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紅
摘要:歷史學科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現階段,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歷史教學效果實現明顯的提升,但是還是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針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的探索,對于提升歷史教學質量和效率非常有效。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歷史教學現狀出來一定新的變化,在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歷史教學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對此,教師以及學校有關部門應該對其提起一定的重視,認清現階段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緩解相關問題,進而促進歷史教學的不斷完善以及發展,對提升歷史教學質量非常有效。
1、歷史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1歷史教學與學生生活脫節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在不斷滲入我國的教育教學中,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學校的歷史教學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生活脫節,造成學生認為歷史與實際生活之間基本沒有聯系的假象,感覺歷史是沒有用的學科,在歷史教學中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意識不能夠得到發揮以及發展,這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以及樂趣,還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在應試教學的背景下,學生學習歷史的目的是考出好的成績,基本屬于對于歷史事件、時間、意思以及背景的死記硬背,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所以,很多學生既不能將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也不能結合歷史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除此之外,歷史教學一旦脫離了實際生活就變得空洞、乏味以及沒有意義。對于歷史教學來說,過分的強調“社會性”,過分的重視為社會做出的貢獻,而沒有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存在的重要價值給予足夠的重視,很難使得學生實現個性的發展。
1.2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式單一
現階段,很多歷史教師的教學還是沿用傳統的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大部分時間作為聽眾,甚至很多情況下歷史教學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基本沒有發言的機會,這種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學生的主觀意識得不到發展。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雖然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取足夠多的歷史知識,但是也忽視了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僅僅實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沒有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現,也沒有給予學生發揮主動性的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獨立學習、創新性學習思維以及主動學習意識的養成。同時,歷史教學的教學防范單一,僅僅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
1.3教學評價不合理、不科學
很多歷史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歷史的評價較為傳統,大部分只將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很明顯這樣的教學評價標準以及模式是非常不合理以及不科學的,對于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僅僅表示對于一個階段內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不能全面的體現出學生平時學習歷史的狀況以及態度。同時,只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歷史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顯然過去片面,不能全面的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況、態度以及心理。新課程標準強調對于學生學習情感和態度的重視,推薦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全面的評價學生歷史學習的情況。雖然一些歷史教師也在嘗試使用這樣的評價模式,但是因為對其沒有正確的認識而造成實際效果不佳,所以,現階段歷史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
2、初中歷史教學對策研究
2.1樹立新的歷史教學理念重視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及其學生的發展
對于歷史教學來說,最終的目的應該是通過歷史教師教授歷史知識中的教化功能,實現推動學生全面以及可持續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歷史教學目的,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歷史教師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歷史教學應該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主,盡可能傳授蘊含著精神以及文化的歷史知識,也是很多學生喜歡的充滿生活氣息、參與性強以及濃郁的情感色彩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對于歷史教學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從歷史中學會思想,進而變成智慧,生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更應該將課程教學變成課堂生活,這將推動學生智慧的發展,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情感教學,要重視學生情感世界的建設與發展,使學生在一種和諧以及自由的氛圍中得到熏陶,除此之外,學生的活動也應該受到重視,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的成長以及體驗,盡可能的讓學生學習的歷史是有生命的歷史。
2.2開拓創新構建新的歷史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準對于歷史教學的要求是重點突出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盡可能多的有效互動,或是突出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活動構建,或是突出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個性發展,或是突出學生生活世界的聯系以及培養其創新思維的教學模式。具體來講比如自主活動教學模式,自主活動教學模式不僅僅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歷史教學的基本形式是以學生積極主動參加教學活動為主,歷史教學目的是推動學生自主發展,是在自主決定、選擇、控制、評價以及構建的前提下的一種歷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2.3健全教學評價體系教學
根據資料顯示,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評價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歷史教學應該盡可能的完善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盡可能的使其變得合理以及科學。首先歷史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教學評價,一般來說是一個綜合以及系統的體系,涉及到的方面包括很多。新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多元化評價模式,關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平時學習歷史知識的情況以及狀態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情感以及心理,歷史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評價應該全面,否則很難真實的反應學生的實際情況。歷史教師應該針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以及在校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應該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還要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的反映出來,使得教學評價實現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這樣健全的評價體系是科學合理的。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歷史教學效果實現明顯的提升,但是還是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針對現階段歷史教學中存在問題,應該提出相應的對策來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進而推動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只有教師和學校各部門共同努力,才能夠使歷史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寶. 多媒體環境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 考試周刊, 2016(66):130-130.
[2]陳衛風. 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5):67-67.
[3]彭倩. 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學子(理論版), 2016(22).
[4]楊新. 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4(12):183-184.
[5]金雨杉, 劉芳.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教導刊, 2017(24).