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摘要:2016年四、六級考試改革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內容的第一部分新增加了對新聞類聽力能力的考核,因此新聞類聽力教學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從學生的表現以及反饋來看,普遍認為該類型的題目跟其他類型的聽力相比難度較大,失分率較高。筆者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擬在本文通過分析英語四級新聞類聽力的特點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參考的教學建議和應試技巧。
關鍵詞:大學英語;新聞類聽力;教學建議;應試技巧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大學生應當具備聽懂英語新聞廣播、看懂英語電視節目、以及閱讀英文報刊或文章的能力。2016年6月起,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部分進行了調整,取消了短對話和短文聽寫,新增了三段短篇新聞。新聞類聽力的內容大多是世界各地新鮮發生的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或新奇的事件,或者雖然不是近期發生的,但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事件。聽力材料多取自英語國家的網絡、電視、報刊、廣播等媒體。聽力難度接近于英語專業四級。由于在高中教學階段沒有對新聞類聽力的考察,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普遍不曾接觸過新聞類聽力,因而如何提升學生新聞類聽力的水平現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最大的難點,制約著非英語專業整體教學水平及學生英語整體成績的提高。那么,同其他類型的聽力內容相比,新聞類聽力難在何處呢?
一、新聞類聽力題目的特點
(一)詞匯量大、語速快。在英語新聞中,詞匯非常豐富,語速相較于其他類型的題目也會更快,并且含有大量具有新聞文本特點的詞匯,即“新聞詞匯”。新聞用詞力求新奇,醒目,故在新聞中,常見對新生詞匯的運用。另外在英語新聞中常見衍生詞匯,這些衍生詞匯常與英語國家特定的歷史背景有關,如果對這些詞匯產生的文化、歷史背景不了解,則很難理解其含義。新聞記者為了追求語言的生動形象,也為了節省時間,有時會使用一些通俗而富有表現力的新詞或縮略詞,這就需要學生在聽到的瞬間對這些短小音節的單詞快速做出判斷。
(二)句式簡單但結構復雜。新聞類文章力求用最簡短的篇幅傳遞最多的信息,因此其句式力求簡單,多采用簡單句。為了使一個句子傳達盡量多的信息,在簡單句中多采用添加定語、狀語、同位語、插入語等方式,將原本按習慣應當分成幾個句子來表達的意思,糅合在一個句子當中,因此新聞中多見語法結構復雜的長句。雖然新聞聽力中句子長短不一,讀起來有更好的節奏感,但是句子的長度對于新聞聽力內容的可理解性有一定的影響。另外,為了體現新聞的客觀性、準確性,在文章當中常采用直接引述或間接引述的方式,將新聞當事人的真實意思不加修飾地呈現給讀者或聽眾。
(三)文章結構多采倒金字塔結構。新聞報道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聽力材料,新聞力求意思簡潔明了,它在結構上有自身的特點。要想盡快培養聽懂新聞的能力,必須首先認識新聞的內在結構,掌握其所具有的規律特點。美國和英國的新聞報道在形式和結構上最常采用的結構是“倒金字塔法”,熟悉這種寫作方法,對于聽懂新聞廣播有很大作用。英語新聞多平鋪直敘,不會采用小說或戲劇中常用的插敘、鋪墊等敘事技巧。同時英語新聞多在文章的開頭就將主題交代清楚,之后再詳細交代細節問題。這也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因為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到大量的新聞信息,只有一開頭就讓讀者接收到最重要的信息才會引起讀者對進一步了解新聞細節的興趣,吸引人們繼續往下閱讀。
(四)內容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英語新聞涵蓋世界各地發生的新鮮事件或現象,信息繁雜。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體育、娛樂、宗教等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國家、地域的風土人情,涵蓋自然現象及歷史事件,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在具體的某一類型的新聞中,往往還涉及到各種專業名詞及專業術語運用。
二、新聞類聽力在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存在畏難情緒。通過跟學生交流,很多學生認為新聞類聽力難度大,提高慢,對自己聽力水平的提升沒有信心,存在畏難情緒。很多學生反映,在新聞類聽力中專業詞匯多,并且長句很多,學生在聽力練習時,或是進入狀態太慢,錯過新聞最開始的內容便會影響后面內容的理解;或是不知道如何斷句,無法理解句子內容;或是無法判斷所聽內容的重要性,有時可能會忽略有用信息而只記住一些無用的信息;或是學生雖然聽到了自己熟悉的單詞,但是一時想不起來意思。這些問題都容易使學生在聽力時產生心理壓力,導致有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對新聞類聽力的學習持一種放任甚至是放棄的態度。
(二)教學缺乏針對性、授課方式單一。由于新聞類聽力是在近幾年改革后新增加的題型,由于缺少新聞類聽力的教學經驗,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還是沿用之前的聽力類型的教學方式,沒有針對新聞類聽力本身所具有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講解方法。在授課方式上,大多還是采用之前的聽音頻,對答案,講解單詞,分析文章意思的形式,較少采用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授課方式相對滯后、單一。另外,由于近來一直實施高校擴招政策,學生數量大幅度增長,然而在大學英語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采取大班英語授課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大班授課中教師難以兼顧到所有的學生,由于人數眾多難以管理,教師只能采用單調的授課模式,這樣的教學環境也不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聽力知識。
(三)學生詞匯量不夠、背景知識不足。如前文所述,英語新聞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方方面面,內容極廣,專業性較強,然而很多學生對西方文化不是很了解,平時也不太關注國內外熱點新聞時事,如果對相關的專業詞匯及背景知識不熟悉,學生有時盡管能聽懂字面意思,但是不能正確理解聽力內容的真正含義,會對新聞內容的理解造成極大的困難。而對新聞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將有助于學生理解聽力材料,使得整個新聞聽力過程更加順暢。
三、新聞類聽力的教學建議
考慮到新聞類聽力所具有的特點以及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要想提高學生的新聞類聽力水平,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循序漸進,培養興趣。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而新聞類聽力作為四級聽力考試的新類型,是英語聽力考試中的難點,對學生而言更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授課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從簡單的材料開始訓練,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樹立起新聞類聽力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說考試的壓力和老師的監督屬于學習的外部驅動力的話,那興趣就是內部驅動力。新聞類聽力文章自有一套慣常的表達方式,授課教師可有針對性的歸納、講解英語新聞中的高頻詞匯、常用句式。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使學生逐漸掌握新聞類聽力的基本規律,打下新聞類聽力的良好基礎。另外英語聽說不分家,教師應該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使聽說結合,將聽力內容中的重點難點詞匯以及句型應用到口語練習中,由學生盡興發揮表演。這種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強化聽力效果,同時還能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提高,一舉多得。
(二)提高學生背景知識儲備。新聞類聽力的一大難點是涉及面廣泛。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到的一點是,如果新聞所涉及的領域我們從來都不曾涉獵的話,那么即便是用我們的母語漢語播報的新聞我們理解起來也頗費腦筋,何況四級考試中考的是英語新聞,而如果一則新聞中所播報的內容是我們平時所關注的,那么我們只要聽到其中的一句話,就可大致獲知這則新聞的主要信息。人們對新的信息的加工處理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之上的,在接受新信息時,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識來對新的信息進行理解、消化、整合。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對英語新聞中所經常涉及到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體育、文化等各方面時事及背景知識的積累。教師可以將英語新聞分門別類,在某一段時間集中講授同一種類的新聞及詞匯,使學生逐漸對各種類型的新聞有一個宏觀的理解和掌握。在聽力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網絡等途徑,搜集與下次聽力練習相關的背景知識。在聽力課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相關背景知識。在聽力課結束之后,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觀看與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關的節目或者閱讀與之相關的期刊、報紙、雜志或書籍等。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的時間之外,還可以充分地享用先進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的紅利,通過使用短信、微信、博客等方式就相關知識和學生進行即時的分享和討論。背景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克服聽力練習中出現的困難,從而更好的理解聽力內容。
(三)歸納命題規律,使學生有的放矢。通過對近幾年試題的總結,筆者發現英語類新聞的一些命題規律。可能出現的考點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考導語即第一句話,因為導語承載著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故從導語出題的概率最高。其次,在新聞類聽力中通常考察五個方面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及數字,在聽的過程當中,對于這幾個要素相關的信息要格外留意。第三是總結歸納容易出題的句子,英語新聞中經常出現It is declared /reported / said / pronounces等引領的賓語從句,那么“that”后面的賓語從句極有可能是命題點。留心because,for,reason之類表達原因關系的詞及句子以及however,while,but等表達轉折關系的句子,在這些詞后面的內容往往成為考察的重點。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幫助學生總結命題規律,同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總結命題規律,可以提高聽力練習過程中的目的性、針對性,更有效率的提取到新聞中的有效信息。
(四)調整應試心態,提高應試技巧。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聽力訓練,進入大學后,剛一接觸到聽力練習時便會感到不知所措。在聽力練習中,尤其是在新聞聽力練習中,能聽懂的內容很少,這就導致他們情緒緊張,越聽越焦慮,從而出現惡性循環。新聞類聽力語速普遍較快,在考試過程當中,任誰都不可能對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能完全聽懂,所以,也就不必強求聽懂每一句話,聽不懂時也不必懊惱,再繼續耐心往下捕捉有效的信息。要提高學生對關鍵詞、關鍵句的捕捉能力。針對英語新聞篇章結構及句式結構的特點,應當在聽力教學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提取句子主干信息的能力,然后簡化句式,捕捉到句子的核心詞匯。核心詞匯具有很強的輻射效力,抓到了核心詞匯,即便有些內容聽得不全,也可利用核心詞匯的輻射力自行腦補。學生在具備相對豐富的詞匯量、背景知識之后,通過對關鍵詞的捕捉,無需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都聽懂,也可結合自身的背景知識,通過合理的推理、分析、判斷,來掌握文章的主干內容和中心思想。應試技巧除了以上所說的捕捉關鍵詞、利用關鍵詞、關鍵句的輻射力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選項的分析來提前推測文章的內容。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通過選項來預先判斷出文章的大體內容,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聽的時候的負擔,并增強聽的針對性,從而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四、結束語
大學英語四級新聞類聽力題材廣泛、內容多樣,詞匯、語法和篇章也都獨具特色,對學生來說確實是聽力理解中的一大難題。筆者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認為大學英語新聞聽力教學任重而道遠,在新聞類聽力中,應當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大量的實踐和練習,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心理障礙,同時教師應根據英語新聞聽力的特點及學生的英語基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的英語新聞聽力訓練,使學生對英語新聞的用詞、句式、結構特點、答題技巧有較好的把握,學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夠有效地提升新聞類聽力的水平,并在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梁青.淺析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短新聞的特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7,(1)
[2]曹南.淺析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交互式教學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
[3]蔣華,姜麗,燕如萍.新聞英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才智,2016(9)
[4]楊曉瑜. CET-4改革下的新聞聽力教學現狀及策略探索[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10)
[5]黃昊文.大學英語新聞聽力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7)
[6]李艷,陳琛,周芬芬.淺析英語四級聽力應試[J].英語廣場,2017,(7)
[7]張志勇.大學英語新聞聽力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
[8]譚衛國.英語新聞的用詞特點初探[J].外語及外語教學,2004,(2)
[9]王笑慧.交互式教學模式與大學聽力教學整合的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