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方法,能力的重視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在基礎教育中,數學是所有學科中抽象性最強、較難理解的一門,對于剛處于入門階段、理解能力較為欠缺的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學科的特殊性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也使老師的教學工作面臨重重阻礙。為解決這一現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即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數學教學結合,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理解、學習數學能力的目的。針對這一新概念,探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其實施的積極意義和具體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國家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升。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將小學數學教學趨向于生活化對于小學生來講,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理解教學目標,將生活中包含數學意義的一些情境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幫助小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去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思考意識。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也是間接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過程,本文我們就來談一下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加貼近生活。
1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數學知識分布在人們整個日常生活中,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數學知識也在逐步進行普及和推廣,不斷讓其生活化。內容上,大部分習題均和學生生活情境存在較大關聯性。小學數學存在生活化趨勢,教師在教學時,可將其適當性融入部分案例,達到讓學生深入性理解和研討數學原理和知識的目的,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和具體化,用個人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全面且完善的知識體系,找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此外,可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把生活中發生有關數學知識的問題,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將其解決掉,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凸顯出個人價值。
1.1鍛煉學生思維模式
日常生活中,可隨處發現數學因素,如在計算領用錢和時間過程中,則會應用到數學知識。從此角度上來看,讓小學數學向著生活化方向發展,可提升其生活能力,讓其思維模式發生有效轉變,學生可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并學習到相應知識。
1.2促進其創新發展
實施小學數學活動過程中,可讓學生更加熟悉生活元素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進而達到充分挖掘的目的,提升其興趣,協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生活中,教學資源和數學知識均較為豐富,充分挖掘,可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知識,且可將此類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促進其創新發展。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有效分析
2.1鼓勵學生將數學與生活結合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向學生傳達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思想: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數學。使學生既能夠從數學的視角出發,用心觀察、體驗生活,發現數學與實際生活千絲萬縷的聯系;又能從生活的視角出發,更好地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當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時,會對學習數學更具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視角,用心觀察學生的生活環境,發現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2用簡單的生活元素替代復雜性數學知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要理解小學數學還是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可用簡單性生活元素替代復雜性數學知識,讓復雜性數學知識變得較為簡單,協助小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達到數學生活化的目的,意為用生活中簡單元素替換復雜性數學知識,讓學生更為便利的理解,并將其運用到生活中。教師可搜集生活中各有效素材,而所搜集的素材需為學生在生活中經常可看到的,如普遍來看,小學生在掌握時間轉換上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可協助掌握,可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進行代替,用花朵代替分鐘,大樹代替小時等,協助學生推理計算。用此類簡單轉化,以便學生去記憶和理解。但需注意,并非所有數學知識均可用簡單生活元素轉變,教師需全面考慮教學和知識運用之間的關系,要把我全局,勿局限在單方面上。
2.3創建生活情景
有效的情景教學能夠將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簡單化,通過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的具體情景,不僅有效的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還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有關的運算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具體生活中購買東西的情景來方便學生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列舉學生和父母在超市購買東西的例子,假設購買了一桶98元的油和10根9元的火腿腸,問學生一共花費了多少元,學生就會依據現實中的具體情景進行四則運算,并計算出相應的花費,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
2.4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型學習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態度的一種渠道,他可以讓孩子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以生活為為立足點,帶領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老師不但要重視課內學習,還要認真對待課外學習。開展研究型學習時,老師根據自己的授課目標確定研究課題,讓同學們選擇單獨研究或者小組研究的形式,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只需要確定課題,提出課題的目標,研究方法和具體實施過程應該全權交由學生,讓他們享有充分的主動權。
3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采取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需要為學生創建具體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班級數學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國林.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新校園旬刊,2017(5):75.
[2]王長林.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