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虹 曲曉紅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文化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信仰對人類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當前,大學生信仰的主流就是馬克思主義。但是,在信仰的背后也存在很大危機。但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被西方社會思潮和非馬克思主義信仰沖擊著。信仰教育的主導地位被逐漸弱化。針對當前的現狀,就應該從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原則出發,本文闡釋了強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原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4 — 0037 — 03
前言: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能不能肩負其這一重任,和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當前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大學生群體中產生了淡化的現象。很多學生忽視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想要強化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應該從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原則角度出發,讓學生更加明確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性。下文便在此基礎上闡釋了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強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原則
(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
在國家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保證國家昌盛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為人們的發展提供了向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方向。在多個思潮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學生的信仰和價值觀出現扭曲和迷茫的現象。很多學生缺乏道德觀念,缺少社會責任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學生的信仰失去了方向,也會出現社會經濟膨脹等問題。因此,在進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過程中就應該遵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原則,能夠從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角度出發,提升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二)遵從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和重要任務的原則
在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就應該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事業的建設,主要為社會的建設和國家的發展提供優秀的人才。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點和核心內容。大學生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就能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更加堅實的力量,還能夠保證大學生朝著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方向發展和進步。在日常教育的過程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抵制各種不良文化思潮。中國夢要求賦予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力量,能夠積極引導大學生在進行信仰教育的過程中引領大學生展現中國夢。因此,在強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從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角度出發。
(三)須遵循構建大學生精神家園的重要原則
當前,大學生身處在社會發展水平比較高的時代。在改革開放和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強的意識。能夠展現出更加活躍的思想,還能夠從多個渠道接受信息。但是,也十分容易受其他社會思潮的影響。在多變和復雜的社會態勢下,把大學生生培養成一個有用的人才成為當前重要解決的問題。怎樣引領大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并堅定學生的信念,讓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秉持著正確的信念,并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因此,只有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價值,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精神家園。才能夠保證學生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下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當前我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西方社會思潮和非馬克思主義信仰帶來的沖擊
在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不斷涌入西方各種社會思潮。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對學生產生比較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另外,在先進文化不斷傳播的背景下,很多低俗信息和思想涌入高校教育中。比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暴力文化和低俗文化等。這樣,學生很難辨別文化的優劣。學生的信仰就會出現真假難辨、善惡混雜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受到嚴重的危機,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也會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由此可見,西方社會思潮和非馬克思主義信仰對大學生的影響很大,這樣就會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體地位逐漸弱化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主義是通過課堂形式傳授給學生。但是,在社會經濟和環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單一的教育機制和授課形式就會展現出一些比較薄弱的環節。在實際教學中難以看到成效。因此,在眾多高校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就逐漸被弱化,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分關注專業課程的發展,忽視了對學生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導和幫助。同時,很多大學生把注意力都放在物質利益上,盲目追求功利主義,這樣就會減少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對自身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很多學生就不愿意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政治理論學習上,導致馬克思主義信仰受到沖擊。
另外,各個高校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的引導。很多教育者在理解上存在認知的誤區。這樣就嚴重影響列入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掌握和學習。因此,應該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特點和規律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與實際需要不相適應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占據的地位不可忽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角度出發。并且,在高校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教學主要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進行的。但是,當前很多高校教師都忽視了對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教師的教課素質也比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和實際教學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就會嚴重影響教師的發展和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掌握與理解。另外,從當前的教學情況出發,大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手段都存在滯后的問題。有的教師就不能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展開深一層次的探究和分析。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按照具體的教材進行教學,缺少對教材的深入理解。雖然有的教師能夠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透徹的掌握,但是卻不能聯系實際,缺少對社會形勢的變化掌握,這樣就會嚴重導致教學死板等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也不利于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三、強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
(一)多方面協調配合,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從家庭、社會和學校三方面出發。只有三者有效的結合才能夠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大力發展先進的文化,能夠從文化環境建設角度出發。在進行環境建設的過程中就應該積極地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能夠從思想文化陣地的建設上著手。讓學生在精神和文化相互帶領下,洗滌自身的心靈。并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通常情況下,社會文化氛圍有利于馬克思主義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還需重點關注家庭美德的建設,能夠在家庭內部創建一個安靜和諧的家庭文化環境。雖然大學生在校園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家庭對大學生的思想影響還是不容忽視。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父母和子女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的一些行為就會影響著子女。因此,在家庭中,父母應該積極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能夠讓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最后,在校園內部還應該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圍,讓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同時,校園文化對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傳遞文化知識和陶冶情操都會產生不可磨滅的地位〔1〕。因此,應該多方面協調配合,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組織建設
想要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就能夠在內部建設完善的教育制度。這樣才能夠保證政治教育工作順利、健康和有序的展開,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礎上,能夠保證規章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因此,在高校內部應該建立一個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能夠從引導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角度出發。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發揮教育者的重要地位〔2〕。在教育中應該從實際出發,為提升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養奠定基礎和前提,保證教育者能夠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保證自身的言行一致和表里如一。同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教師的教學環境進行優化和升級,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考核和激勵制度,鼓勵教師積極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三)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個教育形式和手段。通常情況下,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大學生的引導和幫助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遵循黨的教育方針。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并且在新時期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都會存在創新趨勢。因此,想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應該積極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個主渠道作用〔3〕。
(四)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全面提升大學生素質能力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信念是人類意識發展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成為人類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精神部分。想要不斷強化馬克思主義就應該從強化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角度出發,能夠加強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另外,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進步。讓學生能夠在多種能力結合的情況下,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在此基礎上,還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并在具體實踐中體會馬克思主義教育信仰。由此可見,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就能夠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和進步。通常情況下,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夠不斷強化自身的交際能力和水平,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同時,這對學生更加虛心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起到帶動和促進作用。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夠促進引導學生養成抗挫折的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堅強意志〔4〕。在此基礎上,能夠引導學生并促進學生的發展。大學時期是學生的關鍵時期,學生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把握自己,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能夠走出困境。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實踐的過程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
(五)建立長效機制,突出馬克思主流信仰教育
高校的思想中政治教育工作中,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占據核心的地位。從本質出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種信仰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核心問題。從我們黨的指導思想角度出發,馬克思主義就穩步成為我們黨的重要指導思想,引領著黨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大學生是國家發展和建設的重要主力〔5〕。成為了國家發展的希望和重要推動力量。因此,在高校內部應該建立一個長效機制,能夠立足于學生的發展規律,保證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馬克思主義學習中來。在教育機制的引導下,要求教師全方面地育人。
結論:綜上所述,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家庭、學校等多方面應該進行協調配合,為大學生營造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同時,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組織建設,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并在此基礎上,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全面提升大學生素質能力。相信通過以上措施的實行,一定會為強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供更加堅實的準備和基礎。
〔參 考 文 獻〕
〔1〕佟怡.新形勢下推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路徑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7):76-78.
〔2〕鄧鵬.論紅色文化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價值及其應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05):124-127.
〔3〕李艷,陳媛等.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39-41.
〔4〕王立平.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15,37(05):
40-45.
〔5〕黃敏.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生活化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
(08):47-48.〔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