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聰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它指引著企業運營和發展的方向。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為我國中小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文從企業文化的內涵出發,分析了我國的中小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創新的必要性,以及相應的提升策略,以期對今后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中小企業 企業文化 創新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它指引著企業運營和發展的方向。自20世紀起,國內外管理者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陸續開始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為提高經營業績,提升員工凝聚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應當依據自身實際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目前我國引入企業文化理論的時間較短,理論研究多借鑒國外優秀理論,與國內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結合較少,并且缺乏充足的實踐經驗,這不利于國內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無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我國大多數企業來說,建設符合企業發展現狀、獨特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并幫助企業長久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
據統計,目前國際范圍內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約有一百多種,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企業文化含義的表述主要有如下幾種:
威廉·大內認為:“文化即公司的價值觀。它由傳統和氣氛所構成,并指導員工的活動和行為規范”。
愛德加·沙因教授認為:“組織文化是一個基本假定,這個假定是組織在應其存在的內外部問題中形成的。它被用來教育新成員,使其對企業內外部問題進行思考和正確的認識,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
美國學者迪爾和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主要包括四個要素:價值觀、典禮及儀式、文化網絡、英雄人物,它有自己獨特的、完整的要素、結構和運行方式。
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魏杰教授編撰的《企業文化塑造一企業生命常青藤》一書中把企業文化簡單概括為:“企業文化即企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劉光明教授認為,企業文化的含義應當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進行闡述:廣義上說,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文化的四個層次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總和,狹義上來說,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價值觀為標志的一種企業意識形態。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我們可以將企業文化的涵義概括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特有的財富,它是在企業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培育形成的,并且被全體成員所認可并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精神信仰、經營理念以及企業形象的總和。”
二、企業文化創新的必要性
1.企業戰略創新來源于企業文化創新
當今社會,知識和能力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因素。企業戰略創新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發揮企業的知識和能力這一比較優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知識和能力需要不斷的學習、培養和創新。因此,企業應當營造一個注重學習并且勇于創新的文化環境,才能使企業更好地發揮自身比較優勢,進行企業戰略的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企業文化創新是現代企業競爭的內在需要
縱觀在知識經濟時代,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無一不是創新能力極強的企業。企業通過創新,可以將已有的知識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和自身的競爭優勢。企業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必須有一個充滿活力、富于創新的企業文化。因此,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應當著力培育創新型文化,企業要時刻關注市場經濟的深刻變化,營造一個激發創新潛能、創新靈感,保持創新活力的良好環境,并適時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實現企業文化的創新。
3.企業文化創新有助于“以人為本”觀念的形成
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最核心的內容是人的管理。“以人為本”首先要最大限度地關愛員工,不僅要關心員工的工作,更要關心員工的思想和生活,在招聘、任免、福利等各個環節了杯見人文關懷,尊重每個員工的人格;其次,通過企業文化創新,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幫助員工更好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充分發揮其主管能動性,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三、中小企業文化創新力的提升策略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創新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中小企業在由小型規模向高層次水平發展的過程中,受最初“金錢至上”經營理念的束縛,對企業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進而產生阻礙作用,創新不足則會導致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壯大;中小企業文化研究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缺乏系統的理論,導致在企業文化創新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我國的中小企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但是大多數企業的技術創新仍然停留在模仿階段,缺乏個性和特色,難以形成有競爭優勢的創新力。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的文化創新力亟待提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充分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為企業帶來知識和技術上的創新,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因此,企業要提升企業文化創新力,必須樹立人在管理中位于主體地位的理念。首先,企業必須承認并尊重員工的個人價值,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個人價值的實現達到團體價值實現的目的;其次,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競爭氛圍,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后,員工作為企業團隊的一員,希望在團隊中能夠有機會突出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為此,企業要加強與員工的溝通與交流,了解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訴求與發展愿景,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實現員工與企業發展的共贏。
2.發揮企業文化創新力的激勵和協調作用
企業文化是員工創新的精神動力,也是員工共享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因此,提升企業文化的創新力,應當將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指導和激勵員工圍繞創新展開工作,推動員工進行創新,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在企業中,不同職業、不同職能部門的亞文化不利于企業形成創新合力,容易導致創新失敗。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在企業中形成以創新為導向的企業文化,不斷企業企業文化創新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真正理解到創新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并以此指導自己的工作,不局限于各自的專業理念。總之,企業文化創新力的協調作用一是要協調不同部門、不同群體的員工;二是企業文化通過員工創新,協調戰略、組織、管理、制度、技術、市場等創新要素,真正實現全要素創新,提升創新能力。
3.企業文化創新堅持多元化戰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問的競爭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不同文化問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頻繁。因此,中小企業不僅要打造一個彰顯個性的特色文化,也要創建一種多元化的文化機制,借鑒并吸收先進文化的優勢。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學習,關注多元化文化的發展,培育一種具有特色并能夠吸收外部文化優勢的企業文化。
4.培養學習型組織,建立創新型企業
企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基于全體員工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建立學習型組織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發展的認同感、創新積極性,并培養創新人才,提高企業經營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此,需要通過制訂鼓勵學習和創新的制度,使“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終身學習”以及全體創新、不斷創新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和組織行為準則,企業管理層的帶頭作用對于形成良好的企業團隊學習氛圍和創新動力具有極大的引導性。同時,要致力于建立適應于學習型團隊創新管理機制,構建合理的企業共同遠景。企業共同遠景在實質上是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的結合。在共同遠景的構建中必須與企業文化,
特別是其中的企業理念融為一體。為了使組織更有效率,需要在其遠景和目標上達成共識。共同目標的形成,能夠使團隊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夠在同一目標下形成學習和知識創造的共享意識和自覺行動。
5.完善企業文化的創新機制,加強企業內部的團隊建設
提升企業文化創新力,需要完善企業文化的創新機制、優化企業文化的創新環境,強化企業文化的創新理念。同時,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應當建立企業文化的持續創新機制。通過企業文化創新,使得技術、產品、管理都能夠與時俱進地得到發展,這也是中小企業贏得競爭并且做大做強的重要法寶。
提升企業文化創新力,還應當注重企業內部的團隊建設,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增強團隊凝聚力。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宣傳企業文化,使員工能夠明白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以及對員工發展的規劃,同時,開展企業文化知識相關的比賽,使員工深入了解企業文化理念,為其進一步的創新提供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