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隨著我國不斷的發展,高校的管理也越來越標準化。隨著各大高校的擴增,不僅促進了一定資金的流動,同時高校的全方面管理運營也受到重視。然而據調查,我國眾多高校的資金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債務問題逐漸出現、資金使用的方式不合理、預算考核機制不合理等等。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高校的預算執行績效情況,提出相應的建議,指出構建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并對該體系做出具體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是在相關績效的數據基礎上,運用相關的評價體系,采取定性定量的多方式對預算的執行績效進行客觀評價。通常,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在預算績效發生之前做好相關前期工作,工作一旦開展,要監控整個過程,隨后對于工作的后期同樣需要合理的監管,最終要結合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三方面因素對高校的預算執行績效做出最佳的評價體系構建以及評價結果。
一、理論簡介
預算是指財政方面的收入與支出關系的一個計劃,需要國家相關的法定部門的相關程序的審核通過。相關要求中包括了財政收入的途徑及方式、財政支出的去向及方式。經過合理的預算之后,可以由預算結果明顯的看出整體預算的收入與支出的詳細情況,為后續的工作提供合理建議。預算管理應當貫穿于整個工作過程中,是一個多變性,受外界各種因素影響的變化的參數。
預算執行是一個詳細的完成過程,是對預算的具體方案采取措施,付諸于行動的過程。預算執行這一過程也是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的關鍵步驟。一般情況下,預算執行包括了兩種途徑,一種是外界的操控,另一種是自我的操控。管理外部操控通常是指國家政府的高層管理對高校的預算執行做以監控,自我操控是以高校為主體的相關部門對學校預算執行的管理與管制。
績效評價是一種綜合性的全方位評價,在經過一定的統計調查的基礎上,根據相關原則,制定出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案,設置出其可變性應對不同的情況,最終目的是對高校做出合理的評價。這種評價結果不僅是工作結束后的綜合性評價,而且會對預算工作前以及工作完成過程做出一定合理的評價。
采取績效評價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優勢,它不僅可以對相關單位的當前數據做以分析,同時對分析的數據可以提供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二、體系構建研究
(一)體系構建對象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是針對我國的各大高校,在各個學校的具體情況下,全方面的對各自的財政收入支出給出合理規劃與管理評價。所以針對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對象是學校各個部門的預算部分,及參與預算工作的主要機構。
(二)體系的構建原則
為了使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更加高效科學的運行,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是根據高校的不斷發展和學校財政方面工作的綜合性評價,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學校的預算運行,為學校管理提供合理化的建議,進而促進學校的發展,同時為其他行業的管理提供相應的幫助。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完成后,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幫助學校資金的運轉,在減少開支的前提下提供收入,做好最佳的投資方案,為高校的全方位管理提供依據,促進高校的快速發展。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性原則
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應對環境處境是多樣化的,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與變化,進而做出相應的評價。因此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要考慮到多變的對象,不能僅是單一的構建評價體系,這種針對性過強的體系必定會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得到廣泛應用,使用價值大大降低。它需要的是多方位綜合性的指導評價體系,要能從各個時間各個階段各個工作進行評價,達到精準而又不失聯系,廣泛而又不失具體詳細的效果。
2.利益持久化原則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使用通常會導致一定的依賴偏向作用,往往會使得使用者關注當下的利益,導致結果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只注重眼下更好更高的執行方案,進而忽略后續的發展,工作的延續后就會逐漸出現一定的問題。所以,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要從多角度出發,著眼當下又要考慮之后的進展,構建的體系要有長遠性發展。
3.改善可變原則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需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它所面對的受眾不是一成不變的數據,而是根據不同情況會有稍微改動的數據。一旦構建的體系針對性太強,只能對某一類特定的數據做以分析,那么就很能做到全面綜合的考慮,就無法避免一些隨機數據,使得最終評價結果可參考價值大大降低。
因此,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需要科學性可變性的構建原則做以指導,要在運用中不斷完善,在變化中不斷修改,構建好的體系可以更加科學全面的做出評價結果,同時對隨機變化的數據也能做到更新完善的評價。
4.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是指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要使得評價的相關依據指標的橫向縱向有一定的可比性,即被評價的主體的當下評價結果不僅要能夠與其自身過去或未來的評價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被評價的主體的評價結果還要能夠與其他同行進行科學性的比較分析。
5.可操作化原則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使用是廣泛普遍的,因此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構建的評價指標不僅要達到評價的效果,還有考慮到實際存在條件的可行性。所以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不止需要完善全面,還有都在獲取指標時候得到相應的信息。
(三)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構建者需要清楚的指導體系運用的受眾者。在高校的績效評價中通常會有學校自己、國家教育管理層以及學生。因此,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會存在多個方面。財政方面是指國家政府以及學校自己的使用,教育部門會參考相應的評價結果給于學校一定合理的教育費用。客戶方面就是學生及其學生的家長,他們會參考評價的數據關注學校的教學情況、環境情況等等。自身方面是指學校自己設定的相關部門,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一定幫助。
三、體系構建的建議
(一)完善管理制度
任何一個體系的構建都需要強有力的監管,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同樣需要不斷完善的制度來管理。國家相關的財政部門需要對高校的預算做好嚴格的把控,同時增加高校的科學化意識,幫助高校構建完善的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要做到合理化,標準化,法規化,把要求說在前頭,一旦出現違反的單位與個人,一定要采取嚴格的懲罰措施,嚴肅處置相關單位人員。除此,還需要不斷的制定科學性的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的要求與標準,使得各個高校有所參考,有所學習,從而探索、完善適應高校具體情況的績效評價體系。
(二)多層次綜合體系
高校的預算范圍較廣,不止有預算的計劃和操作,執行績效評價體系關系到諸多層面,需要得到各個層面的支持和監督,所以高校在構建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要考慮到各個群體,建立多層次綜合化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高校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才會有參考價值。
(三)現行績效評價體系優缺點分析
常見的現行成熟的績效評價體系有業績評定表法、目標管理法、平衡計分卡等等,雖然適用性普遍,但依舊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目標管理法是一種導向性顯著的評價方法,一般用來評估相關工作者的任務完成結果狀況,這樣可以督促工作者按計劃高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對工作者的行為及工作狀態很難監管,目標的確定會存在一些困難。平衡記分卡相對來說更加綜合全面,可以將個人的目標期盼與單位的長久戰略互相平衡,把平衡記分卡引入員工評定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工作的高效完成,提高績效,實現戰略目標。同樣,這種評價體系也需要改進,它對單位的要求過高,信息化要求苛刻。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優缺點,為了更好的完成高校績效評價,需要結合多種評價體系的優點,綜合制定更加優質的體系。
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可以更好的管理高校的資源,合理的運用資金,對于高校的財務工作的完成具有很大的幫助,一個科學多元綜合的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對一個高校的發展極其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春花.高校預算執行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山東工商學院,2017.
[2]黃思瑩.高等教育經費預算執行績效評價的內容體系構建[J].現代商貿工業,2017(0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