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骕 闞延華
【摘 要】在敘利亞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以及其所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與俄羅斯及其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在輿論場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備受世界矚目。研究分析俄方的輿論斗爭手段方法,對于我方在現代戰爭中進行輿論斗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敘利亞戰爭;輿論斗爭;啟示
始自2011年的敘利亞國內戰爭,時至今日仍沒有停息的跡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以及其所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與俄羅斯及其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不光在戰場上打得火熱,在相互的輿論角力中也各顯神通、頻頻出招,爆料和辟謠真假莫辨。美方憑借其強大的傳播網絡優勢和靈活、高效的輿論操控技巧,主導控制了國際輿論;俄方則通過查找美方輿論宣傳中的虛假,并以可信的證據進行反擊,使得美方的輿論攻勢大打折扣。總結和分析俄方輿論斗爭的手段方法,對于我方在現代戰爭中進行輿論斗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俄羅斯及其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輿論斗爭手段
作為弱勢方、防守方,俄羅斯及其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主要處于守勢,雖然大部分時間只是對美方的輿論攻勢進行反擊,但有時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道義在我,應邀入境
俄在敘軍事行動,既是一場軍事仗,也是一場輿論仗。俄始終堅持“輿論打頭陣,軍事作后盾”的理念,為軍事行動創造了有利外部條件,也為整個行動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俄羅斯宣稱出兵敘利亞是應敘利亞政府的求援請求,為了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地區穩定、展現大國擔當,從而占領了道義的制高點。2015年8月6日,俄敘雙方在莫斯科召開了打擊恐怖主義會議。敘方轉交了巴沙爾阿薩德關于對在打擊恐怖集團的斗爭中向政府軍提供軍事援助的正式請求。在此之前恐怖集團的非法武裝已經占領了敘利亞80%的領土,包括首都的部分地區,用迫擊炮轟擊了俄羅斯大使館。敘利亞政權被極端伊斯蘭分子完全奪取和建立威脅全世界的恐怖的“哈里發政權”的前景越來越現實。為了協助敘利亞政府軍打擊恐怖組織,俄羅斯于2015年10月出兵干預敘利亞內戰。在俄羅斯軍隊的幫助下,敘利亞政府軍迅速扭轉了內戰的局勢,已經基本消滅了ISIS這個地區性的極端恐怖組織在敘利亞的力量,得到多方認可。美國等西方國家長期插手敘利亞事務,導致敘利亞危機持續多年。曠日持久的沖突不僅給敘利亞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對敘周邊乃至更廣闊的地區也產生深刻影響。而自敘利亞危機以來,俄一直堅持“制止西方軍事干涉、防止沖突超出區域范圍”的原則。這一立場得到地區部分國家的支持,幫助其在中東地區擴大了“朋友圈”
(二)攻破謠言,澄清真相
攻破謠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予以澄清,讓謠言不攻自破。對付西方媒體的寵兒“白頭盔”時,俄方就分析了其“幕后黑手”,并對謠言進行了澄清,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白頭盔”主要由美英兩國政府提供數億美金資金,創建者是英國前情報人員杰瑞米海曼斯,而他參與創立的公司和美國中情局、以色列情報機構,以及敘利亞反對派組織有緊密聯系。據可靠證據顯示,“白頭盔”的志愿者,跟恐怖分子是同一個人,他們白天“救人”拍片,領劇組的錢,晚上殺人取樂,領恐怖組織的薪水。從“今日俄羅斯”采訪的阿勒頗民眾口中,人們也聽到了一個與西方主流媒體報道完全相反的“白頭盔”。阿勒頗民眾反映,“白頭盔”來救傷者的時候,趁機偷盜傷者身上的珠寶等貴重物品。而且“白頭盔”只幫助反對派,并不關心平民,攝像機一離開,他們就不管平民了。在最近的大馬士革東古塔戰役中,敘政府軍在收復的地區,無意發現了很多“白頭盔”組織擺拍的照片和道具。隨著俄敘取得東古塔戰役的勝利,“白頭盔”組織的老底也被徹底揭穿,該組織隨即在人間蒸發。
(三)針鋒相對,輿論反制
面對對方的輿論攻勢,組織針鋒相對的輿論反制,既是防御戰,又是反擊戰,可謂事半功倍。特朗普威脅要對敘利亞政府軍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后,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迅速回應稱,美國的導彈應該打擊恐怖分子,而不是敘利亞的合法政府。敘利亞官方通訊社援引敘外交部一名官員的話說:“我們對美國的魯莽升級毫不奇怪,因為這源于一個曾經贊助、現在仍在贊助敘利亞恐怖主義的國家。”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就曾諷刺稱,這些化學武器從來都不去攻擊手里有武器的人,而且已經學會分辨出女人和孩子了。他們像拍好萊塢一樣拍攝的視頻,就是為了栽贓敘利亞政府。后來,視頻中的目擊者與當時的醫生現身說法,證明敘利亞“化武”視頻系捏造。俄方的一系列及時的輿論反制,令美方戰爭的正義性大打折扣。
二、敘利亞戰爭中俄方的輿論斗爭帶給我們的啟示
戰爭和輿論從來都是如影隨形,敘利亞戰爭中各方對輿論的操控和利用,再次讓人們見識到了信息時代輿論斗爭這種新型作戰樣式在戰場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敘利亞戰爭俄方輿論斗爭帶給我們的主要啟示有以下幾點:
(一)輿論斗爭與軍事行動有機結合是戰爭勝利的保證
輿論斗爭是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將其納入整個作戰計劃的范疇加以統籌考慮。信息化戰爭是集“硬摧毀”與“軟殺傷”于一體的一種全新的戰爭形態。在信息化戰爭的作戰概念中,作戰武器不再僅限于物質形態的武器裝備,無形的輿論斗爭同樣是作戰利器,它既能樹立正義、爭取民心,也能威懾造勢、瓦解敵軍。近幾場現代戰爭表明,在政府與軍方的共同策劃與組織實施下,輿論斗爭已經成為信息化條件下一種獨特的作戰樣式,與“硬摧毀”手段一樣,在“一體化”聯合作戰中發揮著強大的作戰功能。因此,要把輿論斗爭作為信息化戰爭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作戰行動,納入整個作戰計劃加以統籌考慮,使戰時輿論斗爭與直接軍事打擊密切配合,達到“軟殺傷”與“硬摧毀”的有機結合。
(二)搶占發聲先機是輿論斗爭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面對重大的突發事件,尤其是地區沖突事件,第一定義權往往決定著雙方地位的正義性、合理性,誰能夠在第一時間發布準確、具有說服力的信息,誰就能夠搶占話語先機。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黃金24小時”操作空間被大大壓縮,這對于整個國家輿論機器的應急反應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敘利亞戰爭中,以美為首的西方勢力總是快速發布信息,內容包含了快訊、視頻、高層發聲等,為接下來的軍事打擊做好了鋪墊,致使俄方處處處于被動。
(三)靈活方式策略是輿論斗爭以弱勝強的巧妙方式
伐敵制勝,貴先有謀。靈活高效的輿論操控能力既要有輿論傳播實力做后盾,也要有輿論斗爭策略的運用。在敘利亞戰爭中,俄方正是采取了恰當的輿論斗爭策略,才能挽回頹勢、以弱勝強。在當下“西強我弱”的輿論格局短期內難以撼動的情況下,我們更應強調“劍雖不如人”但“劍法一定要勝人”的制勝理念。應該看到,我軍在長期的軍事斗爭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輿論斗爭經驗做法,形成了如“抨擊要害、重點突破”“旁敲側擊、以迂為直”等諸多斗爭策略。在戰時輿論斗爭中,要堅持發揚傳統和創新方法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要遵循戰時輿論斗爭的規律,圍繞軍事目標和戰局戰況的發展變化,因勢利導地開展輿論斗爭。堅持軍事斗爭與輿論攻防一體化籌劃的總體要求,根據軍事行動的任務需求,深入探索運用輿論震懾、輿論引導、輿論滲透、輿論反制、輿論管控等謀略戰法。另一方面,要適應輿論傳播的規律,積極探索新手段、新領域。注重輿論傳播的特點規律、講求傳播技巧,善用受眾接受的習慣,適時制造輿論焦點、梁點,同時巧妙化解輿論被動局面,最終實現以智馭敵、以謀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