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旺赤列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對傳統上灌輸式教學模式的突破和革新,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充滿興趣地參與到了教學中,積極的討論交流,教師變為了教學中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培養合作意識,激發求知興趣,開展小組討論互幫互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出合作的價值。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引言:
合作教學是伴隨著素質教育的產生而逐步產生、發展起來的,合作主要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學與學習共進的教學運作模式。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與發展,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已經發生重大的變化,教師的授課方式也由原來灌輸式逐步轉變為啟發式,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與教師的溝通變得頻繁和融洽,針對知識與真理進行探討,小學數學教師要將其合理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述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三大主要學習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其中自主學習是基礎和首要條件,合作是有效實現途徑,探究是目標。知識的獲取不應該只是教師的傳授,學生應該發揮其主體地位,運用合作的方式去探尋和發現知識[1]。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為目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與合作,從而完成共同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
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其學習興趣,形成競爭意識,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也可以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只有相互協作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掌握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方法。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課堂中的應用
1.培養合作意識,在參與中探索創新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現象普遍,受到更多的關注和寵愛,然而他們身上所呈現出來的自我、任性、孤獨、冷漠等性格特征,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面臨很大壓力和困難。學校必須承擔起屬于學校的那部分教育責任,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加強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小學生在不斷與人合作交往中懂得合作的意義和重要性,學會關心他人,熱愛集體,有一顆包容和感恩的心。合作過程需要創新能力來提升學生合作時的綜合素質,更加容易養成勤學善思的良好習慣,并起到很好的帶動示范引導作用[2]。教師可以在某一特定數學規律的前提下,為學生創造發散的思維條件,掌握與人的合作和對問題的解決。例如在講“年份周期表”時,讓學生分別查閱年份不同的日歷,定在某年、月、日進行對比討論分析,把他們有問題的地方提出來,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有的月是31天?”,這種小組合作式學習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特殊的意義。
2.激發求知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學習興趣是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最直接的作用效果,它是一種積極正向的心理促進,是學生保持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誘因,因為只有如此,學生才會在自己興趣的指引下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及時反思和提出不同見解。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時適時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并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出新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小學生剛接觸圖形的時候,對各種形狀的圖形顯得特別好奇,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自己找一些不同的圖形來分析,“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和日常應用?四邊形有什么不同和常見的具體事物?”并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認真評價,多給予表揚和鼓勵,評價的方法是多樣的,不但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
3.小組討論互幫互學,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
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進行練習時,有些容易出錯的題,各有各的說法,教師如果馬上公布答案,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效果不一定好,這時教師可以把問題放到學習小組中,讓大家一起思考,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一起交流、爭執的過程中更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而且也掌握得更牢固了[3]。例如在教學“時、分、秒”時,可以出示4 時 55 分這一鐘面,這時有的學生認為是 5 時 55 分,有的認為是 4 時 55 分,教室里一下子分成了“兩派”,爭論不休。我讓學生安靜下來,在學習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理由,學生在小組中講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集體觀察、討論,最終達成共識:因為時針5時并沒有走到,所以正確答案是4時 55 分。說錯的學生也在小組中知道了原因。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全體學生都有開動腦筋鍛煉思維的機會,學生在互幫互學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培養了樂于尋找規律、思考問題全面的好習慣。
4.借助數學案例分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解決一個比較陌生的數學問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角色扮演,包含了責任、義務和參與結果的推動,在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自的角色里。利用具體的數學案例分析,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了他們熱愛數學、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了知識的積累,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經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4]。
結語: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體現自我協調同伴間優勢互補的有效學習形式,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只要設計好合作討論的內容和思考的問題,掌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定能發揮它的效能,使各種層次的學生在愉快的合作學習中,知識和能力都得到培養,全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孫玉英.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7(08):84.
[2]李愛君 .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J].學苑教育,2014(10):22-23.
[3]張素娟 .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2017(02):50-51.
[4]鄧明發 .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7(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