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培旺 張良彪
摘 要: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是學習化學的敲門磚,也是化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高二學生化學用語方面的學習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闡述自己的感悟。
關鍵詞:化學用語;教學;調查研究
為了配合《類比遷移法在化學用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研究,提高化學用語的教學成效,本課題組以我校高二理科四個班學生為樣本,對化學用語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調查結果不容樂觀,現將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并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 調查方法
(一) 問卷調查
選取我校高中二年級理科四個班(三個普通班128人,一個重點班41人)為樣本,采取無記名方式,從化學用語的掌握情況、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期待的授課方式及化學用語相關知識等方面,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然后對回收的169份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調查數據。
(二) 訪談調查
與任課教師及部分高二理科班學生面對面交談。通過與同行交流,了解我校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掌握程度,在平時作業、練習、考試中化學用語的規范使用情況及普遍存在的問題,探討相應的教學策略;通過與學生代表的面談,了解他們學習的狀態、存在的困難、所需的幫助及喜歡的授課方式等。
二、 調查時間
問卷調查時間為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末,這一階段學生各種化學用語已學習較為全面,更具有普遍代表意義,能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狀況。
三、 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及結論
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化學用語掌握程度一般或較差,自認為掌握很好或很差的只占到各一成。學習態度方面有超八成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態度比較認真或一般,很認真和不認真的各占13.0%、5.9%。問到“你是否知道常見元素化合價”時,有64.5%的學生選“知道”,30.8%的學生選“部分知道”,自認為“基本不知道”的只占3.6%。可見多數學生自我感覺良好,事實可能并沒有那么樂觀。據我本人的了解和同行的反饋,仍有相當多的同學不能熟練判斷和靈活應用常見元素化合價。自認為“能”或“部分可以”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的同學各占51.5%、
39.6%,“基本不能”的只占7.7%。這與同行反饋的情況有一定的偏差,現實并沒有那么樂觀,再說如果元素存在可變化合價,情況可能會更糟。如常有同學寫出“NaCO3”“NaSiO2”“NaAlO3”“H2NO3”“Fe2Cl3”“NH3Cl”“NH+3”等錯誤化學式。在“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方法”方面,選擇“理解記憶”“死記硬背”“其他方法”的各占48.5%、36.7%、14.8%,理解記憶占主流,這可能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提及“要理解記憶”有關。調查顯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多數選擇與同學討論或自己努力解決,也有一成多學生選擇放棄,很少能主動問老師,與同行的交談也印證了這一現象。究其原因可能與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有關,有些學生自認為太差,生怕遭到老師的指責,不愿暴露自己的問題;也有一些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不愿意深入思考,不知從何問起。
在問到“哪些方面你覺得學習較困難及難以掌握的原因?”時,學生普遍認為“化學用語內容多,記不清,不同化學用語容易混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較為困難。這跟同行口中了解到的情況完全吻合。隨著所學化學用語的增加,作為初學者,容易混淆是在情理之中,關鍵還是端正學習態度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復習,及時鞏固,勤寫多練也是必不可少的。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需要學生縝密的思維和嚴謹的態度,確實是化學學習中的一個難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其實并不難,只是有些學生沒有用心去記難溶、難電離物質,或者常見離子所帶的電荷記不清,而感到困難。教學中老師還是應該從基礎抓起,讓學生熟記常見難溶或難電離物質,熟練書寫常見離子符號,并在元素化合物教學中不斷滲透離子方程式,分散教學難點。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也不難,只是學生在學完“物質的量”之后幾個物理量的關系產生混亂,加上學生在初中用慣了計算器,高中不能使用計算器,遇到計算產生畏懼心理。教師應多加疏導,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給學生理清常用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選擇針對性的練習,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
在化學(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面,有超六成的學生不懂反應生成物是什么,方程式不配平、缺反應條件或錯用符號也是較普遍現象。對于幾個“守恒”關系,質量守恒學生爛熟于心,但對“電荷守恒”和“電子守恒”了解情況就差強人意或不能靈活應用。以上兩點應是學生感覺化學(離子)方程式難寫的根源所在。對此還是應選取針對性的練習強化訓練,并歸納總結常見反應的一般產物。如有氫有氧通常生成水;非金屬氧化物通常生成同價態的含氧酸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SO2、SO2-3、HSO-3、S2O2-8一般轉化為SO2-4,ClO-3、ClO-、Cl2還原為Cl-,CrO2-4、Cr2O2-7還原為Cr3+,MnO-4還原為MnO2或Mn2+等等。同時,常給學生灌輸“電荷守恒”和“電子守恒”思想。
調查顯示:在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學生常犯的錯誤是“△H的值不會算或算錯”及“反應物、生成物的聚集狀態漏標”。這是事實,普通學校的多數學生缺的就是縝密的思維和嚴謹的學習態度,也再次暴露了他們計算方面的弱點。
在問及“哪種化學用語的教學模式你更能接受?”時,選擇“聽老師講解,講深、講透”的同學占72.8%,選擇“老師分類匯總,類比遷移”的占71.6%,而選擇“提供大量的習題和例題”的不到五成,最不愿接受的是“多提供給學生討論、探究的機會”。在關于“你希望教師能采取哪些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的調查中,大部分的學生選擇“多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多進行方法指導”“歸納總結,類比遷移”,最不喜歡的是“多進行默寫、小測”,其他選項各占三成左右。當問到“對于化學用語的學習,你有什么好的經驗或建議?”時,選擇率相對高的有“提高聽課效率”“學思并用,多鉆研”“多進行針對性練習”,上選率最低的是“多看書”。
四、 調查啟示與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深切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習困難及教學需求,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老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從學生方面來講,不少學生還是沒有形成比較好的化學學習方法,甚至有些學生由于這樣那樣的認知與非認知的原因而對化學學習有消極態度。調查顯示:高中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掌握程度和規范使用情況令人擔憂,在做題過程中,學生往往得出了正確結論,但因沒有用規范的化學用語表達而不能得分,令人惋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和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對于容易出錯之處多加強調,有利于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通過與學生代表的訪談及問卷得知:學生期待的授課方式有:①有針對性的講解;②高效的歸納總結和類比遷移;③在學法上多得到老師的指導。學生表示排斥的教法有:①經常默寫、小測;②大量練習和例題講解;③經常進行學生為主的討論、探究(與學生程度有一定關系,程度差的學生往往在討論、探究中得不到預期的結果或者效率低下);④教師課后輔導(也許學生希望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活動時間)。
從老師方面而言,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只關注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只關心課程教完沒有,而忽視了學生掌握沒有;只管自己死命地“灌”,而不了解學生的需求。結果做了大量低效的無用功。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老師往往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鉆研教材、書寫教案、批改作業及試卷上,而很少去研究學生、了解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障礙及所需幫助。導致結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扭轉這種局面,我們應該調整工作策略,應走近學生,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學習意愿,兼顧學生的喜好與感受,充分分析學情,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教法研究、學法指導和學生的心理輔導上。要經常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談心,幫助他們糾正不良學習習慣,提高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并不失時機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疑惑。只有針對學情,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學效率。
化學用語知識點細碎,規范性強,容易遺忘和混淆,因此,在教學中不能一蹴而就,應反復訓練,反復講評,不斷再現,讓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多寫多記。當然,科學的方法也不失為提高教學成效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類比遷移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它能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特別是在化學用語教學中,能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值得在化學用語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學峰.中學化學用語教學的現狀與策略[J].數理化學習(高三版),2015(5).
[2]劉仲鵬,莫尊理.高一化學用語教學的調查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11).
作者簡介:余培旺,張良彪,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鼓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