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戰線不斷加大力度推進教改工作,初中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加強了教學組織工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因其不再僅僅局限于對理論知識單一講解,而是更加重視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他們整體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并由此為國家與社會培養出更加全面的應用型人才。為此,通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相關分析,希望在探索一種全新教育模式的前提下,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問題意識
由于初中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相對較弱,而要進行問題的解決,首要條件是先要能發現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如何依靠自主發現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而不是完全照搬老師的思路去做周而復始的機械積累。以發現問題為引導展開教學,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推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一、 以發現問題為引導來組織課堂
在學習與借鑒外國先進的數學教育理念中,我們發現其普遍認為,數學教學應該是從眾多的現實情境中抽離出數學結構的發現過程,學習應該是形成這種數學系統的活動過程,而非系統化后的最終結果。培養問題意識,就需要以問題串聯來組織課堂教學,把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設計成對應的題目讓學生思考,并與學生一起,對復雜的概念和定理抽絲剝繭,直到最終的水落石出,使學生對這種探索性的思考產生興趣。而教師則主要起引導作用,將探索時間更多的交給學生,注意聆聽學生的觀點和思路,讓學生一步步的分析并講解出來。問題的設置,要由淺入深,從基礎入手,一層層逐漸拔高,切不可操之過急直奔重點,要給學生們討論的空間,甚至是走彎路的空間,要有科學性和可行性,同時,趣味性也很重要,盡量讓設計的問題貼近學生們的生活,最好是學生們關心的話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引入課堂
深入培養學生們的問題意識,不僅需要教師自己去設計相應的數學問題,還要引導學生們自己去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通過將生活中的一個小場景帶入到課堂中,不僅能通過學生們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調動學習興趣,還能激發他們發現生活,并且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去應對一些問題。在場景的選擇中,通常選用貼近學生們生活的、身邊真實存在的事例,也可以選用學生們熟悉的文學作品和動畫中的事物。當問題發現后,教師應與學生共同進行討論,探索出解決的方法。只有當學生們能夠一次次的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后,他們才會得出一個結論,數學真的很有用,才能主動的用數學思維去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另外在集體活動中,數學教師也應積極參與。實踐證明,多與學生進行這種交流討論就能逐漸讓學生們養成發現生活中隱藏的數學問題的好習慣了。而且通過情景教學所獲得的知識,是伴隨著數學在實踐中的應用而產生的,學生們更容易吸收,而且自然地也會將吸收的數學知識以經驗的形式應用在生活中。
三、 為學生積極營造思考氛圍
學生在學校的成長,需要學校和教師為其構建科學的平臺。這種平臺的創建,應該包含具體課程、具體環境和人文環境等,事實上也屬于一種情境教學。所謂人文環境,即是尊重學生,尤其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標教學更加強調要進行角色的轉變,并改變過去一言堂的作風,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要讓學生們明白知識面前,除了真理不存在絕對的權威。過去,我們一味地強調學生要聽從老師的話,但現在時代在變,我們的觀點也要變,現在我們的教育任務是以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平等、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為主,讓我們聽到更多不同的觀點,并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就大膽地說出來。
四、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
初中數學是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和進行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同時,新課改對數學學科的教學要求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更注重實踐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學生能夠提出了問題,就說明他們在進行思考,無論繁簡錯對,教師都應加以解答或回饋,可以不直接告訴答案,但一定要適當鼓勵和正確引導,讓其理順思路,當其缺乏思路時要適當指引,幫助其找到正確途徑。而對于即使是提出錯誤問題的學生,也不要直接給予否定,而應鼓勵其做進一步的驗證,并通過自我判定,能夠在錯誤的總結中找到正確答案。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針對學生在發現問題,并急于找到正確解答途徑的過程中,幫助其進行思路整理,為其指點迷津,由此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能進行積極勇敢的探索與求證。
五、 廣泛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模式
小組學習能夠調動學生的合作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有些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太喜歡表達,但在小組學習這種環境中就截然不同了。教師要對這種方式充分利用,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磨煉升華。在這個環境下,教師作為旁觀者或者參與者都可以,可以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活動環境不必局限于教室之內,甚至不用局限在校園里,可以在借助現代通訊工具的情況下,進行廣泛的小組合作與實踐探究。總之,能有效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問題進行發現和討論就是最好的引導與培養方式,而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也正是當前教學工作需要進行深度挖掘的一個重點方向。
六、 結束語
總之,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是新課改的核心精神之一,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必經之路,數學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課堂教學從知識灌輸型轉變成應用型,把教師的課堂身份從主導轉向引導,使學生們在思考中產生疑問,疑問中進行思考,形成良性循環,逐步養成數學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春義.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8):150-150.
[2]易章琴,周光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探討[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6(7):128-128.
[3]馮敬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探討[J].科技展望,2016,26(6):128-128.
[4]張衛星.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116-116.
作者簡介:
陳文攀,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羅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