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首先從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特點入手,然后闡述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物理教學
引言: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也得到了運用。高中物理中實驗難度系數較高,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老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本文針對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
1.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特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轉變的更加形象,可以把微觀的物理現象轉變成宏觀的物理現象,可以把靜態的物理現象轉變成動態的物理現象。并且多媒體技術可以強化物理知識重點,有效化解物理問題難點,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素質教育。
1.1使物理教學更加直觀
高中物理內容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學生因為沒有辦法理解抽象的理論,從而對物理學習產生了抗拒的心理,影響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1]。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對于一些抽象的物理規律和現象,進行直觀的解釋,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老師在講解必修一中“彈力”時,學生很難感受到微小形變,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有關動畫,把微小的形變放大,使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形變的存在。
1.2增加物理課堂的信息量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高密度的知識講授。因為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出來的是圖形和動畫,會給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并且其包含的信息量較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師課堂教學效率。例如,老師在講解平面鏡成像時,可以課前拍攝一些照片,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把照片播放給學生,從而提升了可視性。在平面鏡成像的多媒體課件中,可以體現出物體和像是關于鏡面對稱的,并且如果物體發生移動,屏幕中的像也會隨之發生移動,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增加了物理課堂的信息量,并且還使物理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比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教學效率更高。
1.3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老師可以輕松的把學生引入到直觀的虛擬場景中,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的進行學習[2]。并且在進行物理實驗時,可以在進行仿真實驗前,利用多媒體設備觀看模擬實驗,并進行預演,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實驗教學的時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2.1為學生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的視覺和情感會受到不一樣的沖擊和感染,學生會感受到物理的特殊魅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建物理教學情境,而且也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物理學習和探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例如,老師在講解必修一中“超重和失重”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楊利偉登上月球時的相關視頻、游樂場中過山車和蹦極的相關視頻、日常生活中坐電梯的相關視頻等,然后引入要學的物理知識,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物理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把日常生活和物理知識相結合,使學生加深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2.2彌補演示實驗的不足,加強學生感性認知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彌補傳統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不足。在傳統高中物理演示實驗中,因為受到課堂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實驗的操作和觀察有時沒有辦法滿足教學的要求,容易出現物理現象微弱、實驗時間不足、物理現象稍縱即逝等問題[3]。如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老師可以在授課前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講解一些實驗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可以使學生掌握實驗的內容。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可以利用攝像機把實驗過程錄制下來,并把實驗過程投放在多媒體設備上,對其實驗過程進行重放和慢放,把實驗的過程和結果拉長,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印象。
例如,老師在講解必修二中“平拋運動”時,由于其演示實驗的過程時間較短,可以利用攝像機把平拋運動的實驗過程進行拍攝,利用電腦軟件把拍攝過程做成課件,利用多媒體設備,重復的進行播放,使學生可以清晰的觀察到平拋運動的現象和結果,并且有效提升平拋運動演示實驗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虛擬實驗的真實性較差,不能完全代替實際演示實驗。
2.3加強師生之間互動,提升物理課堂效果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激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的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并且,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把抽象的物理問題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4]。例如,在描繪電場線和磁感線時,可以把其變成動態的描述,把小球在單擺中受到的回復力,利用多媒體軟件做成動畫,在擺動的過程中,小球沿著圓弧進行往返運動,小球的回復力大小與方向相應的在發生變化,通過動畫展示,學生可以加深對回復力的理解。然后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布置一些隨堂習題,檢驗學生對電場線和磁感線的掌握程度,并且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完成習題的情況,通過合理的措施,有針對性的設計下節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轉變了老師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實現了信息化教學,使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直觀和多樣化,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識,使高中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科學和有效。物理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彌補演示實驗的不足,加強學生感性認知,加強師生之間互動,提升物理課堂效果。只有這樣,物理老師才可以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和任務,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紅蕊.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154-155.
[2]沙文霞.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21):98-99.
[3]楊淼.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5(09):156+206.
[4]何鳳蕾.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215.
作者簡介:
姓名:黃文輝,性別:男,籍貫:廣西崇左市,出生年月:1979年3月,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