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梅
摘 要: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在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對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自信的今天,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挖掘和傳承至關重要,因此,這就需要在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加強政府主導,提高經費投入,建立三級聯動機制研究保護機制,實現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進課堂等方面加大傳承力度。這既是當前文化建設的任務,也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4 — 0111 — 03
作為重要文化資源,國家一直都非常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特別是對于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紅色文化成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進一步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將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好、利用好,將紅色傳統發揚好、傳承好,應該將紅色文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部署和安排。我國是56個民族構成的國家,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其在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形成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種紅色文化更是因為與自己的民族特征相連而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對于這些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開發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增進文化自信,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渠道和必然要求。
一、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傳承的意義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及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特征
如何理解紅色文化?應該說,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紅色的政治象征性息息相關,是紅色和文化的結合,由于紅色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在中國社會發展中賦予了紅色特定的文化內涵。
就其跨越的時段看,紅色文化應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等時期。因此,我們認為紅色文化在革命戰爭時期就是指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愛國志士,并帶領他們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表現為人們可以開發利用的物質形態、信息形態、精神形態的歷史遺存;紅色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是指全國各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包括了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和奉獻精神等。
少數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的紅色文化既具有紅色文化的共性,同時因為與本民族特征相聯系也具有了個性。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具備三個特征:革命性、民族性和時代性。革命性是指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無數少數民族的仁人志士為了驅逐入侵者而進進行的浴血奮戰,在保衛中華民族共有家園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共同信仰與追求。民族性是指紅色文化包含兩方面,一方面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民族利益,也可以說是無產階級利益,具有專屬于我們民族的“紅色文化痕跡”;另一方面,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也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各少數民族同胞積極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并實現文化產業化,將本民族紅色文化以各種形式展現出來,體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多樣性。時代性是指紅色文化是一個時代產生的文化,但是它處于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時代特質。紅色文化是在歷史革命的長河中發展起來的,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高度融合的產物,它不是特定歷史時段的產物,而是不斷發展和豐富的文化形態。
(二)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的意義
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歷史文化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在抗擊外來侵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先進文化做出過重要貢獻,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這些都是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探討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問題,挖掘其民族紅色文化的咨政育人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具備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我國優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中紅色文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育人職能和優勢,“紅色基因”對青年一代成長具有特殊的作用。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與社會的快速發展,紅色文化在人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意義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認可,紅色文化有益于堅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有益于增強“紅色信仰”與“紅色使命”, 對紅色文化只有真信、真用、真學,才能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文化具有“記憶功能”,紅色文化也“記憶”了可歌可泣的歷史,它所體現的是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仁人志士的革命情懷和奮勇拼搏、敢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它所頌揚的是正確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紅色文化在這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更要堅守本民族的“紅色信仰”,切實保證“紅色基因”得以保護和傳承,尤其是注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傳承。此外,要將“紅色理論”和“紅色實踐”高度融合,“紅色理論”才不會空洞,才會更加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2.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實現文化繁榮的重要內容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具有“紅色基因”的,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先進文化,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所謂先進,是因為紅色文化代表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前進方向。以紅色文化為主體的先進文化的影響力極大,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位置。紅色文化不僅是革命和建設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獲得革命勝利和開創幸福生活的文化,更是對中華民族優秀精神的承繼和拓新,其內含的堅強意志和優秀品格的“精神品質”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十八大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包含了文化繁榮和文化自信,中國夢的實現也依靠中國力量,中國力量來自各民族的力量,當然離不開少數民族文化的力量,因此,各民族的紅色文化是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也已成為民族精神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發展了中華民族文化,對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挖掘和弘揚少數民族紅色文化。
3.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文化多樣性功能的重要表現
文化軟實力表現為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強大的凝聚力,紅色文化的“紅色基因”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及時代精神,是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載體,加強紅色文化工程建設,展現紅色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是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創新紅色文化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保障。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紅色文化,彰顯了本民族特點,表現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尤其是少數民族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紅色文化資源,涌現出的英雄人物更是少數民族的文化標識。因此,有效的保護傳承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遺產,對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民俗民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豐富紅色文化理論和實踐研究,為少數民族優秀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研究開辟新路徑。通過不斷增強少數民族文化軟實力,加速發展我國紅色文化建設,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力。
4.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資源是進行文化產業建設的重要方面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開發能夠更有效的促進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代代傳承,是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體現,由紅色文化形成紅色經濟,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表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承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傳達著十分有價值的文化信息。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探討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產業開發可行性及內容和影響,形成持續健康良性循環,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解放和發展民族文化生產力,以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民族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地域經濟發展。所以我們要在改革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發掘本地少數民族的紅色文化資源,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促使紅色文化在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的思考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其形成于近代,成熟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并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不斷發展和豐富,新時代賦予了紅色文化新的內容。因此,新時期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要從新的視角對紅色文化進行思考和審視,同時也要進一步挖掘時代賦予紅色文化的新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
(一)提高認識,積極宣傳
現今社會中,很多人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認識淡薄,加強宣傳和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宣傳對信息傳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宣傳可以幫助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宣傳的內容,并且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體會。認識到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強化政府保護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職能。通過廣泛的宣傳和正確的引導,有效提升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度,從而在得到人們的認知之后,增強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在宣傳過程中,要注重宣傳的方式與方法,將傳統的宣傳方式與新媒介相結合,圍繞重點、突出主題,切實增強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從而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加強政府主導,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紅色文化本身具有公益性,政府應當積極牽頭,建立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博物館,對民眾免費開放,加強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政府應當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切實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和機制,切實保證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得以繼承與弘揚。建立政府主導—媒體輿論引導—社會傳導的三級聯動機制,并形成合力,有效培育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基因。
(三)加大對紅色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
在傳承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進程中,政府要起主導作用,加大資金和經費的投入力度,撥款或籌資支持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重大項目的研究,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教育事業;投入資金建設民族紅色文化傳承場所,扶持民間公益文化事業、文化團體,使民族文化融入大眾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而紅色文化是創造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鼓舞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旗幟,最終是為了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需要。所以要讓紅色文化遺產鮮活起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正能量。
(四)實現“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頭腦”的“紅色夢”
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弘揚和踐行“紅色夢”的生力軍,有效的將大學生的“中國夢”、“成才夢”與“紅色夢”緊密結合,是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紅色夢”是伴隨著紅色文化信仰而實現的,因而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意識形態建設迫在眉睫。實現“紅色夢”是教育目的,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時代科學技術高度融合是教育的載體和手段,“紅色文化信仰”是實現“紅色夢”催化劑。全體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秉持將紅色文化“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頭腦”的這一新理念和新思想,并深入挖掘“紅色基因”,以貼近學生思想實際的角度出發,才能最終實現對紅色文化的承繼和拓新。
(五)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加大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力度
少數民族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少數民族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受到了影響和沖擊。因此,構建少數民族紅色文化“命運共同體”,增進紅色文化保護力度空前重要。應當構建地方政府—少數民族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協會—高校科研院所紅色文化研究學會三級聯動機制,三者之間相互協調,共同增進紅色文化研究力度,并且通過大眾媒體對少數民族紅色文化進行廣泛宣傳,達到家喻戶曉的效果,真正實現少數民族紅色傳統文化與其他優秀傳統文化的“命運共同體”。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1(02).
〔2〕〔4〕達斡爾族資料集(1-10集)〔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3〕呼勤.淺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J〕.理論研究,2010,(01).
〔5〕張磊.論黑龍江紅色文化資源的現狀與產業化開發〔J〕.紅色文化資源,2016,(01).
〔6〕郭淑梅.“紅色文脈”與黑龍江地域文化精神傳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3-11(04).
〔責任編輯:譚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