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盈
摘要:文化的力量貫穿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始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之魂。十九大報告上高度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本文就文化自信的基本內涵、黨和國家高度強調文化自信的原因、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意義進行探析。
關鍵詞:文化自信 內涵 原因 時代意義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多次提到了“文化”,特別是在“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部分,他高度強調文化自信和做好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內涵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和民眾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與信仰。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到文化自信時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這段話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精神自信的歷史延續和升華。
(一)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來沒有中斷,代代薪火相傳,內容連續豐富并繼承發展。大家所熟知的《三國演義》開篇就曾講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然有朝代的更迭,有分裂割據局面出現,但是統一思想是主流。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特別深厚的文化定力、包容力、凝聚力。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根,是中華民族發展興旺的不竭動力,才能為中華民族健康成長提供根本保證。
(二)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廣大中國人民自強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體現。在2017年12月1日,人民日報重新刊發習近平同志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充分顯示黨和人民政府對革命文化的高度認同和贊揚。“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文化,這些都是中國中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不屈不撓革命斗爭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銘記歷史,是一種前行的力量。
(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文化相結合而產生的新的文化,是在中華民族的革命、建設、發展的實踐中不斷形成的充滿蓬勃生命力的時代精神。我們的黨,是具有獨特優勢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中國共產黨永遠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建設規律我們也可以看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優越性。
二、高度強調文化自信的原因
十九大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我國在經濟建設、深化改革等十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令世界驚嘆不已。當今的中國越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越需要展示中國文化,引領世界當然要有先進的世界觀;地緣政治、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些因素曾一度使馬克思主義遭到質疑;文化自信遇到來自外部的嚴峻挑戰,西方發達國家攻擊中國沒有古代哲學,西方文化中心論、全盤西化論等等,試圖從文化領域實現對我國的“和平演變”。
三、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意義
(一)有利于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各種社會思潮相繼涌現,歷史虛無主義,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等嚴重影響了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甚至利用新媒體網絡空間等其他方面,千方百計的破壞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企圖控制中國意識形態話語權,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引領作用受到干擾。“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我們只有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擁有與不良意識形態斗爭的最有利的“亮劍”,才能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襲,才能堅守意識形態領域陣地不動搖。
(二)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證。中華民族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民族,文化自信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創新發展,是對革命文化、是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堅持發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高度認同。我們的文化自信始終以一種“大國心態”,善于把握傳統和當代的關系,善于把握外來文化和中國文化的關系,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造與創新,為實現對內具有規范力、凝聚力、號召力,對外具有輻射力、吸引力、競爭力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歷久彌新、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
(三)有利于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正如習近平所說;“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定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這是社會的期待、歷史的必然。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實現偉大夢想的引領力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勇于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9.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6,(04).
[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新華網,2016-07-01.
[4]王萌.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7.
[5]田青.習近平文化觀及其時代價值[D].東北石油大學,2017.
(作者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