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燕
[摘 要]語文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基礎學科,學好語文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把語文課堂由單純的傳授知識的陣地轉變為滿足學生求知欲,培養其能力,陶冶性情、凈化思想的樂園,增強初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效果。鑒于此,文章主要針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培養趣味課堂的策略供有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教師要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掌握初中學生的真實內心感受,給學生提供更貼合他們期待的教學活動。趣味性的課堂,需要教師調動多種教學資源,啟動多種教學模式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提高,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一、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現狀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階段,對任何學習都不能提興趣,尤其表現在語文教學中,雖然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已經較高,但對文言文知識的掌握并不充分,因此,初中語文教材內的大部分文章對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導致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不明顯。
2.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都過于單一,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將語文知識以灌輸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忽略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初中語文課堂通常只有教師一個人在說,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使學生僅僅在“聽”的過程中完成語文學習,使初中語文課堂枯燥乏味,降低教學效率。
3.對教學資源的利用不充分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教學資源的利用不充分,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常見,但目前我國初中語文對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利用并不充分,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常只是來播放PPT教學課件,且大多數教師只是將教材上的文字照搬到教學課件上,課堂內容并沒有實質上的改變,既不能提高教學效率,又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策略
1.利用課堂互動提高語文教學趣味性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思維與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對一個事物感興趣,很有可能一直喜愛這個事物。教師要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課堂互動活動。例如:在講解《人民公仆孔繁森》的時候,許多初中學生會感到十分無聊。為了促進初中學生正確地認識人民公仆這個嚴肅的話題,也為了讓學生可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獲得樂趣,教師可以以“我眼中的人民公仆”或者“我認為的人民公仆”作為討論的主題,開展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活動。 我認為現在社會中的人民公仆不應該僅僅是為國家奉獻,為人民服務,更應當是人們的朋友,是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人,而不單單是國家領導或者科學家。在激烈的課堂互動中,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樂趣,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
2.通過情境式教學提升課堂趣味性
將情境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提高綜合素養。初中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文言文,文言文的教學相對較難,文章內容不易理解,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會找不到學習方法,對課堂失去興趣,教師應采用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文言文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使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產生興趣,書本中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雖然文言文所描述的內容與我們的現代生活相差的年代久遠,但其內容也與現代社會有著一定的聯系。例如,在學習《岳陽樓記》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應加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使學生對文章所描寫的內容有更加具體的畫面,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教學,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添課堂色彩,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使文言文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3.通過課堂表演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
課堂表演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進行課堂表演,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對課文中的人物情感有切身的體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教師可以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劇本,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進行表演,教師也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自行改編劇本,通過課堂表演的形式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既能夠增加課堂趣味性,有能夠使學生更清晰的理解文章內容,到達教學效果,通過觀看學生的表演,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從而進行相應的教學調整,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4.升華情感提高趣味性
葉圣陶先生說:“凡是出色的文藝作品,語言文字必須是作者有趣的最貼合的符號”。讀者若不能透徹地了解文字的意義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見徒有跡象而死板的符號,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師應養善于調動學生情感,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例如《賣炭翁》中的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分析這句時,教師可啟發學生:賣炭翁身上穿得很單薄,為什么還希望天氣更寒冷些呢?這不矛盾嗎?衣單思暖,人之常情呀!為什么呢?因為賣炭老人希望天寒能賣上好價錢,否則,不要說生活無著落,學生就能理解老人蘊含著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就激發了學生對賣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
三、結語
趣味性教學是一種輕松而愉快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滲透趣味性的理念,實施有效的趣味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從而切實地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鄧小存.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生動性與趣味性的思考[J].語文天地,2016(23):175-176.
[2]李妍玲.趣味性教學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7(27):164-165.
[3]廖魯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學園,2016(08):122-123.
[4]黃英勤.樂學模式對增強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5(1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