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術教學是我國一項傳統的體育運動,高校武術教學的開展對強化學生體質、培養其道德品質都有積極意義。但目前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機械的缺點,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不能實現武術教學的開展價值,因此,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應用已是必然。
關鍵詞:武術教學;多元化模式;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高校教學要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根本目標,素質教育已然成為教學改革、教學發展的主流。多元化教學模式便是對教學靈活性、多樣性的體現。因此在高校武術教學當中,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其思維發展、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武術教學多元化模式的構建
(一)明確構建目的
在對武術教學多元化模式構建時,首要是對構建目的予以明確,先明確該教學模式的構建時要以提高學生參與為主、還是要以提高其運動技能為主,做出明確的規定。
(二)實例研究
在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之前,要去借鑒以往成熟的教學模式,從中找到合適自己的且有借鑒價值的教學觀點和內容[1]。
(三)主題明確
教學模式的主體確定是該模式在今后開展過程中的重要指引與大綱綱要,支撐起整個教學模式的實施。
(四)明晰結構
對多元化教學模式結構的明晰,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做教材的篩檢與精選,突出教學重點。結合教學教材設定教學計劃。
二、武術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多媒體教學模式
在當前科技爆炸的新時代下,將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到教學領域中來,使其服務于教學已成必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媒體技術,在武術教學當中亦可以廣泛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武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是采用講解示范的方法,雖然可以用以支持學習簡單的基本套路動作,但若是武術動作技巧難度提升了,教師便很難做到對動作要領的很好講解,一方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另一面也不利于學生把握動作技巧。
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則能徹底解決該問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采用分解動作圖片以及視頻影像等手段,可直接、立體的呈現出技術動作,再配上文字、音樂等感官刺激,更能使學生有效的進行全方位學習[2]。這樣一來,教師教學難度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出來。
1.1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價值
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能把教學內容以文字、圖像和視頻等多種形式生動且直觀的向學生展示出來,另外配上輕松的音樂伴奏,還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支持學生細致、深入的觀察武術動作,提高學生把握動作技巧的準確性,就從該方面來看,多媒體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有利于幫助學生減輕其學習負擔。
1.2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注意事項
多媒體教學方法雖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廣為使用,但很多學校卻隨之出現了濫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問題。像是教師脫離了教學實際來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具體表現在:一些非常簡單且基礎的技術動作本可以通過示范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一些教師偏這種情況下也要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反而使得武術課堂變得繁瑣。因此需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手段只是起到教學輔助的作用,作為一名優秀的武術教師,應合理、適度、準確的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多媒體教學模式發揮出其提高教學質量的價值。
(二)網絡課程教學模式
隨著近些年來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直接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及學習等各方面帶來巨大影響。在此態勢下,高校武術教學積極、有效的運用網絡,開發網絡課程,以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興趣是大勢所趨。
和傳統的課程相比較,網絡課程的教學時間隨意性極強。因為教師只是將教學視頻在網絡上上傳,然何時學習是取決于學生自行決定、選擇的。在網絡課程的制作上,教師要注意不僅要體現出實用性,而且也要強調趣味性,這樣一來更能吸引學生去主動的觀看、學習。
另外教師也可鼓勵學生自己去拍攝學習武術的成果視頻,通過網絡上傳,教師在網上便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從根本上區別于傳統的評價方法,間接的增加了評價的趣味性,使學生易于接受這種評價方式,從而調動其學習興趣[3]。
(三)俱樂部教學模式
學生在校期間能夠主動去參加體育鍛煉的很少,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在課余時間睡覺、休閑、娛樂,而這也是造成我國學生身體體質日益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隨著身體體質的下降、對運動鍛煉興趣的缺乏,會使其面對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不適應,更是不利于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
俱樂部教學模式是指成立武術俱樂部,吸引學生在課余時間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武術技術,而且還能使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如此,武術作為我國一項傳統的運動項目,其中包含了極高的德育價值,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應用能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該項目中來,一方面提高了武術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弘揚了體育文化精神,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有重要意義[4]。
結束語:
武術教學多元化模式的構建實施是對體育教育思想的更新、對教學觀念的改革,實施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起體育鍛煉的好習慣,繼而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學生的身心達到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亞南.高校武術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8):59-60.
[2]張偉民,鞏志囡.論高校體育教學中武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3(12):30-31.
[3]王芳.高校武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途徑探究[J].新西部(中旬刊),2016,17(8):162,135.
[4]郭凱.武術教學實施的新路徑[J].拳擊與格斗,2017, 26(20):70.
作者簡介:
姓名:郭河,性別:男,出生年月:1978年2 月,民族:漢族,籍貫:內蒙古,學歷:大學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