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洪偉
摘 要: 焦點解決短期技術突出以來訪者為中心,重視來訪者在構建問題解決策略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來訪者的小改變,注重從正向角度看待和解決問題。焦點解決短期技術的“快速、準確、高效”等特點滿足高校教育者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焦點解決短期模式 工作方法
大學生正值身心發展的突變期,人格發展尚未完善,他們大多思維活躍,自主性強,進取心強,個性突出,思想獨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學生的特點,系統全面地考慮學生的需求,又要將教育內容通過恰當的方法輸送給學生。焦點解決模式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具有簡單易學、層次清晰、快速有效等特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一理論模式有效開展工作。
一、焦點解決短期療法的起源及核心理念
焦點解決短期療法(Solution 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Therapy,簡稱SFBT)是近些年形成的一種短期治療學派,后現代建構主義對于這一療法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在積極心理學大背景下得以蓬勃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及同事于美國密爾瓦基的短期家庭治療中心運用并發展而來。焦點解決短期模式是從積極的角度發掘潛在自我,搜集積極的自我體驗,構建積極的問題解決策略,最終達成目標解決的一種心理干預工作模式。SFBT設立“目標構架、例外構架及假設解決構架”對話模式,并適度穿插正常化技術、振奮性引導及刻度化技術幫助來訪者進行自我調整[1]。該技術已被應用在各個領域,如醫院、社區、學校等。
(一)事出并非定有因。
以精神分析流派為帶班的傳統心理學注重挖掘行為背后的原因,認為早期的經驗是個體心理問題的重要影響因素,試圖通過催眠、釋夢、沙盤、意向對話等方式確定這種因果關系。焦點解決短期療法認為這種追根溯源是一項浪費時間的工作,應該把更多時間用于建構問題解決的方法,相比這種探究行為背后的原因,他們更注重“做什么可以使問題不再繼續下去”這樣的工作方法。
(二)來訪者是解決問題的專家。
焦點解決短期療法秉承問題的知情人和問題解決之道的創造者都是來訪者本身,只不過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能力,他們才擁有資源和力量解決問題和改變環境。咨詢師雖然具備很多問題解決的方法,但是并不適用每個來訪者,他們的方法和建議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咨詢師是抱持著非指導性原則的,通過提問激發來訪者發現自己的潛能,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引導個體肯定這些優勢資源,并積極運用到促使個體行為改變之中。
(三)問題也有正向功能。
通常我們會認為來訪者所帶來的問題都是具有消極屬性的,他們或許悲觀,或許片面,或許不合理,傳統心理學注重挖掘這些痛苦的程度和存在的根源,很少有能從問題本身建構出個體成長所需的積極意義。焦點解決短期療法能夠全方位審視問題存在的意義,弱化問題的負面影響,著重找尋問題的正向能量,更注重通過引導讓來訪者發現問題的積極意義。
(四)例外是普遍存在的。
尋找與探究來訪者生活中的各種例外經驗,拓展這些過往成功解決問題的適用環境,共同探尋和總結來訪者例外發生所具備的條件。咨詢師的作用是要幫助學校積極探尋學生遇到問題時候的例外情況,幫助學生梳理過去經驗當中能夠解決問題或削弱消極趨勢的情況,增強學生對于問題的控制感和削弱解決問題的焦慮情緒,從而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進而就找到通向解決的途徑[2]。
(五)珍視小改變。
焦點解決短期技術認為問題的解決存在“骨諾牌效應”[3],焦點解決短期療法珍視在會談中的任何改變,哪怕再微不足道,也要從積極角度給予肯定。從系統觀的角度來說,個體的改變可以引起其他個體甚至是整個系統的改變。即從小的改變著手,建立來訪者的自信心,問題更容易被解決。
二、構建焦點解決短期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創新教育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落地有聲,引領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意識[4]。熟練運用焦點解決短期技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轉換方式,堅持以人為本理念。
隨著“90后”甚至是“95后”涌入校園,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也發生較大的變化。教育的對象崇尚科學,自由獨立,個性張揚,以往的說教式教育方法收效甚微,只有進行方法創新,轉變教育思想,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讓思想教育工作收到成效。以人為本作為一種適應時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已經被大力推廣和遵循。這一理念要求教育者尊重學生,時刻秉承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及時改進教育方法,改變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踐行“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現實體現。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模式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人推廣和使用,是因為這種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工作方式,能夠促使學生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樹立信心,積攢資源。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是每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謹記于心的工作理念,看重學生的潛力和資源,培養學生的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
(二)明確目標,集中精力構建問題解決之道。
焦點解決短期技術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重中之重是目標建構與解決階段。對于問題的解決,不執著于對過去進行原因分析,而是面向未來的目標構建。焦點解決短期模式采用奇跡問句引導來訪者進入想象,這種想象出來的畫面最終將成為咨詢的目標。焦點解決技術的工作思路在于聚焦焦點問題,形成正向目標,調動自身資源,以小步前進推動問題解決,最終促使個人內心成長成熟[5]。通過一小步技術和例外問句讓來訪者的目標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運用該理念幫助學生樹立現實可行的職業目標,引導學生找尋目標,找尋解決方法,教育者通過學涯規劃等活動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未來職業愿景,通過例外技術,分析學生過去所具備的資源,在活動前澄清和確立目標,在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自身優勢和資源,尋求問題解決之道,在活動結束后,引發大學生正確認識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促進大學生自省自悟,制訂適合的學習計劃。
(三)正視學生存在的問題,相信學生的潛力。
焦點解決短期模式認為咨詢中不存在抗拒之說,只是咨詢師不夠變通而已。這就提醒我們在工作中沒有解決不了的學生問題,只是老師沒有用對方法。要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必須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探討,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同時,要用正向的思維審視學生的問題,任何問題的存在都有正向的功能。對于同樣的問題和行為賦予固定的意義和價值,是不科學、不理性的。問題的考量要結合發生的情景綜合評定。某個場景的問題解讀是積極意義的,某個情景下它又是糟糕至極的。比如,學生覺得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可能隱藏著這個學生是一個思想很獨立,富有創新思維的人。焦點解決相信本人是解決自己問題的高手。讓學生能從實踐當中客觀評價自我,發現自己的潛能,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通過整合自身的優勢資源、正向資源構建出適合自己的問題解決之道。教育工作者應當摒棄“承包制”,應該發揮心理學的“助人自助”提升理念,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成長。
(四)找準時機,及時強化。
焦點解決短期模式珍惜每一個小的改變,對于任何可能引發個案進步的變化都要給予肯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小的進步,觀察和發現這些小的進步,并及時給予贊美和表揚,使得這一進步得以持續并擴大。當學生遇到困難或者出現問題的時候最容易接受老師的輔導,也是最迫切改變的時機。當發生問題時,不良體驗會讓學生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比如學生在寢室中被排擠。這個時候學生本身是急切想改變現狀,老師如果抓住時機讓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改變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就能促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例外”,并通過將這些例外運用在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同時,當學生做出了“一小步”計劃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這種贊揚不僅局限在成績、積極行為的肯定,而且打破常規擴展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如勇氣、力量、資源、特質等。如果學生的改變確實微不足道的時候,就可以探討“是什么沒有使情況更糟糕”,讓學生體驗到對于問題的控制感。
(五)注重小改變,引發大變化。
對于個體而言,小的改變可以帶動大改變,比如對于上課總遲到的學生,每天提前10分鐘起床,長期堅持下來就會有大的收獲。對集體而言,每個成員的健康成長和顯著變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人。比如,一個寢室中有一個人每天堅持去圖書館學習,寢室其他成員也會受其影響。班級其他同學也會受到這個寢室的影響,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是良好班風和學風形成的重要機制。焦點解決短期技術看重用語言表述的小改變,改變的發生會相互傳染。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變化,最終導致來訪者“整個的系統的改變”。這些變化將會帶來滾雪球效應。從學生個體擴散到他所在的團體。教育者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感知這種變化的存在,并鼓勵這種變化的持續和擴散。這個良好勢頭的保持要靠及時表揚,充分宣傳和擴散,當學生的改變被他人發覺并認可時,學生進一步改變的動力將明顯強化,并堅定保持這種良好的趨勢的信念。
構建焦點解決短期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是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體現,在工作中抱持著學生都是獨一無二、資源豐富、有能力改變的理念,并對學生的改變進行積極反饋,為學生創造關注、尊重的良好氛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
參考文獻:
[1]肖飛,何波.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技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05):60-62+74.
[2]徐剛,范桂森,韓卓麗.高校德育新展望:焦點解決短期咨詢[J].知識經濟,2011(07):81-82.
[3]李晟.焦點解決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6(12):69-70.
[4]朱艷,丁志強.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輔導理念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啟示[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9):67.
[5]汪蕾,張益民.焦點解決技術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J].教育評論,2017(08):96-99.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高校思政研究專項課題(吉教科研辦字〔2017〕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