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如今的高職院校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雖然高職院校的招生人數增多,但依然存在著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增加了學生教育管理的難度。很多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水平已經滿足不了當代學生的發展需求,其管理模式落后,教育方法不當,都適應不了學生的素質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教育;教育模式
一、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高職院校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的實際情況。加上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普遍低下,學生缺乏上進心,使教育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1.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在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初期,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給予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今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高職院校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歷史潮流,出現嚴重滯后的問題。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忽視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學生當成教育管理的單一接受者。這種教育管理模式使學生的獨立性變差,阻礙其個性的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不能充分發揮。這種管理和被管理之間的教育管理模式,讓學生和教師處在對立的情況。既不利于師生之間融洽相處,又給教師進行學生教育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2.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之間沒有聯系
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的管理體系分為院級管理和系級管理兩種制度。其中一般都是由系級負責學生日常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但由于系級學生干部負責的工作內容繁雜,導致學生工作量變得非常大。這樣學生干部平時就沒有精力去關注其它方面的工作,例如學生平時的生活狀況、學習興趣和就業取向的方面。因此,學生沒有受到過多教育上的關注,滿足不了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需求。同時,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各種社團,學生在校內參加許多社團活動,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就出現了各自為政的局面,導致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之間出現脫節情況。同時,教師不僅缺乏對學生思想政治的相關指導,也對學生的日常管理缺乏針對性指導。教育管理工作者沒有意識到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之間聯系的重要主要性,學校也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高職院校出現各部門缺乏溝通的問題,因此無法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3.學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識
我們了解到高職院校的發展目前為止還不夠成熟。因此在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上大多都是由輔導員專門包辦。學生參與制度管理的機會不多,學生的自我控制水平低,并缺乏對自身的管理意識。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不會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也沒有給學校管理工作提出相關建議,所以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并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也是一大難題。其中包括學生缺乏自我管理經驗,不知道借助什么方式和途徑促使自己進行自我管理,許多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困擾限制著學生的思維。在學校方面,并沒有灌輸給學生進行全校全員參與管理工作的理念。
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對策
1.樹立全新的學生教育管理觀念
要想打破傳統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就要全面創新并落實新的管理觀念。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必須有全新的科學理念作為管理指導。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思想,以學生為教育主體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樹立科學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理念。高職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并圍繞學生進行教學管理。例如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狀況,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建立一種輕松自由的管理模式,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都是由主要輔導員來進行,其他學科老師并沒有過多參與。要想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承擔起思想政治宣傳的任務,重視學生的心理思想,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理論基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著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任務,為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培養出高尚的人格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出自己的努力。高職思想政治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生活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管理學生的工作中。例如石家莊新華電腦學校社科部開展過一項“六個一”工程的專業活動。這個活動主要目標為要求每位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組成六組學生小組開展實踐項目活動,并聯系當地一個養老院或者愛心機構,帶領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在活動中完成一個人文素質的專題講座。參加完社區活動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思想感受。在實踐中進行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能讓學生體會進行社會服務對自身的作用。學生的思想水平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得到進步。
3.以制度建設為基礎, 規范學生教育管理秩序
高職院校應以制度建設為基礎,規范學生教育管理秩序。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融入在高校管理制度中,并加以合理的延伸和細化。學生管理指導規范作為學校管理制度體系的重要標準,教育管理制度規范指導著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并與每位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近幾年,許多高職院校根據本校的實際工作情況,通過不斷的實踐,制定出了一系列合理的規章制度,為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提出了新的標準。例如,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學校本身管理情況陸續出臺了《學生工作人員值班制度 》、《團學干部工作職責 》、《學生綜合素質考核條例 》等規章制度。這些制度規范著學生干部以及管理人員的行為規范,使他們在執行管理工作時有章可循并接受學生的監督和建議。因此,教師和學生應立足科學之本,創新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合理規范。
結語:
雖然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學生的教育管理上存在很多不足,與國外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只要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教師能遵守管理規章制度,并在不斷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依據國外先進的教育管理經驗,最終探究出最合理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教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自身特點,為完善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徐浩.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27):219.
[2]王建民.論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J].時代教育,2016(22):39.
[3]李雙雙.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研究[J].時代教育,2016(08):100.
作者簡介:姓名:趙暉,出生年月:1975年12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重慶,畢業院校:貴州省教育學院,畢業專業:中文,學歷;大學,單位: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職稱: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汽車營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