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平
摘要:體態語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它同語言一樣,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本文根據體態語的特性,探討它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功能。
關鍵詞:體態語;溝通;小學英語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師對此常束手無策。而此時教師可借用體態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往往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以此提高教學效果,甚至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一、常用的幾種體態語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的一個或多個動作狀態的結果。如:瞪眼,皺眉等。它是表達感情和感染他人的一種信息傳遞手段。手勢,即用手(有時連同身體別的部分)所做的姿勢,用以表達思想或傳達命令和愿望。手勢是體態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輔助語言教學使用中用的最廣泛的手段。如拍掌,握手等。其他體態語可借助頭部、肩部等動作來表達非語言交際。如點頭、搖頭、聳肩、彎腰等。
二、體態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用體態語激活英語課堂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教授知識的過程就是與學生溝通思想的過程。教師希望用體態語使枯燥的知識教學更加形象化,人性化。體態語也較其它教學手段更方便,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邊說邊做”的學習中增強學生的模仿能力和使用語言的能力,從而真正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州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提出全身反應法(TPR)這一概念。這一教學法主要是將語言和身體動作相結合,用更加形象的身體動作來教授語言。在今天的課堂上有許多教學手段可以輔助教學,如采用圖片,多媒體等。然而體態語確是最實用的。若過多的使用圖片和多媒體,雖然能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卻影響了學生發散思維的發揮;教師過多的講解也會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減弱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果教師選用合理適當的體態語來輔助課堂教學,會使“靜”的知識變成“動”的知識。
(二)體態語形象生動,便于學生接受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賓經過多年研究制定出這樣一個公式:傳遞信息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表情和動作。如果教師能準確的運用體態語,可增加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又能表達思想和傳遞感情。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小學階段,體態語的積極作用更加明顯。對小學生而言,英語作為一門初學語言,他們的詞匯量和聽力水平非常有限。如果教師大量使用語言教學,勢必導致學生的領悟力差。久而久之,學生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有些教師會采用母語解釋英語,雖有點效果,卻破壞了學生英語思維的建立。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體態語的運用方法
(一)運用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
面部占人體表面面積不足八分之一,但卻可以表達全部人體所能表達情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人的面部表情,就像掛在臉上的“晴雨表”。在社會交往中,人們很注意對方的面部表情。教學離不開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互動和心領神會”的默契交流。面部表情是營造輕松和諧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教學過程中,師生思維是否積極活躍,跟教師的“神色表情”有一定關系。和藹可親給人以輕松自在的暗示;表情古板給人以嚴肅緊張的暗示。在課堂上,學生聽課時也總關注著老師的表情,以直接獲取老師的情感信息。古訓道:“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教師善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會使學生樂于融入課堂中。
(二)注重師生眼神交流
人的眼睛最富有表情,從一個人的眼神中,往往能看到他的整個內心世界。正如愛默生所說:“眼神里的語言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理解。”不同的眼神也滲透了教師不同的情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微笑和信任的常規眼神交流。
2.善用巡視的眼神。
(三)利用體態語的形象性,發揮其表意作用。手勢是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最多的且富有表現力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對小學生而言,教師利用手勢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的含義。教學過程中,教師用手指指向所講解的內容,可以使知識目標更明確。如教師在教授句子時,可以指向該句子,配合講解。在字母教學中,可采取各種手勢,讓學生邊做邊說,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例:食指和拇指略彎代表“C”,食指與中指分開向上代表“V”等。通常我們還會伸出大拇指表揚學生。
(四)其他部分體態語的運用方法
1.合理地運用“點頭” “搖頭” 對學生進行評價
頭部身勢語的運用主要有:點頭,搖頭等等。課堂中運用較多的有:點頭,點頭表示“Yes” 、“OK” 、“Good”等。當教師發現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師可注視該生并搖頭表示“No”。但課堂上,應少用搖頭,多用鼓勵性體態語,引導學生積極發展。
2.形成樸素大方的良好教態。教態是教師肢體語言,可以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在課堂上的站姿、手勢、言語、氣質都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而樸素大方的教態是教師內在美的外在表現。課堂上教師的期望和態度大多靠姿勢來傳遞。教師文雅、大方、莊重、穩健的姿勢,不但能增加英語課的吸引力和可信度,融洽師生關系,而且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但不良的教態會嚴重影響教師的形象,降低教師的威信,降低教學效果,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心靈健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葉圣陶先生說過:“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體態語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應利用課堂機會,有效的運用體態語,幫助組織教學,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打造出優質高效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