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華榀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與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行,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成為新時代的一個重大課題,標志著我國教育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初中數學具備抽象性、邏輯性等特征,“填鴨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不利于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有效策略在我國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應試教育占據上風,學生學習成績與名次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標準與追求目的。在這種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占據著中心位置,大多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權威——專斷式的師生關系將學生置于被動地位,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極其薄弱,這有悖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成為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引導學生設置科學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根據個體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初中生的思維處于由形象直觀型向抽象邏輯型過渡的重要階段,這種抽象型思維方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這種典型特征,引導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目標,從而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學習目標的創設,能夠幫助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產生自主學習以實現目標的心理動力,這對實現自主學習大有裨益。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全等三角形》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節時,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全等三角形的基礎知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首先指導學生預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從中分析這節課重點與難點,梳理出預習中遇到的困惑與障礙。這個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自身,幫助學生了解教學目標,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更能集中注意力,把握教學重難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科學、合理。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相互協調,共同作用,數學教學活動的雙向性得以實現,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
二、重視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創設生生互動、教師引導的學習情境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占據著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自主學習的內涵。所謂自主學習,不代表學生獨自閉門造車,不與外界交流,否則只能事與愿違,起到南轅北轍的負向作用。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并積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模式,創設出生生互動、教師引導的學習情境。小組合作與生生互動模式之所以重要,其一,由于初中生處于特殊的青春期階段,他們在意同伴們的眼光,渴望獲得同伴們的關注與欣賞,小組合作正順應了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其二,學生由于知識儲備不同,學習能力各異,他們在獨自學習中難免產生疑惑與問題,小組合作使他們的不同觀點得以碰撞,從而使自主學習更加全面與有效。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使各個組內成員共同討論探究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特點與優缺點,并舉出實際例子來證明小組觀點。這個過程,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通過發表自身看法、聽取他人意見,深化數學自主學習。
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主動學習興趣
從心理狀態發育的程度來看,初中生最容易被產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而他們會因此對該事物進行關注、觀察、思考和記憶。因此抓住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的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一個有趣味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他們的解答欲望。因此教師在設計安排講課內容時,可以對經典的問題和備課內容結合學生們當下的流行元素進行推陳出新。使學生在接觸到的一瞬間眼前一亮,感到很新奇有趣,自然而然的學生的思緒就會隨著講課的進度一點點進行,使同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另外在課下時間,可以開展數學競賽或是和數學有關的節目,這些都會受到學生的推崇,可以在玩樂的同時鞏固了學到的知識。
四、密切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實現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有機整合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它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可以有效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然而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在追求高成績與名詞的影響下,數學教學更多地停留在理論水平,割裂了數學與生活的關聯。一方面,這種教學方式違背了數學學科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學生對空洞理論學習的厭倦,不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數學學科的實踐性特征,在教學中密切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實現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有機整合。只有這樣,學生更能挖掘到數學學科的魅力,提高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授業與學生認識世界的過程,它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密切配合。作為教師,其需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開放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的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學些興趣,使學生愿意學;協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會學;在學生想學、會學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成就感,從而肯定自我,加重對學習的熱愛,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韋菁菁.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討[D].蘇州大學,2012
[2]彭佳音.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新課程學習,2012,(06)
[3]冉燕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語數外學習,2011,(08)
[4]王國富 .自主學習-讓數學課煥發生命活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
[5]王建剛.實踐自主學習,促進自主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