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麗
摘要: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園對家庭教育指導對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現階段,幼兒園的家庭教育指導在指導內容、方式、渠道等方面仍需要改進。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更加明確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的關系,猶如指路明燈,為幼兒園的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借此,文章將從以下幾點加以研究,以此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合作;互助;有效性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該本著尊重、平等與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與主動參與,同時,幼兒園也要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園教育應該動員家庭的力量,家園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為幼兒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很多家長普遍缺乏幼兒教育經驗,借此,幼兒園有義務向家長傳授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為了更好地推動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為我們的科學教育活動提供有力支持,促進幼兒科學素養的提高。
一、鼓勵家長學習教育理論,優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兒一切教育的第一場所,幼兒最先接觸到的是家庭教育。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由于缺乏科學的育兒經驗,重視教育但是不懂教育的現象比比皆是。幼兒園與家庭共育能夠使這一現象得到很大改善。幼兒園首先要改變與家長的溝通模式。比如,建立情感交流、信息互動等多渠道的合作模式,及時把最新的育兒信息分享給家長,幫助他們走出教育的誤區,并且樹立起正確的教育理念。再者,家長也要帶頭學習,為幼兒營造愛學習的家庭氛圍,家長通過自己好學的精神去感染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做幼兒精神上的伴侶,與孩子一起成長。幼兒園也應該積極開發親子互動活動,比如親子教室、親子園、家園社區親子趣味競賽等。以幼兒園為依托,不斷擴展教育的內容與寬度,實現家長與家長、孩子與孩子、家長與孩子、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多向互動。這樣,家園優勢互補,協同合作,一定能夠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注重對幼兒優秀品質的培養
積極心理學要求人們注重人性的優點而不是缺點。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對人心中美好品質的激發過程中,人是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分數并不能代表一切。因此,家長在對幼兒成績進行關注的同時,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孩子優秀品質上來。家長在幼兒優秀品質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不僅教育幼兒從小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還應該引導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其基礎上再去為他人提供幫助。幼兒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自身價值的展現,在幫助中感受快樂。故此,家長培養并向幼兒灌輸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識,讓他們都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價值和美好,有助于進一步激發起他們對世界的好感,促進其良好品質的雛形。
三、家長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于幼兒而言,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并收拾玩具等,需要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作為家長,一定要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堅持讓孩子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管幼兒是否哭鬧,在能力范圍內,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一定不能“心軟”、不“妥協”,依順孩子。比如,自己穿衣服、鞋子、刷牙、洗臉等,其實,每一個孩子剛開始學自理都會感到困難、力不從心,但是,家長要一直鼓勵孩子,在家長的不斷鼓勵下,他們會一步步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這對完善幼兒的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深度挖掘家庭教育資源,使家庭教育更好的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資源主要包括家長的教育觀念、文化素質以及家庭氛圍,還有其他方面的資源等。因此,深度挖掘家庭教育資源更需要幼兒園的積極配合,如加強互動交流,通過互動了解實際情況,再結合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對家長進行恰當的引導和教育指導。同時,也要切實加強幼兒的家庭教育,首先,要讓家長知道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健康發展發揮的意義和作用。其次,要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榜樣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的長遠發展發揮著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鼓勵家長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另外,良好的家庭教育還需要一定的環境氛圍襯托。營造輕松、溫暖的家庭氛圍,更利于幼兒放松身心,更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后,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協助子女更好地了解、學習知識,使幼兒都能夠在更好的家庭環境中茁壯成長。
五、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來保證幼兒更好地成長
在幼兒園開展家庭指導工作小組,使幼兒在校期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當幼兒放學回到家換了另一種環境時,幼兒就會把在校學習的知識、習慣拋到腦后,部分家長對孩子無條件的溺愛也會對孩子的身心產生消極作用。針對于此,家長要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比如,吃飯時,有些幼兒可能有挑食的習慣,此時,家長可以通過講一些小故事,去告訴他挑食的壞處,讓他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切記不可因溺愛一味地答應他們的各種條件,若在這樣溺愛的環境下成長,孩子的每次犯錯都能得到“交換來的獎勵”,那我們還怎樣教育好他呢?家長必須掌握教育技巧,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在家長與幼兒彼此尊重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進步,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
六、家、園合力,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幼兒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與家庭父母緊密聯系在一起,幼兒從父母那里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父母不圖回報地照顧著兒童,促使其健康成長,使他們盡早適應生活,建構比較完全的人格品性。家庭給予了幼兒豐富的、無私的愛,把他們視作珍寶,如果孩子的安全健康受到威脅影響,將會給整個家庭帶來不可言喻的打擊,父母的愛和辛勤付出也將會付諸東流,白白浪費。因此家庭是幼兒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環,家長對安全的態度影響著兒童安全觀的形成與發展,家長的教育教養方式也會影響著幼兒的安全教育。但有時候由于家長的社會背景、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自身無法得到更廣泛、更全面的安全教育知識和技能,因此不能很好有效地在家庭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比如有的家長只能通過電視接收一些安全教育的知識,利用圖書、影像、報紙雜志、宣傳刊物等資料的途徑很少;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寄托在親戚朋友那里,或由祖輩們予以照管,而自己很少有時間親自照料孩子,所以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也無從談起。因此,幼兒園就要發揮自身的重要作用。幼兒園要和家庭密切配合在一起,定期組織家長會、座談會等,及時和家長就安全教育方面進行溝通交流,邀請經驗豐富的家長或閱歷廣泛的消防官兵來幼兒園,一起向大家介紹最新最有效的安全防范知識技能等。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空余時間,使教師和家長及時交流幼兒的最新情況,并反饋信息。幼兒園也可以向家庭廣泛宣傳安全教育,普及家庭安全教育知識,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安全教育方法,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安全觀。
時代在變,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在新的教育觀念的引導下,我們應該更清楚地意識到幼兒園與家庭合作共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幼兒園要加強與家庭的溝通合作,竭盡所能地為我們的幼兒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保證幼兒都能夠在家園的共同孕育下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靜.把心理學帶進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5).
[2]馬林.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資源體系建立的策略[J].巢湖學院學報,2014,(02):119-122.
[3]鄧紅紅,孟繁慧,宋麗雙.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幼兒教育機構家庭教育指導途徑[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5,0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