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念碧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注重教育方式的創新,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新課程改革要求要改變教師一昧對學生進行知識教授的狀況,要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從而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制定符合學生性格的教學方案,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培養語文素養的關鍵。研究小學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大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缺乏對孩子的閱讀督促。另外,也因學校藏書有限,或形同虛設,造成學生閱讀面窄。因此,在新課標的推行下,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基于此,本文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離不開有效的閱讀,所以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效率,增加小學生的閱讀技巧,能夠有效的幫助小學生儲備知識,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得好,才能學得好。”可見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俗話也說:多讀心中有主,多寫筆下生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都是在告訴我們應該多讀書,廣泛地閱讀各類書籍。這對構建孩子健康完善的的人格、養成終身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的,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是每位語文教師的重點工作內容。
一、當前我國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學習習慣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導致學生在枯燥的語文閱讀學習中,不能增加對文章閱讀的興趣,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也就導致不能對文章內容進行有效的閱讀,即使是在教師的督促下進行語文文章的閱讀,也不能有效的把握文章的內容。例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般就是對學生講解一些閱讀知識,繼而再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訓練,忽略了學生本身的閱讀知識的水平,也忽略了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2.缺乏豐富的教學形式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采取豐富的教學形式以提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也就造成了閱讀教學上教學形式單一,僅僅只是教師講述閱讀方法,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不利于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學習《黃繼光》時,教師就讓學生通讀全文,對文章劃分自然段,繼而將文章分為幾個部分進行朗讀,學生按照教師教授的閱讀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死板的閱讀,不利于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思考,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想要順利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必須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強,所以良好的學習氛圍會對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有效的培養,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材料,保證閱讀環境符合學生的閱讀需求,比如開展班級圖書角,定期帶領學生走入圖書館等。
2.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需要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學生之間的閱讀知識討論,讓學生在分小組、分角色進行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小組成員之間的閱讀缺陷,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閱讀情境,通過具體的情境加強小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一面五星紅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面包店老板和“我”,對文章內容進行合理的演繹,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了解和感悟。
3.合理教授學生閱讀方法
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應該以課內閱讀為主,以課外閱讀為輔,進而展開有效的閱讀教學。首先,在對課內文章進行閱讀時,教師需要教授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文章重點內容,層層遞進的對文章進行剖析,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掌握文章重點字詞“祭祀”、“忙月”、“秕谷”、“鷓鴣”等,加強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進而讓學生合理為文章劃分層次,將文中重點詞句進行標記與摘錄,再對文章思想感情進行分析,讓學生精讀文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而對于課外閱讀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寫景類閱讀材料,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對重點寫景句子進行摘記,對于人物傳記類的文章,教師就需要讓其略讀大概內容,進而掌握人物發生的故事就可以了。以此保證學生能夠掌握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
4.“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并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于動手,勤于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準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并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欲,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
三、結語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課內、課外相互配合,將學生引向自然、引向社會、引向生活,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樂于閱讀。
參考文獻:
[1]王晶晶.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中華少年,2017(06):46-47.
[2]馬占清.以新課標為引,探索閱讀教學之新策略——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7(02):138-138.
[3]韓秋秋.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6(25):40-40.
[4]陳玉麗.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3(40):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