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學校教育改革中,應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機械制造課程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機械制造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能力,理實一體化就很好地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二者相結合,使學生在一種實踐的情形下,探究機械知識,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習興趣,提升綜合素質。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機械制造;應用教學
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以及教學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有著重要影響,我們的課堂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從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中,探究學習方法,掌握機械制造的專業知識,改變被動的學習局面,不斷提升學習效率。在機械制造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任務的制定幫助學生獲得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促使教師能夠快速掌握學生學習狀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推動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促進自我的全面發展。下面就理實一體化內涵以及意義對機械制造課堂中的作用進行簡單分析。
一、 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內涵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內容為依托的實踐過程,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的實踐環境下,不斷提升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
在機械制造課程中應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與探究性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以項目活動為主要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其中,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以及結論,通過自主探究、分析、總結得出結論,是一種“在實際中的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項目需要教師對學生展開不同層次的項目規劃,形成幾個教學內容不同但教學目標一致的活動內容,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展開不同層次的探索。實踐的過程給予了學生親身參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體味學習的樂趣,不斷投身到實踐學習中,進而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重工業的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更加需要機械行業的推動,因此,機械制造課程擔負著培育國家人才的重擔,機械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旺盛,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就是給予了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提前適應就業環境,在一種模擬的場景下展開學習,學生能夠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獲得專業知識以及實踐能力,通過自身的實踐獲得良好的創新意識,提升自身的競爭素質。從另一方面來說,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培養創新精神,同時增強對機械知識學習興趣。
三、 理實一體化在機械制造課程的實踐
(一) 分析教學內容,創設教學任務
在機械制造課程中,開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首先教師要為學生設定合理的教學任務,這種教學任務的制定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又要貼合我們的專業性特征,只有這樣的教學任務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參與實踐過程。例如在機械制圖的實踐中,教師對學生制定的任務倘若不考慮學生的學習特性,單純的講解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生就很容易被教師所講的構造繞暈,從而不愿意參與學習。但是教師如何帶領學生到實踐車間,讓學生結合具體的實物,進行多角度的內容分析,進而展開構圖教學,教學就會變得更加容易和高效。因此教師對學生設計教學任務時,不僅僅要注重實踐性的內容,更加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產生學習欲望,進而不斷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二) 設立項目小組,制訂實施計劃
在機械制造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是小組間的互相合作,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課題,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且通力合作,完成任務,這種學習方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而帶動了班級相對不積極的學生。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學生展開分組。在學生分組以后,教師要讓學生制定項目實施計劃,通過學生的計劃表,幫助學生測定實施的可行性與否,進而促進學生的實踐操作成功。避免因計劃不完善或是計劃不可行,浪費學生的時間以及降低學習自信心的狀況。實踐的計劃可以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每一個組員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計劃部分,由總結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全體組員最后將計劃匯總。學生在這種計劃制定中,訓練了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學會集體合作。并且能夠樹立集體主義意識,增強團隊的合作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三) 實施具體任務,鼓勵學生實踐
在計劃制定后,就是具體實施的步驟,教師要認真督促學生完成項目計劃,讓學生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實踐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推動學生的計劃順利完成。例如在對機械加工中,使用的機床、刀等工具時,教師讓學生在從操作車間,通過實踐,理解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學生的操作過程難免會出現問題,教師在鼓勵學生實踐的同時,也要保障學生的操作安全。在進車間前,為學生熟讀操作規范,以及安全使用規則。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讓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具體任務實施過程中,構建師生和諧關系,了解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加以糾正,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四) 評估實施效果,增強學習信心
在實踐的最后,必不可少的就是評估,學生的實施內容結束后,教師與小組成員組成評價小組,對學生的操作實踐進行一個合理、科學、公正的評估,有助于學生糾正自身的錯誤,及時調整學習狀態,樹立學習自信心。當然,教師通過評估能夠發現機械制造學生存在的實踐問題,從而在開展教學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學,讓學生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機械制造課程學習中。
四、 結語
職校為社會機械制造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要重視起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教學,將二者有效統一,推動學生的學習進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姚能俊.理實一體化教法在機械制造課程中的應用實踐[J].科技信息,2013(19):268.
[2]任玨俊.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中職數控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5):227-228.
[3]鄧福鎊.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模具理實一體化實踐課中的應用[J].機械職業教育,2012(3):46-48.
作者簡介:白麗麗,江蘇省宿遷市,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