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廣大教師都需要進行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上的革新,要調整改變以往落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注重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的運用,而且還要深入進行反思,不斷改善和提升教學模式,真正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創(chuàng)新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廣大教師注重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為了加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教師就需要對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數學能力與綜合素質。
一、樹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初中數學課程中,對數學的學習較為枯燥,一般以公式、公理、法則、概念為主,在學習過程中少了很多趣味性,初中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時期,沒有激情的課堂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需要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實踐內容,加強學生對于數學公式和定理的深刻理解和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更愿意進行數學學習。例如在學習“圓錐”這一幾何體課程時,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圓錐展開圖進行圓臺式燈罩的設計,進行評比并表揚設計較好的一組。初中學生有其自身的特性,教師需要抓住這些特質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在進行教學時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會啟發(fā)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或者在課堂上組織數學競賽或者趣味性數學游戲,都容易吸引學生到課堂中來,從興趣出發(fā)進行數學學習,減少走神或者瞌睡的情況出現,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去探索數學世界。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注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數學的教學必須結合學生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或者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第一,要樹立明確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的教學情景。例如在學習幾何知識的時候,要將幾何體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充分結合起來,發(fā)現生活中的幾何應用和生活中的幾何體,促進學生開展分組討論,探索“原型”問題,展開豐富的討論;第二,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敢于發(fā)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堅持有趣又有效原則,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對正確的觀點進行表揚,如果想法不正確也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第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三角形中位線”學習時,啟發(fā)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和任意四邊形進行思考,“四邊中點連線是否也有相似性質?連線會形成什么樣的四邊形?”鼓勵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擴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方向,也豐富的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了對數學問題和數學概念的理解,充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
初中數學教師要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則應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這樣可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第一,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需要充分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例如多媒體設備、模型、音頻等,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直觀的圖像,例如函數圖像變換,曲線坐標和立體幾何圖形的截面、幾何體的表面展開等,加強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第二,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和數學規(guī)律的歸納總結,摒除原有的一成不變的固定講授法。比如可以開展分層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學生個體情況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學習能力較為優(yōu)秀,掌握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比較難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和探討,對于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學生則注重布置基礎內容的練習進行完成,這種分層教學法保證了每個學生在數學能力上的發(fā)展,切實提高整體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除此以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結合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小組學習,小組內成員積極進行數學問題探討,互相發(fā)現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促進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講授“全等三角形性質”方面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供教學指令,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與交流之后,可以總結出全等三角形以下幾點性質:“邊角邊”簡稱之為“SAS”,“角邊角”簡稱之為“ASA”,“邊邊邊”簡稱“SSS”等,而后由學生對以上內容進行整理與記錄,為以后學習證明題奠定基礎,這樣則可以顯著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績。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調整和改善教學方式
教學反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結自身的經驗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和過程繼續(xù)反思,同時也要對學生數學學習活動進行反思,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獲得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總結數學教學中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學生學習掌握程度。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這樣也能充分體現出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通過師生之間的充分互動溝通,教學模式才會更加科學合理,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要獲得一個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必須從前期的教學準備工作開始,到及時認真的教學反思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創(chuàng)新和調整,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不斷探究,通過師生共同配合努力,開創(chuàng)教學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陳建忠 . 淺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88.
[2]況達,余靜 . 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4(02):43.
[3]張林杰 . 新課程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6(07):40-41.
[4]潘晶 .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考試周刊,2017(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