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新均
摘 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民辦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應用科學,它涉及到了哲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文化理論和教育學等諸多學科內容,這就要求要強化學生管理隊伍建設與素質培養,本文就此進行了初略的研究。
關鍵詞: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素質培育
高校學生管理隊伍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實施者。隨著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在校生數量顯著增加。許多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但是,高校學生管理隊伍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從加強學生工作科學管理、推進高素質人才培養等方面考量,這些問題不容回避且亟待解決。
一、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學生管理隊伍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
專職學生管理隊伍少,團總支、學工辦、就業辦工作人員非常少,有的甚至是一人身兼三職,工作覆蓋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這些學生管理者只能應付繁雜而瑣碎的日常工作,幾乎談不上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管理和理論研究。學生管理隊伍在年齡、性別、學歷、專業結構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年齡偏大,性別比例失調,學歷不高,專業互補性不強,本校畢業或同一院校畢業人員較多等。部分學生管理干部基本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兼職班主任作用發揮得不好。
2、學生管理隊伍不穩定,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院校普遍存在著對學生管理隊伍重使用、輕建設的現象。由于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容易忽視學生管理干部的選拔、培養和管理工作,存在工資待遇相對較低、職稱評定相對較慢、職務晉升相對較難等現象,從而影響了學生管理干部的積極性。部分管理干部轉崗到待遇較高的教學等崗位,致使學生管理人員流動性增大,尤其是輔導員異動更為頻繁,造成學生管理隊伍嚴重不穩定。有些學生管理崗位一邊選拔、培養,一邊出現人員流失,給學生管理工作的連續性、績效 性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并且由于學校編制總量控制,流失的人員往得不到及時補充,學生管理隊伍難免出現斷層現象。沒有流失的學生管理干部也大多水平相對較差、能力相對較弱。學校忙于內部建設,忽視了對學生管理干部的定期培訓,造成了學生管理干部工作水平整體偏低。
3、專職化保障體系不健全,管理機制不足
部分院校學生管理干部專職化保障體系不夠完善,較普遍地存在知識單一,必備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偏少等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的現象。大多數管理干部參加工作后沒有經過學生管理方面的專門培訓,缺乏相應的科學管理知識和技能,干部發展的可持續性不理想。缺乏學生管理的專業訓練,缺乏教育學、教學管理的系統理論與方法,難以滿足學生現代管理專業化、信息化、科學化的實際要求。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學生管理干部選拔、培養、考核機制不夠完善,沒有建立、健全業績考核的相關機制,沒有從現代大學體制上建立學生管理事務培訓機制,影響了學生管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權職不明,事務性工作繁重
部分院校對學生管理干部的職責定位不明確,角色定位、工作職責不清,安排學生管理干部時沒有注意對學歷層次、知識結構、人員素質等條件的要求,部分不了解學生管理基本規律和高校學生工作特點的同志成為學生管理人員,從而使學生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一些院校還存在對學生管理干部重職務管理輕職責管理、重過程管理輕目標管理等現象,不少干部整天陷于處理日常繁瑣的事務之中,處理問題常常停留在表面上,缺 乏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和整體把握。學生管理機構及其人員常常因為權限不清、職責不明,導致工作中互相推諉、扯皮,降低了學生管理的效率。
二、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建設與素質培養的建議
1、完善人員配備,強化責任意識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均應按照師生比 1:200 的比例配備專職輔導員,不包括專職團干部和兼職班主任。要選拔學校的優秀黨政管理干部和青年教師專職或兼職做輔導員工作。選拔經驗豐富、熱心學生工作的離退休干部或者高年級研究生擔任兼職輔導員、班主任。新招聘的青年專業教師、黨政管理干部要從事一年的專職輔導員工作后,方可轉入教研室或管理崗位工作。各類人員一旦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就要明確職責所在,肩負起立德樹人的偉大責任和崇高使命,身體力行做好本職工作。
2、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隊伍選拔機制
學生管理隊伍是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其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學生管理隊伍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的必要前提。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就要堅持做到選人、育人、用人相結合,制定學生管 理干部培養、選拔管理辦法,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充分發揮有經驗的年長干部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年輕干部盡快成長,提升隊伍整體素質。高校學生管理干部的選拔可通過考察學生管理干部的理論素養、領能力、專業特長、學歷學位等方面的情況來進行,實行優中選優來提高干部隊伍的基本素質。
3、強化實踐鍛煉,提高綜合能力
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干部的綜合能力是其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完成學生管理任務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證。提高學生管理干部的綜合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內涵建設中做好學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感染能力等等。要努力提升學生管理干部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管理水平提高,這就要求學生管理干部不僅要有細致認真的作風、精益求精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干勁,還要有總攬全局的視野、開拓進取的勇氣和協調各方的能力。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選派學生管理干部參加校內外相關知識的培訓、學習,在學生管理實踐中強調在職在崗終生學習理念,提高學生管理干部必備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 基本素質。要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加快干部的知識更新,開闊其視野,全面提升干部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和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管理干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促使其積極學習現代大學的管理理念,了解學生工作的新方法,掌握學生的各種思想動態等等。
4、明確職責,完善專職化保障體系
要從學生工作實際出發做好考核工作,建立操作性強、標準明確的考核體系,為學生管理干部的發展提供驅動力。對學生管理干部的管理要強化履責、明確權限,從“重使用”向“培養、使用并重”轉變,從“重職務管理”向“重職責管理”轉變,從“重過程管理”向“重目標管理”轉變,推進學生管理隊伍專職化、專業化工作。利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現代大學 的發展規律,完善學生管理干部業績考核標準,改進考核辦法,增強業績考核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實績評價學生管理干部,把他們從繁雜的非學生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專心致志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學生管理干部在評先、評優、晉升中給予一定的傾斜要處理好隊伍穩定和流動的關系,完善專職化保障體系,對于政治素質高、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學生管理干部應給予他們在職稱晉升或職務提拔上的政策傾斜,形成合理的干部梯隊。對學生管理干部的工資、職務、津貼補貼標準等方面要落實好相關政策,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
參考文獻:
[1]侯建民.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建議[J].甘肅教育,2011(19)
[2]董松濤.試論普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建設[J].赤峰學院學報,2009(8)
[3]劉學茹.淺析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論,2010( 28)
[4]陳國湘,佟夢瑋.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陜西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