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摘要: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學生接觸學習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教育也是學生奠定一切思想基礎的啟蒙階段,是塑造小學生人格的重要階段。然而眾多學校及家長卻把重點放在學生成績和興趣班的攀比上,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德育觀的建立和培養。從而造成大多數學生基本素質缺乏、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及缺失誠信等問題。因此,各小學在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性,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進行正確引導。本文將會從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角度,來分析小學德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對策,對學生德育教育問題作進一步研究,為積極引導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全面培養自身素質、樹立正確價值觀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問題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德育教育工作勢在必行,德育教育的實施更關乎著素質教育的成效。它作為思想層次方面的教育活動,不僅有塑造個人品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功能,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宣傳作用。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內容雖然不需要很深層次,但卻對學生培養正確價值觀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奠定基礎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身心發展。這就要求學校掌握學生心理,對小學生進行正確且有效的引導,加深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有助于其樹立正確道德觀念和塑造健全人格。本文根據小學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指出了當今小學德育教育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小學德育教育管理的內容
學校只有充分了解小學德育教育的根本內容,通過進一步把握其重點,結合學校自身情況,才能有效實施德育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頒布的對學生德育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總結出,其中最基本的內容是《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兩大標準。從道德要求的層次來看,學校也可將道德標準分為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五個層次,這五個方面是逐步遞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認識到這五個方面對學生不同層次的影響,才能找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來對學生實行教育滲透。
二、小學德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教育的發展,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實施也是對各學校和老師的極大考驗,是小學教育中十分重要且艱巨的任務。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擔任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角色,也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人。因此,教師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務勢在必行。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認識到德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專業的德育教育機構管理
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是在相關機構建立的基礎上進行的。學校僅把德育教育工作交給代課老師和班主任是不夠的,會造成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僅停留在課堂上,不夠全面;同時教師也無法做好政教機構和學生之間的銜接,使德育教育工作實施起來較零散,難以取得成效。
2、德育教育管理形式主義強
小學階段,學生自身各種觀點的概念形成較模糊,現階段受到的教育都是被動接受的,因此這一階段是教師容易引導教育學生的重要時期。學校的德育教育還只是停留在讓學生背誦《中小學生行為規范》、組織相關主題的講座或者舉行德育題材的演講比賽等表面形式上,并沒有采取有效手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造成學生對德育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當前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知也十分片面,他們只是把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學習成績優異、作業按時完成當成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外學校外的表現。因此,當前階段的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僅是對學生實行道德灌輸,過于形式化的層面。
三、解決小學德育教育管理問題的對策
在德育教育管理理念得到貫徹的同時,德育教育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其實施的成效也在受到廣大教育同仁的重視。因此,如何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成為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話題。針對以上德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相應對策來作進一步解決以提高德育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1、建立特定德育教育管理機構
小學作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體,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時,學校其他部門也不能袖手旁觀。學校可以針對本校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健全德育教育體制,整合德育教育資源,建立德育教育管理機構進行有效管理和引導。比如,學校可以建立家校中心,整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資源,對學生在學校以外的德育教育也進行正確全面的指導。同時,也可充分運用社會相關部門提供的教育資源,通過一些部門的支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
2、將德育教育工作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德育是脫離不了實際生活的,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重點也應回歸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在體驗生活后有所感悟,得到反思。學校可以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使教師把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到日常課堂中。這就要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發揮教師的正確引導作用,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道德灌輸,提高其對道德規范的認識。同時也可舉出相關的新聞事例,讓學生對其中的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展開討論,對其價值觀的培養做出積極引導,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德育教育觀念進行合理有效滲透。
小結:
思想道德的教育,是貫穿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這一問題。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塑造人格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工作更是任重道遠。教育工作者只有抓住學生的真實心理、符合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才能真正做到“育人”。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化發展,學生思想的個性化形成,道德觀念的市場化趨勢,社會輿論的開放化形勢等種種問題,都是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影響因素。且小學生本身辨別是非能力差,接受新鮮事物快,如果學校都沒有對學生起到積極引導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無濟于事,會對學生觀念的培育出現偏差。因此在當前社會發展趨勢下,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同時,針對如今德育教育工作實施的局限性,在德育機構建立的基礎上,把德育教育內容運用到課堂中,把德育教育內容和教學目標相結合,提高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時效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當挑起的重擔,也是今后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魯凡.淺談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G].留學生,2015(09)
[2]陸遜.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考試周刊,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