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娟
摘要:在現代教學中,小學數學語言已成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性的交流工具。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高低,因此,加強小學數學語言的教學,是現代化數學教育不容忽視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作為一名教師,語言的表達能力很重要。在教學中,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都需要用語言貫穿起來,科學地使用教學語言,可以增強教學效率,強化教學效果。下面試談我對數學教師的語言藝術的幾點認識。
一、新課導語要精彩,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且易轉移,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很認真,不感興趣的學得被動。所以教學中要使用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他們會覺得有意思,想了解它,進而想解決它,因而創設了良好的教與學氛圍。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堂都有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很注意用精彩的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嘗試,探索新知識的欲望。我在教“分數大小的比較”時,我先講一個故事:唐僧師徒取經時,一天,天氣很熱,豬八戒找來個大西瓜,悟空說:“為了公平,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瞪著眼睜,滿臉不高興地說;西瓜是我找來的,應該多分一點給我,我要吃1/8,至少要1/6。悟空聽了直笑,馬上切了1/8給八戒,大家高高興興的吃了西瓜。我就問大家:“八戒有沒有吃到更多的西瓜。”“同學認真討論、爭執,有的說多、有的說少”,我叫他們自學課本,最后同學們都明白八戒吃了大虧,并掌握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二、授課語言要準確、簡明、生動,寓于啟發性、激勵性
語言只有準確,才有說服力。平時教學中,我很注意做到用詞準確,對問題的指令要具體。如概念教學中,忠實盡力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弄清概念是指和概念間的關系,隨時留意學生反饋,讓他們比較辨析。
教師的語言還要簡明,富有啟發性,避免說空洞無物的話。心理學家研究證明,教學語言的清晰度和學生學習的效果成正比例。一位老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簡潔準確的教學語言可以節約學生很多時間。在教學中,對重點地方該問的精些、細些。如我教通分時,建立通分概念,讓學生觀察復習題中得三組數:
4.然后提出簡意賅的問題;①這三組都屬通分,通分都是把什么分母分數化成什么分數②通分后每個分數和原分數什么不變?③說說什么是通分?這樣語言簡意,學生百分百理解掌握了通分意義。
通過語言優化課堂氣氛,語言就要生動形象、生動親切自然。在教學中,經常挖掘教材和學生表現出的快樂因素,努力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把學生逗樂,效果總比嚴肅正經的說教好。如用上教學上用易錯易混問題,編寫生動形象的故事:或將錯題送入“數學診室,讓“小醫生”診治,或送入“數學法庭”,讓“小法官”審案;或組織有趣的比賽等。有時我將學生的錯例公開,如“人的身高1.4厘米或140米”,“大樹高8厘米”讓他們在笑的同時學會估算。
教師的授課語言還要有激勵。多表揚、多鼓勵會讓學生感受到溫暖。無論優生,還是學困生,都使他們有機會表現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產生自豪感、自信心,進而努力學習,取得成功。繼而更努力,取得更大成功,這良性循環,不斷上進。平時,我經常表揚學生獨特的解題方法和日常學習中涌現的好人好事。把百分百的學困生納入視野,尊重愛護。我常用“你真行”、“了不起”、“表揚他”、“你將會成為數學家”等詞語去激勵學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在指改正的同時,充滿熱情地鼓勵他們。如有一次上課,我組競,兩位同學分別代表兩組同學比賽,結果一個同學出錯,錯了的同學低下了頭,他所在組的同學挺不高興。我就對他們說:“這位同學雖然錯了,但也值得表揚,因為他告訴我們這樣解題是不對的,他帶給我們走向成功的經驗和教訓。”說完,班上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使這個同學又斗志昂揚。
三、課堂結語要精練
目前,較常用的教學時間安排一短(復習時間短),二快(接觸新知識快),三慢(講解新知識慢),四活(練習新知識要活),五明(課堂結語要簡明精煉)。課堂的結語既要鞏固加深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要把學到的知識外延到更新的知識中去。如我教《分數的基本性質》,小結時:這課學了什么知識?這個性質是怎樣的?然后簡介這節內容的學習為下節課學習約、分通分打下基礎;最后出示思考題:
精湛的教藝術是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化的可靠保證。要認真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修養,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才能獲取數學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