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摘要:學習是學生的天性。而教育是教師的天性。作為一個教育者,要做到能讓學生自主的探求知識。而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當前的主流已經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到小學數學中。新概念主要提倡: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是當前教育的一種趨勢所在。合作學習對于推進小學數學的進步起了飛躍性的一步。怎樣在小組學習中讓學生能高效的汲取知識,值得我們思索。今天就本人的教學經驗,談談對小學小組學習的感觸。
關鍵詞:小學數學;團隊合作;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作為主課中最為高難的一門學科,不像語文,英語等,只要多寫多記就可以完成目標。它需要多思考,多動腦,需要在思考中吸收知識。小學生作為一種多動群體,怎樣能讓他們積極主動的思考呢?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表示了這種觀點,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是喚起學生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而小組合作正好能做到這一點。小組合作不僅能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更能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調動孩子的求知欲望。既讓教學變得簡單有趣,又讓課堂變得高效。
一、小組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一)在合作學習中培養興趣
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門相比較煎熬的學科。乏味的計算,繁多的數字以及費解的公式。這個枯燥的學科需要變得生動有趣。瑞士教育家皮亞士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所以,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獲得對知識的掌握是一個好方法。在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有對問題不同的看法,相互討論后可以帶動對問題的興趣,讓學生在討論中對知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第五章,計算乘除法應用題時,內容就比較乏味。我們可以講完例題后,規定時間,出幾道簡單題目,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工做題。讓課堂變得緊湊而又生動,打造一種高效課堂。
(二)多樣解題,趣味課堂
單一的方法使人煩悶并且枯燥。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己進行探索。根據《小學生數學課程標準》,低年級的數學應該具有科學性,探究性,趣味性,開放性,主體性,現實性。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怎樣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關鍵。一題多解也是一種好的方式。一道枯燥的題目,多種不同的解法。學生建立小組進行討論,探究,在疑問中尋求最優答案。
(三)合理分組,相互學習
小組的分配也很重要。我們應該合理的對小組成員進行劃分,確保每個組的成員都能互相幫助,合理分工,互相學習。所謂同質分組,就是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稍差的學生,能每個人都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并能從中學到知識。在每一個課題中都能學習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這樣課堂才是被最高效率的利用了。
二、合作與競爭
在這個快餐時代,當前的社會競爭是激烈的。而現在處于起跑線的學生更是早早的加入了這種潮流。競爭日益殘酷,而我們應在競爭中學會團隊合作,學會小組共同競爭。有些難題僅憑個人是完成不了的,還要借助團隊的力量。能否培養好學生的團隊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精神。合作學習起源于美國,萌芽于19世紀70年代末,而在中國,則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有初步成果。19世紀早期,一批出自于美國的學者,就深刻認識到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加以實施的基礎上,更是體會到了小組學習的多樣性。小組學習的宗旨在于: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我們要營造一種,組外競爭,組內合作的氛圍。
(一)師生共同學習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習中,我們要做的不是單純的授課,而是怎樣讓學生吸收。這個時候,我們要和學生共同的探討,而不是一味死板的進行強硬的灌輸。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增加學生的信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體會到勝利的喜悅,將這種喜悅延續到下一次的探討中。也不要一味的板起面孔,端著教師的架子,無形中給學生帶來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是會影響到以后的學習的,所以我們在授課的過程中,就應該把握好這種尺度。課堂上要盡量的把時間留給學生,而不是教師,多一些互動性,不要把課堂上沒完成的內容,加到學生的作業中,造成過多壓力。
(二)個人與集體
集體的榮譽與個人是分不開的。我們要培養這種個人與集體的關聯性,產生一種儀式感,讓學生在小組的學習中學會維護小組利益,不要太注重個人得失。培養成這種習慣后,那么小組中,優秀的學生自然會帶動成績稍差的學生,蒸蒸日上,營造一種團隊意識。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實踐出真知
在學習的過程中,實踐能更好的帶動課堂氣氛。合作學習作為當今教育中的一種亮點,主張開放式的教學與互動。多做一些小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知識。比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第五章,學習立體圖形的計算時,我們不單單要講,更要帶領學生去做,做不同的立方體,在拼接與組合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計算的原理,在實踐中掌握知識的真諦。
三、快樂的團隊
在快樂中學習是再美好不過的了。一個快樂的小組,能充分帶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那么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可遇不可求的。小學作為一個帶有啟蒙標簽的教育機構,營造一種快樂學習的氛圍是必不可缺的。合作不是一種形式,我們要把它實質化,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簡單的分成幾個小組并不夠,要讓學生起到主導作用,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其實小學數學中,有很多知識,并不需要教師一味細致的講,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和學生一起游戲,做一些實驗,在這些實驗和游戲中,讓學生不知不覺的掌握知識。一種快樂學習的氛圍,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乃至以后的人生和事業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教師的方式也尤為重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對于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合理的運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體,營造一個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