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水災、火災以及病蟲害是面臨的最主要的三個問題,其中病蟲害對林業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這幾年由于外來生物入侵,導致了我國森林遭受到了嚴重的病蟲害,根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我國林業并還從的種類超過了8000種,造成直接危害的或者是危害頻率高的超過了200 種。森林病蟲害不僅對林業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還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所以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基于這樣的背景之下,本文對森林病蟲害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同時就如何防治森林病蟲害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森林資源;病蟲害;生態系統;林業建設;防治
1、出現病蟲害的原因分析
1.1人工林的影響
建國初期由于某些歷史事件的作用,導致大量的森林樹木被砍伐,使得原有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系統平衡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意識到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對于生態系統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就大量種植人工林。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片面強調數量以及森林覆蓋率,沒有對樹種進行合理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了林業樹種單一,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弱,如果爆發大面積的病蟲害就會對森林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5年這幾年時間當中,平均每年因為病蟲害而導致樹木致死的數量為4億多株,折算成面積大概為380萬畝,占到了每年人工造林面積的8%左右,造成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達到了數十億元。 同時在治理的過程由于沒有找準突破口,病蟲害治理的效果不是特別顯著,對我國林業生態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1.2自然的影響
除了人工林是造成森林病蟲害的原因,自然生物以及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是造成森林病蟲害的原因之一。自然界當中的生物都有自身獨特的生存法則。在森林病蟲害當中,影響森林正常生長、對森林造成危害的病蟲主要是通過自身傳播以及依靠自然環境這兩種方式進行繁殖,雖然人們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對病蟲進行防治,但是部分病蟲還是存活了下來,并且自身的抵抗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對森林病蟲防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2、病蟲害防治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作用分析
2.1能夠涵養水源
森林的面積以及覆蓋率得到了保證,就能夠對森林保護區里面的水源進行有效的涵養以及調節,最終達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出現水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上植被稀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了土壤不能夠儲存水分,沒有了植物根莖的保護泥土就會被沖走,進而導致了水土流失。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資源每一年能夠涵養將近3500億噸的水量,是現階段我國所有水庫水量的75%,每一年通過森林對水源進行涵養帶來的直接或者是間接的經濟效益達到了3000億元。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能夠改善森林環境,增加森林覆蓋的面積,在這樣的情況下森林生態系統就會呈現出多樣化。由于生物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的多樣化就會出現多樣化的生物,因此就為有益動物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病蟲害也會大幅度減少。所以林業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物的多樣性就會越來越合理,通過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的作用,就能夠對病蟲的數量進行有效控制,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會取得有效的進展。最理想的效果就是不需要林業單位進行相關的防治措施,依靠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在這樣的情況下既取得了顯著的治理效果,同時有能夠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2.2能夠加強資源監測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加強資源監測能夠促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資源監測工作的有效性。在2007-2014年之間,森林管理部門在組織了一定數量的昆蟲專家對大別山、桐柏山以及華北平原等地區進行了昆蟲種類的考查,采集到的標本一共有20萬個,能夠鑒定出來的昆蟲達到了4355種,其中新發現的物種有622個,建立了9個新屬。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昆蟲資源是十分重要的,昆蟲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能夠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保護。通過病蟲害治理,不僅對我國昆蟲資源進行了監測,同時昆蟲資源也能夠在病蟲治理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能夠實現經濟效益
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擴大我國的森林面積,從而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通過病蟲害的治理,在進行人工造林的時候就能夠對造林樹木的種類進行合理選擇,對不同的樹種進行分科學、合理的搭配。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能夠提高森林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在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保持生物的多樣性。因此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才能夠順利進行,森林樹木的成活率以及生長情況才能得到保證,森林覆蓋面積才會擴大,從而直接或間接的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
2.4能夠提高防治技術水平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防治技術水平能夠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果。同時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林業工作人員通過對病蟲的種類、病蟲的生物特性、對森林造成的破壞、病蟲害的發展規律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積累豐富的病蟲害治理經驗。同時在對病蟲的種類、病蟲的生物特性以及病蟲害的發展規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還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對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改進和完善,不斷提高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水平,從而促進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結語:
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病蟲害是制約工作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同時病蟲害還會對森林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林業管理部門就應該將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于整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當中。對森林病蟲害進行有效的治理和防治,不僅能夠擴大森林覆蓋面積,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實現生物的多樣性,同時還能夠直接或間接促進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海玉.論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4,07:67.
[2]蘇紅剛.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綠色科技,2015,11:165-166.
作者簡介:宋月英(1974年7月-),女,滿族,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本科學歷,林業工程師; 從事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