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州市是我國典型的農業大市,其蔬菜的產量在我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的轉變。對蔬菜等食品的需求不僅考慮它的口感、色澤等方面,更加注重它的安全性以及品牌性。德州市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基地,其蔬菜產業的發展對促進我國蔬菜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德州市蔬菜產業現狀,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促進德州市蔬菜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蔬菜產業;德州市;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引言】:眾所周知,德州市作為山東省重要的蔬菜基地,其蔬菜年均產量占據著我國蔬菜總產量相當的比重。其品質蔬菜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當前,德州市品質蔬菜每年播種面積實現了200萬畝以上,品質蔬菜的年均總產量達到了600多萬噸,產值可達到近81億元。蔬菜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水平的提高,還為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2016年,德州市蔬菜產業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500元,占農民純收入近24%的比重。[1]德州市具有優勢蔬菜產區的縣市達到了7個,區域化的種植蔬菜使得蔬菜產業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并且為德州市總體經濟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德州市特色蔬菜品種豐富,如平原的西瓜;寧津的韭菜、黃瓜;齊河縣的番茄、芹菜等;這些特色蔬菜為德州市品牌農業的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支撐。本文首先分析了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此同時分析了當前德州市蔬菜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期促進德州市蔬菜產業高效發展。
1.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1.1 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概括
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就有了一定規模。據相關資料記載,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德州市的蔬菜產業發展較為迅速,其中種植業在山東省的地位逐年提升,1992年,蔬菜產業占種植業的比重已經達到了9%,僅次于糧食產業。另外德州市露天農業和設施農業的發展速度也較快,在1994年,德州市露天農業中,蔬菜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0.7萬hm2。當前,德州市蔬菜種植總面積已經步入穩定階段,每年蔬菜的產量達到了600多萬噸。在德州市,食用菌產業發展較為迅速,食用菌產業的總收入能夠達到8億元。
1.2 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優勢
在蔬菜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大產業優勢,首先是商品優勢,德州市蔬菜產業實現了“一鄉一品”的格局,并且形成了蔬菜區域化、規模化產業模式。其次是蔬菜流通優勢,德州市作為公路、鐵路的交通樞紐,在蔬菜運輸方面十分便利,北鄰北京、天津,東鄰山西,將蔬菜運送到這些地區具有一定的優勢。最后是創新優勢,德州市的蔬菜產業發展持續創新,無論是科技、結構還是組織、體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帶領德州市蔬菜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2、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德州市蔬菜產業盡管發展較為迅速,但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首先,德州市土地調整方面的工作較為落后,這樣制約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其次,蔬菜產業的信息流動性較差,菜農與市場之間的消息不對稱性導致蔬菜產業的市場發展不夠完善。第三,蔬菜企業同產地的聯系不夠緊密,使得蔬菜產業發展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蔬菜產業的鏈條較短,使其附加值不能得到提提升。綠色蔬菜的品牌意識不強、菜農的文化素質不夠高均會影響德州市蔬菜產業的高效發展。
3、提高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完善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新思路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步入了新常態,德州市農業的發展要跟隨時代的腳步,對此要不斷完善德州市蔬菜產業發展的新思路。一方面,要不斷鞏固、完善德州市作為蔬菜大市的重要地位,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促進蔬菜產業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要將工作重心由從前的注重產量的增長轉變成注重蔬菜品質的提高,實現量的積累變為質的飛躍,促進德州市品牌蔬菜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深化德州市蔬菜產業的結構,加強蔬菜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做出努力。
3.2 推進德州市蔬菜標準化生產建設
要不斷推進德州市蔬菜標準化生產建設體系,加強領導,推動全市蔬菜產業的發展。將“品質農業”作為蔬菜發展方向的重點,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蔬菜產業的扶持力度,同時要創建蔬菜專項基金,帶動全市蔬菜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嚴格推進蔬菜生產標準化,將蔬菜的育種、育苗、栽植、加工、銷售形成一體化鏈條,企業與公司形成對接,企業與菜農形成對接,實施一體化模式,共同建立德州市蔬菜標準化體系。
3.3 著重打造德州蔬菜特色品牌建設
依靠德州市蔬菜品牌特色,打造具有德州風格的蔬菜產業化體系,將德州文化同蔬菜產業高度結合,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一方面,要繼續實施“一鄉一品”“一縣一品”戰略,推進蔬菜基地的建設,另一方面,加強蔬菜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設施農業的建造,促進德州蔬菜產業的設備配套完整。除此之外,不斷提高蔬菜的質量,依靠科技手段,加強對蔬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同時加強對蔬菜質量安全的監督與管理工作,用品質贏未來。
3.4 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依靠科技力量,對菜農進行素質培訓。有關部門應當對蔬菜栽植、培育、護理以及收獲的各個方面對農民進行培訓,使其能夠科學的種植蔬菜,這樣不僅有利于蔬菜的產量提高,還能夠保證蔬菜的質量,并且能夠提高菜農對種植蔬菜的技術水平,進而帶動蔬菜產業市場的發展。對此,首先要建立健全蔬菜栽植技術推廣體系,將蔬菜在種植技術能夠得到廣泛推廣;其次要成立菜農對蔬菜種植的專業小組,形成組織化;最后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訓與科技教育工作,使農民掌握先進的技術,對蔬菜種植技術不陌生。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共同促進蔬菜產業科技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長海. 德州蔬菜產銷呈現新走勢[J]. 山東農業, 1997, (5): 39.
作者簡介:姓名:張道祥(1976.05--)性別:男;籍貫:山東德州;民族:漢族;學歷:大專 畢業于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現山東省農業工程學院)現有職稱:助理農藝師 研究方向:農學、蔬菜、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