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已成為社會各個產業領域創新的主要模式。在這一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及挑戰。為突破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瓶頸,有必要轉變教學思路,摒棄傳統教學手段,運用互聯網技術工具創新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針對現階段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現狀,結合“互聯網+”模式,就如何創新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展開詳細探討,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思路,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模式
近年來,教育創新已成為各高等院校學科專業建設的重點內容。這就要求我國高等院校將創新創業觀念要全面融入到專業教學中,為創新教學模式積累經驗。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作為探討工商企業經濟活動規律及經營戰略決策的重要學科,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這也預示著我國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建設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學科專業建設中,以創新創業為切入點,深入探究創新型教學模式。與此同時,“互聯網+”模式已成為推動社會各個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而“互聯網+工商管理”教學則可幫助該專業教師借助互聯網構建高效課堂,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由此,互聯網+背景下探討工商管理專業創新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1]。
一、“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學科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面臨的機遇
將互聯網全面應用到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可使教學方式多樣化。目前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更多為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單一的教學模式甚至會引起學生厭倦。而互聯網的運用則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可滿足各個學習群體的需求。同時,利用互聯網教學還能全面豐富教學資源。在傳統的教學中,書本教材是主要的知識源泉,這種教學局限性無法使學生接受最新的知識,另一方面由于書本知識與實際問題存在不匹配的現象,在專業學科教學實踐中無法滿足學生個體化認知的需要會阻礙學生進步,可通過搭建教學資源平臺或利用教學軟件實現全方位教學,既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也能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將互聯網運用到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可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既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也可通過構建信息化教學情景多元化傳遞知識信息,有助于健全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應用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師生可借助信息網絡快速查詢知識資源,雖然這促進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多元化和豐富化,可這也使得書本等傳統教學資源受到沖擊,在龐大的互聯網資源面前,傳統的書本知識已不占優勢,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逐漸轉移到網絡平臺上。同時,對教學方式的要求提升隨著互聯網技術滲透到教育領域,在互聯網的引導下,教學形式已逐漸傾向多元化,但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這主要體現在學生已無法滿足傳統單一渠道學習知識的需求,更青睞于具有創意,生動的教學模式。此外,在互聯網教學資源的沖擊下,學科教師的主體地位逐漸弱化,這也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和溝通逐漸降低,師生的合作學習關系遭遇挑戰[2]。
二、“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一)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缺乏是阻礙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建設進步的主要因素,這就說明有必要將創新意識融入到教師培訓、學生教學、學科院系管理活動等各個環節機制中,從而讓教師和學生能夠以創新意識為先導,將創新意識應用到學習或教學實踐領域,能夠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機制。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與創新意識有機結合,既要著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全面提高并豐富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要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讓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中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
(二)培養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團隊的綜合實力決定了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建設水平。由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就要全面強化和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要以教師素質提升為導向強化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優化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要明確社會需求,創新教學手段,并將自身的創新感悟和經驗所得傳授給學生,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同時,高校可聘請工商管理專業的專家或知名教授作為兼職講師,通過召開一系列課程研討活動,讓專業教師與知名專家教授深入交流,這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師團隊的綜合業務能力和教學實踐水平,促進教師在創新思維的指導下,運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實現“知識+實踐”教學,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三)建立健全教學保障機制
高校要全面認識到互聯網環境下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制定完備的創新創業教學實施計劃。工商管理專業教師要依據學科的教學特點創新教學組織模式,舉辦各種創新創業教育大賽和技能比賽。此類活動的舉辦要向表現優異,取得主要名次的學生發放獎金,這時要健全相應的教學保障機制,在確保資金準確發放的同時,促進學校激勵機制平穩運行,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促進教學計劃平穩有效實施。
(四)精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當今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實踐能力和知識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就決定了工商管理專業切不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要在轉變教學思路的前提下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具備應用所學知識理論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就目前教學實踐情況來看,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還未全面符合社會的預期發展需求。在專業教學中務必促進學生掌握必要的互聯網技術,開展專業性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嫻熟的運用互聯網軟件進行課題研究,形成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五)構建互聯網學習溝通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上各種學習平臺層出不窮,由于這些網絡平臺質量不一,且教學效果參差不齊,無法滿足學生專業化學習的需要。因此,構建專業的工商管理專業化網絡教學平臺已顯得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各個院校要在借鑒其他學校經驗的基礎上,探討關于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平臺建設的本土化策略,通過,構建面向學生進行專業交流學習的網絡教學平臺,使教師與學生借助網絡終端進行學習交流,教師既可以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及時布置作業,也可以全面拓展教學渠道,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開展多元化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三、結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全面推進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建設,轉變教學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優化教學管理體系,構建保障機制,通過建立專業的網絡學習平臺面向學生開展多元化教學,以此為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為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革新提供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學蘭,陳雪琦.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學生自適應學習平臺建設——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1(02):115-118+125.
[2]余婷.“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跨界培養策略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