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彥
[摘 要]在現代醫療體系下,醫護關系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病人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容易對醫生的治療產生誤解,影響到治療的進程。在內科護理中,醫生與病人的關系尤為重要。保持良好的醫護關系對于保持病人良好的恢復進程,以及內科護理工作的良好的完成有重要的影響。本文探討在內科護理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內科護理教學;人文關懷;能力;實踐
維護良好的醫護關系是內科護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內科護理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教育。內科護理作為一門時間性較強的醫學工作,在許多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重視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教育,而忽略了教育學生對病人關懷能力的培養。保持良好的心態在病人的治療種至關重要,尤其在內科護理方面,病人的情緒會影響到病情的發展。醫生在給病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不僅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方法,還要讓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事半功倍。由此,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僅要具備相關的專業能力,還要擁有較高的人文關懷的能力。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在內科護理中,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會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使學生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內科護理工作本身要求其工作者具備一定的人文關懷精神,對病人多加體察和關懷,幫助病人進行快速的恢復。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的能力,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對于對內科護理的進行有重要的影響。
(二)有利于緩解醫護矛盾,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
提高學生人文關懷的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從根本上緩解醫護矛盾。人文關懷是內科護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內容。做好人文關懷工作,包括對病人進行體察和關懷,從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開始,幫助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在現階段,醫護關系的問題十分嚴重,經常出現一些醫生和病人之間的糾紛案件,鬧上新聞者屢見不鮮。醫護關系如此嚴重,其原因在于,現代醫療體系下,醫生和病人的處境發生了變化。再者,是由于許多醫生對病人的體察不到位,沒能做好相關的人文關懷工作,使病人感受不到關愛,內心對于醫生的治療有抵觸情緒。因此,提高內科護理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做到對病人深切的關心和照顧,有利于緩解當前較為嚴重的醫護關系,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的能力
(一)注重思想的教育
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了解內科護理的深刻含義,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學校可以開展豐富的思想教育的活動,培育學生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能力,并將其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另外,在內科護理的教學總,老師也應該潛移默化將人文關懷作為一種理念傳遞給學生,使同學自身重視到對關懷能力的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的養成,對于關懷能力的培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實踐經驗表明,有良好思想教育的學生,往往更加趨向對病人進行人文關懷。并且病人在接受到良好的人文關懷后,對子護理工作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配合,有助于自身病情的緩解。
(二)課堂教育應以學生為主
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從課堂開始,進行人文關懷潛移默化的傳播。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導,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內科護理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學會多從病人的角度觀察問題,在護理工作進行時能夠更多的為病人考慮,使人文關懷體現在工作中的各個方面,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真正使內科護理做到病人滿意。
在內科護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內科護理學習的潛力。內科護理的實踐性比較高,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多指導學生進行內科護理的專業知識和人文思想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另外,課堂教育以學生為主,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性,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活力,激發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深入了解。老師在課堂教學上做好表率作用,是學生在受到尊重的時候也學會尊重了他人,在被關愛之后也學會了關愛他人。在進行內科護理工作中,帶著對病人真心地關愛和理解,從實際行動中幫助病人的康復治療,不僅可以得到病人的理解,還能自己的內心獲得滿足的愉悅感。
(三)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老師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新型的互聯網技術。將網絡的發展應用于教學之中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趨勢。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等工具,加強學生對于相關情境下的護理工作的理解,使學生對護理知識有更為深入的記憶。利用互聯網教學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擴展學生對人文關懷的理解。
另外,老師也可以開展多種教學的方式。內科護理學的教學可以從多個途徑進行,老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使學生在良好的完成護理學學習任務的同時培育起自己良好的人文關懷的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學科實習,讓學生接觸到真正的內科護理,以及如何將人文關懷在內科護理的工作中體現出來。再者,老師也可以舉辦其他的活動,增強學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同學之間培育團結友愛、團結互助的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健康的師生關系。老師對學生多以關心指導的態度,幫助其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將這種人文關懷的能力傳遞給其他人。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學生可以了解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自身、對他人以及對社會的珍惜和關愛,使學生在進行內科護理的工作時內心充滿著對病人的關心和愛護,將人文關懷切實落實到備課護理之中。
三、結語
人文關懷是內科護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礎。在內科護理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有溫度的內科護理的工作理念。老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將人文關懷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內科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詩堯,肖適崎,范玲,等.內科臨床護理帶教教師人文關懷能力的評價[J].雜志,2015,30(1):9 -12.
[2]蔡英杰,史鐵英,宋英茜,等.從臨床教師視角分析本科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及影響因素[J].護理學雜志,2015,30(15):79 -81.
[3]孫曙青,朱碧華,曹梅娟,等.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3):190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