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韻竹
〔摘 要〕“病毒”營銷是當下營銷環境中低成本、高效益的營銷模式,得到了業內的極大關注。平面廣告作為“病毒”營銷的一大重要載體,本研究通過厘清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進行實例分析,總結歸納平面廣告創意在“病毒”營銷中的特點,為平面廣告在“病毒”營銷下的創意方向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病毒”營銷;平面廣告;創意探析
一、“病毒”營銷的概念
Viralmarketing(“病毒”營銷)這一詞匯,于1997年由DraperFisherJurvetson(DFJ)公司的Steve Jurvetson和TimDraper創造。所謂“病毒”營銷是指營銷信息的一種傳遞戰略。即刺激個體將數字化的營銷信息向他人傳遞。這種信息傳遞方式如同病毒擴散,促使其中的人群將數字化的信息進行快速復制,實現傳播指數級地增長,是當下營銷環境十分高效的傳播策略。
要探討“病毒”營銷與平面廣告的關系,首先需要厘清“病毒”營銷的三大要素。
1.“病原體”,即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信息,這些信息不是赤裸裸的產品宣傳,而是經過包裝的“糖衣炮彈”,對消費者而言,信息必須包裝成其樂意接受的形式,以保證最大程度的吸引大眾,繼而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其主動參與到傳播過程中成為主動傳播者,實現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效果,使營銷信息爆炸式地蔓延出去。因此,“病原體”是“病毒”營銷的基礎要素。
2.易感人群,字面意思為容易感染的人群,特指營銷消息擴散的最初傳播者。如果說具有感染力的“病原體”是“病毒”營銷的根本,那么“病毒”營銷的關鍵點就是找對“病毒”信息認同的易感染人群進行“病原體”傳播。他們很可能是產品或服務使用者,又或者是產品或服務的目標客群,相應的“病毒”信息對他們而言極具感染力,他們傳遞的信息的動力也更大。易感人群是“病毒”營銷的杠桿力量,“病毒”信息主要先完成對易感人群的感染,再通過他們的社交網絡傳遞出去,實現普通受眾在易感人群的帶動下參與到信息傳播過程,完成“病毒”信息的增殖和引爆。




3.傳播途徑,即“病毒”信息的傳播渠道,包括廣告、口頭傳遞、人際交往、互聯網等。與生理病毒一致,病毒式營銷信息的傳播必然也要滿足某些要素,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外部資源和現有的通信環境,不會無的放矢的自動傳播。在目前營銷環境下,“病毒”營銷比較高效的傳播途徑主要為互聯網,互聯網擁有的各類迥然不同的傳播途徑和訴求不同的消費客群。因此,在做“病毒”營銷的設計時,“病原體”、易感人群、傳播途徑是三個需要統籌考慮的因素。
二、“病毒”營銷與平面廣告的互動關系
平面廣告,是把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平面組合成新的圖形,實現以視覺語言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平面廣告除了具備實用性,也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即通過平面廣告本身的寓意和藝術性,來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實現目標人群的認可和接受。
平面廣告創意就是廣告活動的靈魂,沒有靈魂的廣告也就沒有生命力。廣告創意不是孤立的活動,它是廣告人員根據傳播策略,抽象的商品(品牌)訴求概念加以提煉為物質層面的功能特征或精神層面的價值觀念,對并將之轉換為具象的視覺符號,以求達成理想傳播效果的創造性的形象思維活動。
1.“病毒”營銷中平面廣告的角色
平面廣告在“病毒”營銷中,主要作為“病原體”的載體出現。平面廣告是“病毒”營銷眾多“病原體”載體的一種,負責承載和表現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信息。在目前社會化、互聯網化、快節奏的傳播環境中,平面廣告擁有成本低,制作時間短、傳播方便等優勢,在“病毒”營銷的眾多載體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2.平面廣告創意表現對“病毒”營銷的意義
創意是平面廣告的靈魂,是服從于傳播策略以激發消費者為目的的思維活動。“病毒”營銷作為傳播策略的一種,是指導平面廣告創意的重要因素。優秀的平面廣告創意,可以大大促進“病毒”營銷的效果,是“病毒”營銷中“病原體”的感染力和傳播力的保證。
三、“病毒”營銷中平面廣告的創意表現探析
1.形式獨創性
平面廣告的形式創新,可以賦予信息以及載體極大的傳播力。基于目前互聯網自媒體數量眾多,但內容生產能力匱乏,因此有質量的,創新的內容,往往受到自媒體的追捧。平面廣告的形式創新,首先鎖定了“病毒”營銷的第一輪易感人群——業內自媒體以及相應的粉絲群體。同時,其具有的新穎性、視覺傳播的直接性,則有效助推了二次傳播。
如百雀羚一鏡到底廣告圖《一九三一》,首創了一鏡到底的畫面風格,成功的引爆了社會化傳播,也讓這個百年老品牌走上年輕化之路。2017年5月7日,百雀羚憑借一組一鏡到底的廣告刷屏網絡,一名1937年的老上海的摩登女郎,看似街頭漫步,實則是完成一項謀殺任務,女郎完成槍殺后表示“我的任務就是與時間作對”,同時引出預熱母親節的主題。該條廣告一經推出被多方平臺轉載,不僅制作團隊的公眾號在短時間內閱讀量超過10余萬,一些業內公號二次轉載后,也紛紛實現了10萬以上的閱讀量。一個叫“4A廣告門”的公眾號5月8日轉載后,除了閱讀量超10萬以外,獲得點贊5.3萬余條,評論區的置頂留言點贊也達到2.1萬。據大數據統計,10天內百雀羚廣告在微信平臺的總閱讀量已經達到了3000萬。
2.促使二次創作
在“病毒”營銷中,受眾對信息的傳播是病毒的引爆和增殖的關鍵。激發受眾參與二次創作,是平面設計在“病毒”營銷中的重點考慮方向之一。受眾的二次創作、二次傳播的動力主要來源于自我表達以及從眾心理。要實現受眾的二次創作,在需要注意的兩點包括。一是低門檻,即指受眾不需要掌握過多專業技能既可以參與到二次創作當中,其中,典型的手法是設計以文案為主的平面廣告;二是為目標人群發聲,每個個體都有需要表達的訴求,通過表達,個體可以塑造自身形象、表達態度。為目標人群發聲,容易引起目標人群的共情,繼而引發目標人群的再次傳播。
如凡客誠品,在2010年7月邀請了青年作家韓寒和青年偶像王珞丹出任形象代言人,一系列的廣告也鋪天蓋地地出現在公眾的眼簾。該廣告系列意在戲謔主流文化,彰顯該品牌的自我路線和個性形象。然其另類手法也招致不少網友圍觀,網絡上出現了大批惡搞“凡客體 ”的帖子。“愛網絡、愛自由;愛晚起、愛夜間大排檔……”這些個性標簽經過網友的想象和加工,已變成眾多明星甚至個人的標簽。凡客誠品抓住了80后靠自我奮斗、努力獲得成功的訴求,以這種能表達自我且極富個性化的語言進行平面廣告創作,在推向社會后便不斷引發傳播,成為一個社會化現象。
3.將趨勢信息納入創作元素
即制作信息的“病毒”,在當下社會傳播環境,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些極具傳播力的信息。這些處于傳播初期的熱點信息,本文定義為趨勢信息。識別趨勢信息并且納入平面廣告創意設計中,能相對穩定地實現“病毒”營銷。因為隨著趨勢信息的發酵,社會關注點會逐漸聚焦,然后擴散到與趨勢信息相關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機制,平面廣告“病原體”則可以依托于趨勢信息實現第一波傳播。使用該創意策略的佼佼者當屬杜蕾斯。杜蕾斯作為社交媒體營銷的出色品牌,在平面廣告創意中,無一不踐行著該原則。
“病毒”營銷也在當下營銷環境中不停地顯現著威力,而平面廣告也已滲透到“病毒”營銷的方方面面,研究掌握平面廣告在“病毒”營銷中創意表現的規律,有助于推動平面廣告的發展,更好地實現平面廣告的價值。
(責任編輯:牧鑫)
參考文獻:
[1]劉文勇.新時代傳播的寵兒——病毒式傳播[J].東南傳播,2007,09.
[2]慕夏溪.關于病毒營銷的傳播原理分析[D].西北大學,2010.
[3]王菲.廣告案例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