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紀英
【摘要】在“三農”政策推進我國農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農業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弊端日益重要。發展農業產業化,是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本文就年我市級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找出存在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 現狀 問題 建議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特點
(一)產業化經營總量提高和經營水平提升
農業產業化的統計范圍是所轄區內的各類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單位,包括龍頭企業、專業市場、中介服務組織、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等各類生產經營組織。我市主要有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基地,2017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26.6億元,比上年增長9.5%。2016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率72.5%,2017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率73.5%,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二)龍頭企業經營由生產逐漸轉為制造
我市龍頭企業經營數量較去年減少一家,主要是減少了養殖業三家,新增了兩家龍頭企業,分別是設施農業企業和農業制造業。由對環境污染的養殖業逐漸轉為生態企業,更多解決就業人員,從業人員較去年增長13.200,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增長15.1%。
(三)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是薄弱環節
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環節,是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形式,是龍頭企業發展的主要原料來源。2017年,全市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僅1家——沙河市蛋雞基地,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實現銷售產值萬元43300萬元,同期下降11.63%,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帶動農戶數15000戶,與去年持平。
(四)龍頭企業整體實力、競爭力有待提高
從發展質量看,龍頭企業整體產品檔次偏低,名牌產品少,市場競爭力不足。全部龍頭企業中,2家獲得省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馳名)商標,6家龍頭企業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有5家,市級龍頭企業有7家,上市企業沒有。龍頭企業整體實力差,市場疲軟,導致市場競爭力不足,缺乏自我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后勁。
二、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
(一)農業規模經營融資難
實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一個資金密集投入的過程,由于中小型農業項目融資成本相對偏高、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手續復雜、農村生產經營貸款期限偏短等原因,使得融資難成為發展農業規模經營中最突出的問題。
(二)市場價格不穩
受國際農產品市場的沖擊,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尤其是部分農產品價格下跌嚴重,造成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效益下滑。另外,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風性保障機制不健全等也是制約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不利因素。
(三)龍頭企業數量少,涉及范圍窄
我市涉農龍頭企業共13家,其中,生產飼料4家、蛋雞養殖3家、生豬養殖1家、園林開發與利用2家、糧食加工1家、蔬菜及食用菌種植1家及其它生產的企業1家。
(四)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方式模糊
農業龍頭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不僅為自己創造利益和價值,同時,也肩負著帶動當地農戶就業致富,共同實現企業、農戶雙贏的責任。但是,龍頭企業雖然帶動農戶,但沒有給農戶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及人員服務,農戶受益率僅4.38%。
三、具體建議如下
1、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龍頭企業
在制定發展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拓展本地經濟的發展空間,為本地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便利,促進各相關配套產業同步發展,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扶持,整合利用支農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發展,鼓勵企業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生產設備。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及時調整補貼范圍,及時發放補助資金,保證農業產業化企業做大做強的資金需求。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向龍頭企業提供稅收和利率優惠,支持農業產業化企業發展。
2、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和農業示范園
支持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將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納人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中小企業發展爭取專項資金的重點支持范圍。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和設施農業建設步伐,按照“五區三帶”現代農業發展總布局,推進農業開發與旅游,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冀南重要的生態農業和休閑旅游基地。
3、加大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
促進農業龍頭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結對共建,同時,支持有條件有實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自身科技含量,建立企業自主技術研發機構,實現產學研結合。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研發一批附加值高的產品,帶動上游農民、下游產業的共同快速發展。
4、創新創優品牌建設
圍繞現有農產品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沙河特色的“精品”和“拳頭”產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品牌投入,積極參與推進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提高產品知名度,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抗風性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程秉瑞.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種業導刊,2013,12:28-29.
[2]李敏,王桂榮.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