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日耶姆·阿布力克
摘要:體育游戲教學模式符合青春期學生的認知特點,營造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體育知識,提高了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促進了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能夠提高體育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激發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狀態,接著提出了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體育游戲;教學;運用
一、前言
跟其他理論學科教學不同,體育教學屬于目的性、技能性、實踐性都很強的科目,通過體育練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掌握運動的技巧,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為了更好的增強學生的體質,實現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改革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新課改強調,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還要能夠增強他們的體質,讓學生能夠互幫互助,選擇切合實際的教學模式至關重要。體育游戲教學模式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營造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體育知識,提高了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促進了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1.提高體育學習積極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黃金階段,不但包括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上的成長,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很強的可塑性,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實現身心同步發展。初中學生正值身心發育的關鍵期,仍舊喜歡做游戲,這是其天性使然,游戲教學模式的重要特點就是趣味性,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欲望,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
2.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初中體育課程不只是簡單的教學生去玩,或者簡單的做一些體育動作訓練,而是通過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引導全體成員參加到活動中,讓中學生通過游戲比賽來感受競爭,培養頑強拼搏的精神。而且,通過體育游戲能夠讓他們明白凡事都有一定的規則,規則在各個行業都是很重要的,讓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老師組織的體育游戲活動中。這樣簡單的體育游戲活動對學生成長的意義很大,幫助他們積極參與競爭。比如,在體育課中進行拔河比賽的游戲,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或者四個小組,贏的一方有獎勵,體育教師作為比賽的裁判,學生通過這樣的游戲培養了競爭意識。
3.激發學生頑強的意志力。
初中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于體育教學來說,要想能夠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標,開展一些體育游戲項目,需要學生不斷克服自身條件甚至是自然條件,在體育游戲活動開展中培養學生接受挑戰的能力以及接受挫折的能力,讓學生用積極、樂觀、奮進的心態去對待體育游戲和生活。而體育游戲中那些留給學生獨自完成或者獨立思考的機會,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激發他們通過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
4.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狀態。
挫折無處不在,用積極的心態應對挫折是初中學生必備的心理素質。中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都不是特別成熟,可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會產生挫敗感,會在情緒上表現出來。如果老師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讓學生的負面情緒積累就會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在體育游戲開展過程中,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活躍了教學氣氛,還能夠改善學生的不良情緒控制力,愉悅學生的身心,讓他們通過游戲舒緩內心的緊張感與不安感,讓中學生在愉快的體育游戲中放松自己,培養其良好的精神狀態。
三、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體育游戲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的應用。
由于中學生自身實際特點存在差異,加上生長環境的不同,在組織體育教學的時候如果采取同一個尺度和內容,教學成效不是特別明顯。也就是說,如果不進行教學內容創新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導致一部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不高。因此,體育游戲運用到教學中,表現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就是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選擇合適的內容開展游戲教學。比如,在中學低年級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容易出現模仿行為,也喜歡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表現自己,就是所謂的“出風頭”,在體育游戲應用的時候,選擇那些簡單、容易操作,運動強度相對比較小的游戲來開展體育教學,像傳統的踢毽子游戲、抓人游戲等。到了中學高年級階段,隨著身體各項機能的發育,他們開始喜歡一些球類的游戲,體育教師要迎合學生的需求,開展諸如“帶球奪人”的游戲,這樣的游戲難度稍微增加了一些。此外,要不能忽略男生女生性別上的差別,這也會導致他們喜歡不同的游戲項目,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女生喜歡協調性突出的游戲,像跳皮筋以及扔沙包等,男生則喜歡對抗性的游戲,像拔河比賽等,這些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在內。
2.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眾所周知,教學方式對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傳統的教師示范動作、學生模仿動作的方式讓學生感到枯燥,對體育學習不感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最好的老師,當有了興趣之后學生才愿意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因為興趣可以說是非智力因素的范疇,當有了興趣才會有心理上的期待。所以,初中體育教學改革要先從教學模式上下功夫,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也是授課成功的開始。在體育教學準備活動中,要明白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選擇游戲教學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課堂準備活動中,一般會開展常規性的活動項目,體育游戲在常規化的課堂導入環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開始之初,可以讓學生進行隊列練習,選擇“隊列游戲”,開展過程如下:所有參與游戲的人員圍城一個圓圈。當游戲開始之后,教師指定某個學生采用順時針的方向開始游戲。如果第一個人喊出“立正”卻做出稍息的動作,那么第二個人就要喊出“稍息”做出立正的動作,接著是第三個人、第四個人,以此類推,出現錯誤的學生要自覺接受大家的“懲罰”。此外,可以在每個隊伍中選擇出一名動作到位的學生擔任“小小解放軍”,讓這一排的學生在集合環節練習的時候觀看同一排的 “小戰士”,一旦發現動作不一致要及時調整自己。告訴學生不能由于自己的動作不規范讓整個隊伍看起來不整齊,教育他們做到“快、靜、齊”,從而養成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同時也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3.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的運用。
中學生喜歡體育游戲,這樣帶有比賽性質的游戲讓學生的熱情高漲,而學生的行為與作風等都表露的很明顯,能夠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歡愉。對于體育運動的技能訓練來說,其過程顯得有些枯燥,而在體育教學開展中運用體育游戲,能夠發揮游戲的特點激發學生訓練的熱情度。比如,在開展跳繩活動的時候,由于小部分學生的協調性差,教多遍仍舊記住不搖繩的規范動作,習慣把跳繩舉到肩膀上面。為了幫助這些學生可以實施“一幫一游戲”活動,讓一個動作規范的學生帶一個動作不是特別規范的學生,幫助他們指出不足之處,兩人合作練習。這樣以來,通過相互交流,兩人都能受益。尤其是“師傅”,通過幫助同學感受到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設計游戲內容的時候,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方式的趣味性上,不能單純的為了玩而玩,還要把側重點放在“磨練”學生的意志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上來。通過開展這樣的體育游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平時接觸不到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戒驕戒躁,讓他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把其心底的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逐步削弱。比如,為了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競走比賽等有強度的體育游戲,這些訓練不但能夠挑戰學生的意志力,還能考驗學生的體能。
4.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基本部分中的應用。
初中體育運動中,技能的訓練是其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技能訓練又比較枯燥無味,一部分學生就會出現厭煩心理,參與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狀況,可以選擇在技能訓練中穿插體育游戲的方式,結合游戲的特點讓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在基本部分訓練中,游戲安排要注重具體的規則使用,學生通過參與游戲提高熱情,放松自我。比如,在培養學生的速度和耐力方面,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接力比賽”的游戲,具體的開展進程為:在游戲準備階段,可以先在操場上畫上一個起跑線,結合每一個隊列的人數分配,起跑線的五米的位置并排插上四面小旗子,每個小旗子之間的距離設置為兩米左右。在每個小旗子前面大概二十五米的位置放置一個實心球,再放一些體操棒。可以結合班級人數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學生都有一個體操棒,在起跑線后等待彩排發號施令準備起跑。當起跑的指令發出之后,第一個人拿著體操棒跑到小旗子跟前,放下體操棒,急速往前跑,繞過實心球之后回歸到隊伍方向,拍一下第二個人的手之后直接站到隊伍的末端。第二個人按照同樣的路線跑回拍一下第三個人的手,依次進行。這樣的體育游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5.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程結束部分中的應用。
在體育基本課程結束的這個時間段,學生的機能處在一個相對疲憊的狀態,中樞神經的興奮度不是很高,繼續采用一般性訓練就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訓練成效不明顯。這個時候采用游戲教學法,結合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好勝心強,喜歡競賽等選擇游戲項目。比如,在學習完體操項目雙杠的比屈伸、單杠的引體向上之后,在練習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分組比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激發學生的訓練積極性。
四、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取得成效的保障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游戲教學模式成效的保障。對于中學體育教師來說,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具備基本體育教學知識,能夠運用游戲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具體如下:首先是體育專業能力。教師良好的專業能力能夠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讓學生產生體育知識學習的興趣。因為體育學習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上的,教師的體育專業能力是開展一節課的前提。其次是體育教學的實施能力。這種能力是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核心內容,要求體育教師能夠駕馭體育課堂,由于體育教學環境的開放性、學習內容的重復性等特點,體育教師要能夠進行口令的指揮、隊形隊列的訓練、語言的表達以及相應的溝通與交流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聽從老師的指導。再次是體育教學創新能力。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教學創新方式的培養。讓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選擇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最后是體育教學評價能力。完善評價考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內驅力,讓他們養成終身體育意識。體育評價的標準不能“一刀切”,那些體育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可能是由于身體素質的原因,不能因為這些原因就認為其成績不好,更不能歧視他們,同樣也不能過分的夸大那些體育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以免驕傲。對于那些不想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要耐心的進行幫助,本著真誠的態度給學生進行談心,讓他們表達對體育知識學習的看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不能單純的為了游戲而游戲,要科學統籌理論知識與技能知識的地位,結合具體實際,做到需要拓展的拓展,需要壓縮的壓縮,從而優化知能統一。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大力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中學體育教學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體育游戲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提高體育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激發學生頑強的意志力,讓學生展示良好的精神狀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通過在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游戲,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是因材施教的表現,也是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成效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康宏亮.李友生論”游戲化”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4).
[2]祝旺靈.融游戲于體育,提高學生體育素質[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4(03).
[3]孫寅超. 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價值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
[4] 朱洪磊,趙郭俠.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淺談體育游戲的使用與創編[J].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15(4).
[5] 范莉莉.論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2):102-104.
[6] 季瀏.任曉峰.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8).
[7] 徐崔華.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5(5):71-72,125.
[8] 許鎮安.活用項目教學法創新體育教學——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6(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