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虹
【摘 要】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自主意識;積極創設語言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要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學習;改進評價方法,促進自主學習;使課內課外結合,拓展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意識;自主學習
2011版《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從以“教”為本到以“學”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創造條件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善學,樂學。
一、激發學習興趣,調動自主意識
布魯納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我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教低年級學生Animal Song時,我把歌曲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給他們反復播放演示,同時我用動作引導學生感知歌曲的意義、節奏、語調。在學生對歌詞初步感知后,我請學生拿出單詞卡片,做Listen and Number的活動,并在老師的示范指導下,舉起卡片,跟唱。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英語歌。我又引導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物單詞替換作歌曲表演,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爭先恐后地表演。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表演、歌曲、說唱、游戲把本來由靜態的字母組成的單詞,變成了動態的活生生的形象,引發學生的濃厚興趣,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創設語言情境,引導自主學習
創設情境的特點是言、行、情融為一體,核心是“激起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學中,我注意把微笑和鼓勵帶入課堂,和藹可親地對待每個學生,以此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我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融洽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產生的。
如在教學中教到“Happy New Year!”時,首先,我出示了事先制作好的課件,在迎新年的聯歡會上,同學們互相祝福,互贈禮物。逼真的畫面,優美的樂曲,加上同學們的回憶,把學生一下子帶入到課文情境中。在真實的語境中,不用老師的過多解釋,學生產生了主動學習新詞、新句的愿望。在他們掌握了對話內容后,我又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自由確定節日主題,對所學對話進行創編,并合作表演。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化的手段為他們創設出引人入勝的真實場景,在此場景中,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形式,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整節課上得生機盎然,學生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著,有效的語言氛圍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
三、啟發學生思維,學會自主學習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來到學校里,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是為了變得聰明。”在數字的教學中,我設計了“Find your neighbor”的游戲來練習。我把一些相鄰的數字卡片如“five,six,sev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等發給一些學生,讓他們自由組合,拿著17、18、19的同學就會挨在一起,舉起卡片分別說“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然后接著一起說:“We are neighbors.”這時我提醒學生注意17、18、19這三個單詞組成上有什么特點,并讓他們再寫出幾個這樣的單詞,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的基礎上自己找出13一19這幾個單詞的拼寫規律。這時知識豐富的學生就提出了13和15這兩個詞的特殊寫法,我給予他們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為同學講解,我作補充。在我的啟發下,學生很快便掌握了這些較長的單詞。在復習句型時,我給學生大量的聽力輸入,反復比較陳述句與一般疑問句:He is a teacher.Is he a teacher?通過強化聽說,讓學生領悟兩個句子的詞序、語調及意義的不同。通過書寫時顏色、字體大小的不同,讓學生明白詞序變化后帶來的字母、大小寫的變化和標點符號的變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觀察體會發現語言規則,想想,猜猜,學會主動獲取知識。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成效,體會到自己的聰明才智,會激勵學生更加主動更加自覺地學習。
四、創造實踐機會,鼓勵自主學習
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就是讓學生同他人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給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情景,讓學生在大量的交際活動中學習英語。在教學中,我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際活動。
在課堂上,學生們有很多機會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通常以pair work和group work形式出現。在學習了表示方位的單詞后,由一人用“There be”句型描述自己的房間,他的伙伴用筆畫出圖畫。通過這個活動,訓練了思維、聽力和理解,以及組織語言的能力,同時也在pair work中培養了學生耐心傾聽對方,有禮貌地提醒對方語言中的錯誤以及互相尊重的好習慣。在學習Food一課時,完成功能句和單詞的輸入后,我設計了購買食品的場景,將教室變成一個大賣場,由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我發給每個小組一些道具錢,組內協商購買什么東西。用“Can I have…?”“What would you like?”等句型購買他們喜歡的卡片食品。整個活動學生表現得積極主動,有條不紊。通過購物這一實踐活動,學生在近似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語言操練,積極主動與他人交流,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時使他們的交際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在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中,教師應利用一切手段為學生創造適宜的語境,并引導他們主動獲取知識,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朱興梅.自主學習,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旋律[J].校園英語,2014年28期
[2]俞紫玉.自主先學,讓學生領跑英語課堂[J].基礎教育論壇,2015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