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翊 萬東操
【摘要】貴州省至2014年開始全省發展電子商務戰略,提出了“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戰略思想和“黔貨出山”等發展策略,著力打造“百千萬工程”(即打造,百個國家級或省級示范項目、,千個特色網店、1萬個電子商務服務站),將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全省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預計到2020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600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黔南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的總體部署,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發展,重點推進電子商務扶貧工作,幾年來全州電子商務發展有了起色,逐漸形成特色。作為黔南地區唯一職業技術學院,培養適應地區經濟發展的電子商務人才是我們的責任與擔當,本文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從黔南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以及人才需求狀況的調研與研究出發,探討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方向與策略。
【關鍵詞】黔南州 高職院校 電子商務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建設
一、黔南州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貴州省中南部,廣西南部,省會貴陽以北,是貴州南大門和西南各省的重要門戶。全州總面積26200平方公里,轄13個縣(市,區),總人口41萬,少數民族占56.7%。近年來,政府貫徹落實省、州扶貧工作文件精神,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抓手,推進扶貧工作,取得了一些工作實績,并依據電子商務發展現況與發展目標預期制定了未來行動方案。
(一)黔南州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全州共完成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2個,電子商務服務站(站點)832個,其中貧困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點)346個。到目前為止,泉州共創建了59個電子商務營銷品牌。貧困村已培育出10個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品牌。結合全州農業產業特色,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在形式上,茶葉,刺梨,蔬菜,水果,青殼蛋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已經上線。涌現了諸如縣域電商微平臺、建設精準扶貧直營店、開設020體驗館等結合地方經濟的新型電商經營模式。
(二)黔南電子商務發展方向
“十三五”期間,黔南將實施“一圈兩翼”發展戰略,實施扶貧,大數據,衛生,物流,旅游,文化戰略等戰略。到2020年,大數據產業將成為全州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互聯網+”電子商務運營,以精準營銷的“精準營銷”為出發點,推動電子商務與傳統優勢產業的整合與整合。未來三年黔南州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把握“農產品上漲”和“工業品下鄉”兩條路線“農村三級電子商務網絡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和農村電商客戶培訓”三大體系將建立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將在電商平臺建設、打造電商品牌、培育龍頭企業、建立電子商務孵化園區、農業產業園區電子商務化等方面開展建設。
二、黔南州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分析
我州電商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電商發展與實際運營中,遇到了人才缺乏、技術落后、理念不新等阻礙,通過調查走訪,目前黔南地區在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工作中,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缺人才,二是缺培訓,電子商務人才缺乏體現在農產品上行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例如商品E化不會做、開店容易運營難、客服人員不專業、產品信息無追溯等情況,主要缺乏產品運營、網店運營、營銷推廣、美工設計、客戶服務五大類電商人才,其中運營、推廣、美工方面的人才尤其匱乏。另一方面,人才培訓體系不足,具體表現為:本地師資缺乏,培訓大多采用流動式,缺乏系統性,且無法形成有效的受訓效果跟蹤,對培訓效果也難以建立評價體系。同時,政府、企業、學校之間的聯系還不夠緊密,沒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沒有形成人才供需精準對接。
三、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方案
(一)建設思想:根據黔南地區區域經濟特點、企事業單位崗位需求,按照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技能要求和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開展建設工作。開展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特點的電子商務運營技能培訓。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滿足電子商務相關單位的工作要求。同時,建設多元開放的實訓基地,拓寬教與學的互動渠道,形成多學科、多課程的實訓中心,提升實訓教學和實訓隊伍素質,使整個電子商務專業從綜合性內涵建設方面、實訓功能體系方面、支撐理實一體教學方面、培養技能型骨干教師方面、校企合作深度達到更高程度的專業電子商務職業培訓基地。
(二)主要建設內容:
1.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包括課程體系優化和重點核心課程建設,包括“網絡營銷”,“店鋪運營”,“店鋪藝術”等關鍵核心課程的建設。課程建設內容涵蓋課程介紹、核心課程標準、課程大綱、教材編寫(案例式、項目驅動式、情境教學方法,教學設計,電子課程計劃,教學日歷,培訓大綱和工作流程程序化培訓設計學習指南、教學案例、試題設計、課程視頻錄制、精品課程網站和在線網絡課堂建設。
2.為電子商務人才建設實用實用的培訓基地。根據縣域電商需求重點崗位技能與職責為依托,以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企業服務和繼續深造為導向,根據現代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布局,依托在省級互聯網開放式實訓基地的建設,建設電子商務基礎培訓室,商品E化實訓室,網絡營銷推廣實訓室、移動電子商務實訓室、新媒體運營實訓室、呼叫中心、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室,在此基礎上,學校和企業共同打造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綜合平臺,形成校中廠。一方面同時支持電子商務人才職業技能培訓培訓體系和核心培訓課程,同時承擔區域電子商務公司的外包項目,另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電子商務技能訓練、競賽,職業資格認證和創業積累等。
3.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培養專業帶頭人。選拔和培養具有良好技能,能力和正直,杰出表現和組織能力的電子商務復合型教師。對行業,企業進行鍛煉培訓,參加學術研討會等方式,提高教育教學管理能力。使專業領導具有全球視野,及時跟蹤電子商務行業動態,掌握專業建設和改革方向,有效規劃和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從而主持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二是培養骨干教師。選擇受過教育和有經驗的電子商務復合型教師作為培訓對象,通過企業培訓,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授課。進行高等教育和培訓,拜訪其他學校,學習和專業領導人,以提高教育和教學能力。協助專業領導進行課程體系改革,開展綜合性教學,參與專業建設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參與課程建設、校企合作,為企業提供培訓和技術服務,還承擔指導學生參加省級技能比賽等任務。三是兼職教師建設,聘請的行業和企業有豐富的技術和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有實踐經驗。學校和兼職教師簽署了一項協議,要求兼職教師承擔電子商務實踐教學任務。
4.多方評價體系建設。制定學生綜合素質的評估模型,建立評估管理信息平臺。對學生的整理專業技能、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組織力執行力等綜合素質采取量化打分。以在線聯網方式進行多方統計和分析各類有效數據,實現小組評估,教師評估,企業專家評估的系統。充分體現評價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調整功能,監督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和診斷功能。
5、校企合作建設。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立專業的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崗位能力培訓標準,指導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和修改。學校和企業相互溝通,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優勢,共同實施人才培養計劃,以服務黔南地區經濟為著眼點,立足三農經濟和黔南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建立校內項目運營化教學,形成學生即員工,老師即經理,教室實訓室即是公司的企業運營環境教學,同時,加強校外培訓基地建設,對學生進行進企培訓,針對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相關專業或技術人才的針對性培訓,將促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培養適應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實現職業教育與市場供需的精準對接,建立與企業互利共贏的長效機制。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與發展為黔南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力支撐,但也存在著定位不明確、課程體系職業性不突出、教學方法較落后,專業建設與課程開發缺乏行業、企業有效參與等具體問題,因此,要更進一步結合地區經濟發展需求,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目標,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
參考文獻:
[1]阿里研究院、淘寶商學院《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微報告》2014.9
[2]曹曉平 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探索《中外企業家》2016.4
[3]王竹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15.11
[4]賴玲玲、何曉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人才培養分析《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