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樂 ,譚光娥 ,唐 姝
(1.湘南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2.湘南學院附屬醫院,湖南 郴州 423000;3.邵陽學院醫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景認知理論及情景學習理論的仿真模擬演習教學法[1]。情景教學法最早由英國教育學家Palmer和Hornby運用于語言教學中,20世紀70年代被引入我國[2]。護理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圍繞某一教學主題,創設情景并引導護生進行角色扮演,將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再現出來[3]。本研究將情景教學法應用于康復護理功能障礙評定教學中,課前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模擬場景,課中引導學生根據情景扮演不同角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抽取我校2015級護理專科1、2班共102人作為研究對象。設1班為研究組,共50人,設2班為對照組,共52人。兩組在男女比例、入學成績、年齡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組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情景教學法,選取康復護理學功能障礙評定章節肌力評定、關節活動度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生存質量評定、心理評定、疼痛評定等8個內容,利用多媒體創設醫療情景,要求學生分組扮演患者和護理人員,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交談法、觀察法、檢查法及問卷法對不同功能障礙患者進行病史采集和康復護理評定,最后進行點評討論。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講授,最后歸納教學要點。
(1)課程結束時,采用自行編制的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課堂吸引力、師生互動情況、團隊合作能力、學習主動性、學習質量等;(2)通過實踐考核,評價兩組溝通表達能力和康復護理評定能力,滿分各100分;(3)比較兩組康復護理學期末理論成績。
使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運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描述。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分析。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教學效果評價情況[n(%)]
表2 兩組溝通表達能力和康復護理評定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溝通表達能力和康復護理評定能力評分比較(±s,分)
研究組對照組n 50 52 t值P值組別 溝通表達能力84.30±4.08 76.50±4.74 3.941 0.00康復護理評定能力87.00±3.33 79.70±3.49 4.778 0.00
表3 兩組期末理論成績比較(±s,分)

表3 兩組期末理論成績比較(±s,分)
組別n研究組對照組50 52 t值P值成績86.90±4.58 80.17±3.49 3.916 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疾病治療不再是單純治病,而是以全面康復為目標,重視治療后生活質量的提高[4]。《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康復醫院、護理院等延續性醫療機構,提高康復醫學服務能力和護理水平。”因此,我國高等院校逐漸重視學生康復護理理論與技術培養。康復護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是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內容涉及康復醫學、基礎護理、臨床護理等,具有涵蓋內容廣、實踐性強的特點。康復護理評定是由護理人員收集患者相關臨床資料,對其功能障礙進行診斷的過程,是康復護理程序的第一步。但康復護理評定內容較抽象,學生反饋對知識點只能機械記憶,較難透徹理解。常規課堂中,教師僅依靠多媒體講授難以將抽象內容形象化,學生積極性不高,整體教學效果不佳。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思考,讓其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讓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更好地結合[5]。本研究在康復護理評定章節應用情景教學法,真實再現各種疾病所致功能障礙患者及護理人員測量評定功能障礙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其中。
情景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本研究中,研究組溝通表達能力和康復護理評定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這與秦莉花等[6]的研究結果相似。秦莉花等認為情景教學法可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提高溝通能力、評估能力及學習成績。在情景模擬活動中,一方面,學生扮演醫護人員角色,運用多種交流方式采集病史,在互動中鍛煉了溝通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利用工具親自檢測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康復護理評定能力與臨床實踐能力。
情景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成績。本項研究中,研究組理論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在教學效果評價中,研究組80%的學生認為情景教學法能提高學習質量,92%的認為能督促自己主動學習,差異有顯著性,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似[5]。在情景教學中,學生需要提前預習、充分準備,這一過程使其對知識點印象深刻,在演示互動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情景教學法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氛圍。在教學效果評價中,應用情景教學法的研究組學生在課堂吸引力、師生互動情況、團隊合作等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研究組96%的學生認為課堂具有吸引力,84%的學生對師生互動感到滿意。情景教學的參與性、互動性、靈活性與趣味性,使學生從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學生成為主角,教師成為“導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強了師生互動。
在康復護理評定章節開展情景教學,師生共同創設情景,通過體驗不同角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僅訓練了護理工作中必備的病史采集與功能障礙評定能力,還提高了溝通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創新和團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發展。本研究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樣本量小、評價指標不全面等問題,需在不斷改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