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教學作為整個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必須滲透德育教育。關于這一點,數學教學大綱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可見德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須的。本文以《用計算器開方》這節課為例,深入挖掘德育素材,初探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
關鍵詞:初中數學;用計算器開方;德育滲透
一、 教學流程
1. 感受計算器:視頻導入,觀看生活中計算器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計算器帶來的便捷,感知生活中計算器的應用,感受數學服務于生活。
2. 學習使用計算器
(1) 探究活動一:自主探究怎樣用計算器計算17.64和3-13.824,總結按鍵順序。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上臺展示并總結按鍵順序,意在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2) 探究活動二:自主探究、小組交流怎樣用計算器計算3225和5+12,總結按鍵順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后小組交流,意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會獨立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學會與他人交流。本環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探索、交流、總結,意在通過本環節突破難點。
3. 用計算器解決問題
(1) 探究活動三:用計算器探究數學規律,并應用數學規律做題。
設計意圖:意在通過探索數學規律的過程中,熟練計算器的使用。
(2) 學以致用:用本節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并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根據本節課學習內容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教育,養成惜水、節水、愛水的好習慣。
4. 知識梳理:交流、分享本節課的收獲。
設計意圖: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 教學片段
片段一:感受計算器魅力,激發學習熱情
計算器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怎樣讓學生感受到計算器的魅力呢?貼近生活的視頻導入。學生A說:“視頻中計算器的使用太熟練了!”學生B說:“計算器的使用真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我說:“視頻中使用計算器的熟練程度真是令我們驚嘆!其實計算器不僅是在工作中,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要想熟練地使用計算器,我們首先要掌握各按鍵的功能。”貼合實際的情景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片斷2: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相得益彰
復習完常用按鍵,問學生你能用計算器計算17.64和3-13.824的值嗎?學生紛紛拿出計算器計算,自己去探索,很快就求出了正確答案,老師請學生上臺演示自己的操作過程,鼓勵學生發言,創造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之后,我又給出了3225和5+12這兩道題,學生拿出計算器去計算,在設計這兩道題目時已經預設到學生會出錯,但還是放手給學生去實踐而不是老師直接教給學生怎樣去做,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機會,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學生A、學生B求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些學生一臉疑惑,而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難度適中,學生可以解決,讓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在進行學以致用環節時,需計算每人每天節約1滴水計算,我國一年大約能節約多少立方米的水?在列式子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學生出現單位換算的錯誤,此時我也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教學生,改正錯誤。
在本節課中我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關注到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差異讓學會的學生去教學困的學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潛力。使學生在有序的課堂結構下擁有較高的自由度,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目標明確,控制有度,使得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相得益彰。
片段3: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養成惜水、愛水、節水的好習慣。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有益于后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數學作為整個教育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必須落實全面育人的教育指導思想,作為數學教師,我應該以數學知識為載體,給學生滲透哪些愛國愛家的教育呢?數學來源于生活,根據本節學習內容的特點,以學習的用計算器開方為知識載體,給學生提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一滴水的體積小不小,學生:“小”,老師:“對,只有0.05立方厘米,你計算過這個數據嗎?”按我國現有人口13億,每年365天,每人每天節約1滴水計算,我國一年大約能節約多少立方米的水呢?學生計算后說:“23725立方米”,我追加問題(2)(3)得到:這些水裝入一個正方體容器,棱長至少多少米(保留整數)?這些水大約可滿足一個三口之家多少天的生活用水呢(保留整數)?學生計算后回答:“29米”,“32017天”,此時學生臉上都出驚訝的表情。學生A說:“29米,比我們學校5層的教學樓還要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節約用水。”學生B說:“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一年竟然能節約這么多水,我認為我們應該節約用水,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老師總結:“看似微小的一滴水,它的體積是如此的龐大。就在我們不經意間浪費水的同時,全球很多地區正遭受嚴重的干旱(展示干旱地區的圖片),居民的生活用水不能得到最基本的滿足而糧食也因為缺水顆粒無收。所以我們應當節約用水,當然也希望同學們養成更多的好習慣。”貼近學生的生活,德育滲透更加自然有效。
三、 教學感悟
1.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在主動探索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2. 隨著數學德育一體化課堂的推進,越發感受到在數學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教學設計應緊密聯系實際生活,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作者簡介:
胡立娟,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市祥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