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越來越多創新的教學模式引入到我國中小學校園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教師的教學質量大大提升。合作學習便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讓學生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這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能夠起到很大的輔助效果,合作才能共贏,促進中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文章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分析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既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合作學習;合作策略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的都是“講授法”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著知識點,學生在臺下卻是昏昏欲睡的不愿意聽。這樣的教師主體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不愿意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同時,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在課堂中不會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心中已經養成習慣覺得教師一定會將課堂的重點講述出來,自己只需要去記憶與背誦就夠了,不利于中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基于此,合作學習的加入給中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新氣象,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
一、 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實與我們學習的語文學科有很多的相似點,但學生的母語是中文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英語中的詞匯、語法與句型都與我們的漢字有很大的差別,使得許多學生找不到英語的學習方法,加上中學英語又是小學與高中的過渡期,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更加嚴格的要求。而合作學習的加入便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目前中學英語教學困境,其重要性可以分為三點:
一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合作中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交流中,在討論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對于中學生來說可以產生莫大的成就感,也能夠在小組這個小集體中產生小組凝聚力;二是有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一個小組中,想要更好地提升小組整體水平,需要每一位組員的共同努力,小組中基礎好的會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經驗,這對于小組中的后進生、基礎一般的學生起到借鑒作用,并在不斷試驗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三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說起合作,學生都覺得自己很擅長,但是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卻會發現各種需要去磨合的問題,在不斷磨合中小組成員相處得更加融洽,在生活中也可以學會友好相處。
二、 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策略
(一) 科學分組,趣味探索
想要更好地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小學合作學習,科學的分組是合作的第一步,教師要確保每一個小組的人數相等,實力均衡,這樣在小組與小組之間比賽時才有競爭的樂趣。不然一個小組的實力過于強勁,會讓其他的小組喪失挑戰欲,覺得不論怎樣都是無法超越的,這樣的小組合作便失去了原有的性質。
教師可以將4-6人分為一小組,在每一小組都有基礎優秀的,基礎一般與后進生,這樣的安排既能夠保障小組與小組之間存在競爭力量,也能夠起到互幫互助的效果,促進后進生在小組中提升。接著教師讓組員自己選出小組的小組長,小組長不一定是要小組中成績最好的,也可以是領導能力強的或是社交能力強的,這樣才能夠帶領小組在每一個合作任務中取得勝利。最后,教師讓組員為自己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提升組員的歸屬感,也讓組員在這個名字中不斷產生合作學習的凝聚力。有的小組便為自己組取名為“勇攀高峰”組,寓意自己的小組不斷前行,勇攀高峰,有的小組取名為“堅持不懈”組,寓意堅持就是勝利……每一個組名都是小組的一個信念,教師將組名打印出張貼在黑板上,促進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二) 分配任務,學會合作
確立好小組后,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來制定任務,在課堂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示,當課堂的“小老師”。這樣的設計既能夠凸顯學生主體,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
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時,教師便可以將教學任務布置到每一個小組中,例如給小組A安排一個趣味的課堂導入環節,讓班上的學生都充滿學習知識的期待;小組B來解決上半部分英語詞匯,看看你們能不能快速地讓臺下的學生記憶詞匯;小組C解決本單元的語法問題,并舉出例子活學活用;小組D結合閱讀內容進行展示……在這樣的任務分配下,每一個小組都開展了如火如荼的討論,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天的時間準備,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可以來詢問老師。在小組展示中,展示導入環節的小組采用一個趣味的課本劇的表演來展示自己什么時候起床的,還有一位組員扮演叫醒的鬧鐘,一到起床的時間就去叫醒“小主人”需要去上學了,在這樣趣味的課本劇中,臺下的學生很快就明白了本單元我們需要學習“時間”的相關內容,也對接下來的小組展示充滿期待,以一個更好地狀態去開展初中英語學習。
(三) 趣味評價,磨合提升
在英語課堂剛開始開展合作學習時,許多學生都還沒有形成小組合作概念,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進行合作交流,找不到合作的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改變評價方式,不再讓教師單獨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的評價中,采用小組互評與小組自評的形式,促進小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一個小組在討論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意見發生了分歧,此時教師就可以加以引導“在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意見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學會記錄下意見,去學習其他人的優點,才能夠讓小組展示更加成功,現在可以繼續討論嗎?”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組員之間學會磨合,組長也合理分配好任務細節,獲得展示成功。小組在講臺中展示時,展示結束后教師可以先讓小組自己對自己的展示進行評價,說一說展示的效果,還可以讓其他小組作為“小評委”,找出展示小組的優點與不足,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讓展示小組認真展示,學會反思,也能夠讓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學會評價。從而更好地去提升合作水平。
三、 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特點,科學分組,布置任務、趣味評價,讓學生在合作中激發英語學習興趣,學會在合作中探索,掌握英語的學習方法,明白合作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馮敏娟.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與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69.
[2]吳雨臻.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探究[J].現代交際,2017(15):161.
[3]邱洪亮.鄉鎮初中小班化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22):74.
作者簡介:陳麗芬,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