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摘要: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為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鍛煉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
從實行新課改開始,學校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學生的主要學習陣地還是課堂,所以抓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是新課改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樣才能讓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具有有效性呢?我們建議一下幾點: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修養
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分別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教師不只是負責傳授知識,同時還是學生們的榜樣、班集體的領導者、人們心中的辛勤園丁。老師既然擔負著如此眾多和重要的責任,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是很重要的。一個教師的素質修養有一定的高度,那么他教育出來的學生才能像自己一樣,他身邊接觸的人就會受到他所帶來影響。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師一定要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創新的教學理念以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等。同時,教師必須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出現歧視某個同學的現象,認真的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引導學生不斷地學習,創新,進步。
二、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教材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數學教師要加強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從而認同高中數學的新課程改革,才能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積極配合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利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改革和實際教學的需要,豐富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因此,數學教師要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比如在講“直線斜率”的概念時,教師可以用正切函數、向量或導數來進行定義,高中數學教師要把握不同章節的側重點。另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函數的單調性”時,教材引導學生利用正弦函數在一周期的圖像來探討單調區間,最后總結出結論。但教材沒有畫出余弦函數單調區間的圖像和總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教材中研究正弦函數性質的方法來推導余弦函數。
三、創設生活情境,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新課標也強調學生要在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并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將生活情境引入數學課堂,使得枯燥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讓學生產生興趣,更有效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學習概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某人去超市購物,并贏得抽獎機會,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四個,三等獎十個,空獎九十九個,普通獎三十個,問學生中獎幾率是多大。這樣的生活情境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因而,課堂教學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四、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情感教育的滲透一方面是在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滲透,例如,當學生學習到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環境問題、治理垃圾等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和自我行為規范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師生關系中的情感滲透,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師生二者共同營造的,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態度和情感交流,對學生因地制宜、平等對待,學生會產生一定的依賴和信任。例如,教師私下了解學習較差學生的具體情況,并積極地鼓勵學生,課堂上讓學生積極發言等等,這樣的行為都有利于師生間建立和諧的關系。在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基礎上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思維能力的交流與提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五、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重要的不是培養學生對書本中的數學習題的解答能力,而是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邏輯思維能力才是學生解答實際中遇到的關鍵問題的核心,也是以后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以獲得考試高分的應試教育,重視的是培養學生考試時獲得高考分的能力,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以后的數學考試會越來越重視考查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而不是考察他們機械的解決習題的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乃是大勢所趨。數學邏輯思維的表現形式是數學語言。因此,重視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進行邏輯思維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高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應該從概念、術語、符號、邏輯連結詞的教學入手,緊緊圍繞解題方法這個中心,教會學生根據所要解決的實際數學問題,來探究問題中各個已知條件的使用方法,深入探究問題中是否隱含某些有價值的條件; 如何根據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追尋問題的多種解決思路;如何根據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的實際情況,結合問題中各個已知條件的使用方法或某些隱含條件與所追尋到的一條或多條可能的思路進行綜合分析思考、直至獲得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為止。例如在教指數函數、冪函數、對數函數時,應該從函數概念、符號、定義域、值域等方面入手,通過畫圖像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探究有關函數圖像的重要性質, 重視函數單調性的靈活應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所要求的“高中數學課程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要求。
總之,隨著新課改縱深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一個戰略性問題。這就需要每位教師潛心鉆研、勇于探索,最終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改革不應只是停留在觀念游戲上,而應該深入到我們教學工作的實際中,真正做到通過課程改革引發實際教育教學中思想、觀念、方法等的改變,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貫徹于教學過程中,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徐真真.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 新課程學習,2012(3)
[2]賈如蘭.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 考試周刊,2012(28)
[3]周宏.對課堂教學評價失衡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15)
[4]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評論.2006(06)
[5]湯強,王學沛.“數學教學效率論”中期成果暨全國數學教學效率論學術研討會綜述[J].數學教育學報.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