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琳
摘 要 快樂教學是指教師要創建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將知識性、科學性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確保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方式。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不成熟階段,學習自制力很差,“玩心”較重,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只有讓他們“樂學”,才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快樂教學法;運用;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238-01
一、當一個樂觀、博愛的教師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都不成熟的階段,習慣根據自己的喜惡來選擇聽不聽課。這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有人曾說過“選擇了樂觀開朗的教師,就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樂觀主義”。試想,假如教師自己生活得苦悶、悲觀,如何能在教學中讓學生開心呢?人們都喜歡那些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的人,學生也是一樣。樂觀的生活態度有助于教師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始終保持旺盛的激情與創造的快樂。同時,也能感染到學生,讓學生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快樂幸福。此外,教師要博愛,要去愛他的學生。一些教師只帶著知識進入課堂,學生很容易忘記所教的知識;而將愛也帶進課堂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要用愛心去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走進學生的內心,加強師生間的心靈溝通,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做好課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普遍較小,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因此,他們對學習的動力主要取決于自己的興趣。在實施快樂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全面掌握班上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興趣出發,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其中,課堂導入屬于教學中的第一環節,也屬于關鍵環節。做好課堂導入相當于成功了一半。一次,我到長豐二小一(6)班上教壇新星公開競賽課,抓鬮是上拼音m和f,上課鈴打響,當我走進教室時,面對的是六十多個亂哄哄的孩子,和端正地坐在教室里看我“表演”的評委和老師們。我瞬間收拾好緊張的心情,環視一下教室,發現墻上貼滿的小紅花,臨時設計了一個導入課:我發現一(6)班同學都喜歡小紅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朵大紅花,同學們想要嗎?那就看誰今天最遵守紀律,發言最積極,我就發給誰!瞬間教室里安靜下來,同學們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配合著老師,圓滿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育教學。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詩歌、講故事、問題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繪畫等。因此,我們要根據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特點,選擇恰當的導入方式,以期獲得最佳的導入效果。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
問題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內驅力,也能激活他們的思維,增加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讓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而激起強烈的求知欲。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會主動去學習,通過閱讀課文認真思考,逐步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比如,在教學《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時,我提出了下列問題:(1)在恐龍大家族里,哪種恐龍經過演變飛上了天,找出課文中的句子。(2)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這樣學生能帶著問題認真閱讀課文,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問題情境的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究語文的積極性,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貼近生活開展語文教學
語文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能增加語文教學活力,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看到語文就在自己身邊。教師除了要善于篩選小學生喜歡的一些生活素材作為教學案例外,還應開展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比如,在寫作教學時刻選取一些與生活貼近的題目,讓學生寫作。春天來了,筆者周末帶領學生到郊外去春游,并用手機記錄下活動的畫面。回到課堂上先讓學生講一講春游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然后展示照片。最后,讓學生以春游為主題寫作,學生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反而寫作熱情很高。
五、善用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每個人都喜歡贊美之詞,小學生也是如此。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威嚴的,因此,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而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均會明顯影響到他們的情緒與行為。因此,我將每個學生都當做朋友真誠以待,熱情幫助他們,并盡量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巧妙運用激勵性的評價,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幫助他們恢復學習信心,獲得成功體驗。
總之,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快樂教學理念,積極去探索實踐,不斷改進快樂教學方法與策略,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侯鳳蘭.淺談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7(08):156.
[2]李會平.小學語文課的幾種導入方法[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