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建
摘 要: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點領域,高等院校以培養服務地方的經濟和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類型的人才作為目標,重視培養大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近年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和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本文立足于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現狀,針對改革的重點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幫助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將應用知識更好的結合到實際生活中,希望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其能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應用型;應用數學教學;改革
國家為培養其需求的人才,加強了對高等教育的投入,而高等數學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對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培養其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高等數學與教學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甚至可能直接對高等教學的質量產生影響。
一、高等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學習能力不盡相同,生源基礎參差不齊
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和發展,對學生生源質量也造成了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習習慣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學習的知識只通過任課老師的講授。并且在高等教育中,任課老師并不能完全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
(二)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易受到傳統數學教學的束縛
傳統數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并沒有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認識到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必要性,并且高等教育中對高等數學這個學科的設置的課時較少,教學缺少直觀性。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只對高分有興趣,數學的思維模式和創新能力比較固化,創新的能力薄弱。
(三)高等數學教學體系不完善
高等數學教學要求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推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需要系統的高等數學教學體系作為支撐。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只能一味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機械化的讓學生加強對習題的練習,強迫性讓學生記憶,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而且并不能讓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由于高等數學教學的體系不完善導致的。
二、對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政策
(一)認清高等數學教學的定位
高等數學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學科,需要與其他學科相區分,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需要具有其特性,也要具備高等教育的共性。其作為基礎學科,需要為后續的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提供學習高等數學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也需要具有鮮明的學科性和實用性,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二)需要結合學生特點,增加教學課時,銜接高等數學和初等數學
由于擴招政策的實行,入學學生的數學基礎平均水平比較低,學校對培養應用型人才也不足夠重視。所以,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中,需要增加數學的教學課時,用以保證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進行緊密的銜接,從而保證學生不間斷的學習其所接受的知識,在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和技能進行培養和加強。針對高等數學這一確定的學科,降低相應的難度,使高等數學教學的思想和方法得以突出體現,將抽象的數學的概念知識利用更加直觀、具體、生動的方式體現。
(三)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應重視銜接專業與專業,注重“學與用”相結合
在高等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高等數學這一基礎學科作為教學工具,為后續學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將數學教學的相應知識內容應用于于此相關的專業之中。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淡化數學計算、公式推導、數學計算技巧以及相應的知識體系等,應十分重視講解數學的概念,注重實際與數學的相應概念理論相結合,強調應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將數學概念與實際背景相互聯系。
(四)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中應建立數學模型,重視師生聯系
在課堂中,任課老師需要對高等數學的相關概念、理論、數學公式和計算方式進行講解,在課后通過課外的鞏固練習加深對相關數學的知識點的應用;并且學校應該開設與數學相關的實驗課程,結合數學軟件對數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加以說明,從而幫助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對其所應用的軟件也得到了了解和掌握,提升了學生的相關能力;應開展相應的案例教學,創立師生的互助平臺,使得學生和任課老師之間得到較好的聯系,將教學中所涉及的內容與實際的相關案例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對建立數學模型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結論
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是一項有關于教與學的,涉及到各反面能力的系統性的工程。為了能夠提高高等數學的相關教學水平,使得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得到相應的發展。本文結合高等數學教學的現狀,介紹了高等數學教學的觀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的模式以及結合相應數學軟件教學等幾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措施,希望本文所提及的相關措施可以使得高等數學教學在以后學生的專業學習中發揮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唐春明,王中興.Matlab軟件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數學研究,2016,19(1):120-123.
[2]孫德淑.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視界,2016(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