可以將很多的信息交織起來,只要擁有智能手機、電腦等人們就可以從不同傳播渠道獲得新聞信息。而且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網絡的普及使用,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智能手機來獲得各類新聞信息。
(二)與傳統的媒體相比,新媒體更加快捷
在新聞制作上,只需要幾張照片配上一段說明,在較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傳到網上去,甚至有些新聞事件都是可以直接通過直播的形式發布,新聞的及時性也得到了有效保證,另外通過新媒體還可以實現新聞發布者和新聞接收者之間的互動。
(三)新媒體新聞的可信度較低
因為新媒體中新聞的發布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所以有很多網絡新聞缺乏真實性,只要會使用網絡的人都可以進行信息的傳遞,網絡暴力、謠言等現象都會經常出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聞的可信度。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要點分析
(一)增加基層關注度
首先,在采訪新聞過程中,應深入了解群眾生活的真實情況,全面掌握群眾的真實需求下,對新聞進行全面采集。隨后再對新聞進行后期采編處理,以提高新聞的質量與可看性。其次,從多角度分析新聞中的問題,不可采用片面化的新聞素材,更加注重新聞背后隱藏的問題。報道出的新聞并不是為了反映個別情況,而是將與之相聯系的信息全部挖掘,讓基層群眾能夠感受到新聞報道的真實意義。
(二)創新視角挖掘真實新聞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速度非常之快,誰在第一時間采編了新聞報道,就掌握了主動權。如果新聞采編人員報道了一些虛假的信息,就會影響到新聞的權威性,從而不利于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而要想更好地開展新聞報道,在新媒體時代里,新聞采編工作者就必須認識到新媒體傳播帶來的沖擊,要堅守自己的職業立場,客觀、及時地進行新聞導報。
三、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的應對策略
(一)積極與新媒介進行融合
當前的數字網絡媒體和以往的電視媒體盡管產生的時代與媒介形式不同,其新聞傳播各有優勢,但在媒介多元化的大趨勢下,以往電視媒體在發展中需要依托新媒體環境,而新媒體環境如果徹底離開了電視新聞也會影響其傳播效果。因此,傳統電視媒體應積極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這樣以來使雙方在發揮自身長出的基礎上,能夠互相彌補不足,并引領今后新聞采編發展的方向。國家有關部門也強調要大力發展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網、寬帶通信網等項目,促進多網融合,以使各網能夠共同協調發展。
(二)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能力和素質
新聞采編的相關人員是電視新聞幕后團隊的中堅力量,承擔著各項新聞工作的具體執行和操作職能,因此,要想提升電視節目的新聞質量就必須提高采編人員的綜合素養和業務能力。應當提高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關于采訪和編輯的相關知識。為此,管理者應為采編工作人員提供更多學習專業技能的機會。應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素養與修養。所以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都應該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嚴禁的工作態度,為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三)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敏銳力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很多傳播方式都受到了沖擊,為了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在事件的選擇上要有一定的敏銳度,另外新聞采編者也要有一定的判斷力,最近發生的事件能否進行傳播,播報的新聞是否具有一定的價值,這些都應該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新聞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素養,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引導。另外,每天發生的事件很多,全部進行報道,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采編要對事件的價值做出判斷,選擇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報道;除此之外,新聞工作者要從多個角度,從不同方面對新聞進行分析和評價,要引導讀者全面看待問題。
(四)創新的思維模式
新媒體時代的新聞更加追求變化,受眾更加追求個性化的發展,這就令新聞采寫也需要專注于從新角度對事件進行報道,避免陷入思維定式,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立體化的報道。新媒體新聞的受眾不在乎新聞的形式,更重視其內容和觀點,因此新媒體中新聞的編寫需要盡量避免傳統的冰冷感和疏離感,投入撰寫人的主觀意志和看法,在客觀報道事件的前提下,同時加人新聞事件的某些后續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與此同時,也需要在新聞撰寫方式方面下功夫。進行新聞撰寫時可以不維持傳統的新聞撰寫格式,將提煉出的中心內容放在標題中或新聞開頭,而是通過轉換視角、變更新聞切入點等方式進行創新,吸引受眾的關注。
結束語
新媒體的發展給電視新聞采編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電視媒體要想更好地發展下去,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就必須認識到新媒體的優越性;要善于利用新媒體,不斷地擴展新聞來源、創新創作渠道。同時,在利用新媒體的同時,新聞采編人員也必須強化自身能力,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新聞意識;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采編方法,從而提高電視新聞采編的質量和效率。電視新聞采編只有結合時代背景,探索有效的新聞采編方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得到新發展、尋得新突破。
參考文獻:
[1]黃小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分析[J].中國報業,2015(04):55-56.
[2]何曉明,李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的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05):181-182.
[3]田偉茹.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分析[J].新聞傳播,2016(16):105-106.
[4]媒體融合視野的時政新聞傳播策略分析[J]. 許陽青. 傳播力研究.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