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如今我們面臨新的形勢,正處于改革發展的大環境中,那么,我們教師該如何給自己定位呢?下面談談自己的淺顯看法。
[關鍵詞]新形勢;教師;定位
一、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
教育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師,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并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因而,深刻認識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是擺在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作為培養人才的教師,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變化,適時提高自身素質,及時吸收新信息,新知識,加強自身修養,培養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元素,否則,將無法勝任這一崇高的職業,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那么在社會急劇變化的今天,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呢?我認為,最基本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及時吸納新知識,不斷調整知識結構。任何知識都有自身的“半衰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半衰期”越來越短且而且,知識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必然層出不窮,人們將永遠面對著學習時間有限而知識無限的矛盾。新的文盲將是不會學習不懂知識更新的人,進一步說,現今社會對知識更新的要求將更加迫切。因而教師知識結構必須及時進行調整,“棄舊納新”。學的越多投入的越多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顯得得心應手
處于當今時代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收來自社會多方面的訊息,求知欲強,知識面寬,思維異常活躍,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經常充電,才能勝任這一育人角色。所以,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是時代對教師業務素質的基本要求。
第二,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我國的傳統教育,注重對已有知識的的傳授和繼承,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新知識的探求,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顯然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要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就必須有高素質的創新型教師,這樣的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師德,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而且還應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要善于突破舊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啟發學生的心智,激活學生的創造新思維,引導學生探索未知領域尋找新的思路,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第三,加強修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以人格來培養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是教師的職業特點。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真正為人師表。
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大力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是提高教師素質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此,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被社會所淘汰。
二、面對新的形式教師應該給自己重新定位
新的課程在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較大的突破和創新。這樣就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因此,教師必須給自己重新定位。
第一,教師要順應教育理念的轉變。新的教育理念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教師實踐經驗的升華,是教師課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師教學反思后的新變化。
教育理念的變化包括:變注重知識的傳授為關注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并且讓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變強調學課本為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興趣體驗和發展;變強調接受性學習為倡導學生參與探究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變過分強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和評價內容、方式單一的現狀為開發式的評價,是評價成為激勵學生前進的動力。
第二,教師要適應角色的轉變。教師要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不僅要從教育,教學的規律出發,給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還需要了解社會對教師職業的新期待,進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學行為。教師的角色必須發生改變,確定新的師生關系,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著;由居高臨下的傳授者轉化為平等的朋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著、參與者,教學過程變為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第三,教師要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新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特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 中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重要的是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相信學生的能力,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力爭做到:
在互動中生成知識;
在體驗中感覺知識;
在質疑中升華知識;
在生活中尋找知識;
在激勵中拓展知識。
現如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非常廣泛,這正是教師在教學中尋找新的教學方式的著眼點。
第四,教師要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新的課程促使教學觀念、教材、教學策略、教學情境的重組,將使教學情境在教學活動中起到突破性的積極作用。教師要積極營造融洽、和諧、適宜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舒適的教學情境中自由的徜徉。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力爭做到:
破除原有的教學活動的框架,建立起適應師生互相交流的教學活動體系,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興趣愛好,實現教者與學生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鳴,給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教師在新形勢下所面臨的挑戰,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結合實際情況,營造出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環境,使教學成績事半功倍。
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下,面對知識更新迅速、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活動多樣的情況。作為教育工作的執行者—教師,會面對更艱巨的挑戰,會出現更嚴峻的困難,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應對這些問題、困難和挑戰我們應堅定信念迎難而上,認識到我們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篤學不倦的求知者。正如孔子所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